1.1华夏储蓄源远流长 1
1.储蓄范畴 1
1.2西方储蓄概念 4
1.3我国当代储蓄 8
1.4储蓄是一种亚文化 12
1.5储蓄的定义和本质特征 15
2.储蓄的作用 20
2.1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20
2.2促进两大部类的平衡 24
2.3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26
2.4筹集资金,增加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30
2.5优化产业结构,调节商品流通 33
2.6平衡信贷收支,调节货币流通 34
2.8推进住房商品化 36
2.7通过消费信贷机制重新拓展消费规模 36
2.9开辟社会保障新领域 39
3.储蓄规律 43
3.1储蓄的适度增长规律 43
3.2边际储蓄倾向 49
3.3储蓄生命周期假说 51
3.4被迫储蓄 55
3.5储蓄投资的转化规律 60
4.储蓄与消费 66
4.1消费函数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66
4.2我国居民消费的变化与储蓄 69
4.3影响储蓄和消费分割的因素 75
4.4影响我国储蓄与消费分割因素的分析 77
4.5储蓄与消费关系综述 79
5.储蓄与积累 82
5.1储蓄是货币资金积累 82
5.2储蓄的积累职能 83
5.3储蓄决定投资 87
5.4储蓄通过信用部分地转化为现实积累 90
5.5储蓄的投资转化模式 92
6.储蓄与利息 96
6.1储蓄利息的来源及性质 96
6.2利率与强迫储蓄 100
6.3利率与过度储蓄 102
6.4储蓄利率制定依据 104
6.5保值储蓄 109
6.6储蓄利率杠杆的临界点 114
6.7中国储蓄的微弱利率弹性 115
7.金融市场与储蓄 119
7.1金融市场发展与储蓄结构的变化 119
7.2债券市场与居民储蓄 126
7.3股票市场与居民储蓄 131
7.4外汇市场发展与居民储蓄结构的变化 138
7.5保险市场与居民储蓄结构的变化 141
8.储蓄竞争 146
8.1储蓄存款的基本特征 146
8.2储蓄利率、品种和服务的竞争 147
8.3储蓄竞争的问题 153
8.4储蓄的有序竞争 156
8.5利率市场化与储蓄竞争 161
9.储蓄心理 170
9.1储蓄心理的成因 171
9.2储蓄动机 193
10.储蓄与法 202
10.1《储蓄管理条例》的法律意义 202
10.2消除“为储户保密”的负面问题,建设必要查询的法律保障机制 204
10.3储蓄实名制引发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208
10.4商业银行向低额储户收费是否有法律依据 212
10.5揽储行为的违规与规范 214
10.6邮政储蓄的法律保护和市场公平竞争 218
10.7邮政储蓄存单纠纷的法律应用 219
附录:储蓄案例 223
一、公款私存引起的纠纷 223
二、储蓄员“倒贷”事件 224
三、不记名存单失窃的司法救济 227
四、挪用储蓄款营利案 229
五、用拾得的储户存折骗取存款贪污案 231
六、实物有奖储蓄合同兑奖纠纷案 233
七、诉信用社人员扣留储户存单取款据为己有,要求兑付案 234
八、诉中国银行沈阳分行办理存款差错赔偿案 235
九、储户存折挂失后存款仍被人支领,法院判定银行给予赔偿案 237
十、冻结个体工商户银行存款,无理由而被判撤销案 239
11.储蓄文化 241
11.1储蓄企业文化 241
11.2构建独具个性的金融(储蓄)企业文化 243
11.3储蓄企业形象 245
11.4金融(储蓄)公共关系的理念与作用 254
11.5金融(储蓄)公关的运用与活动 256
11.6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文化分析 260
11.7妇女储蓄和女子银行 267
12.1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特征 270
12.储蓄的效益和风险 270
12.2储蓄的宏观效益 273
12.3银行储蓄效益的分析和衡量 274
12.4储蓄超常增长的风险 283
12.5储蓄超常增长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289
12.6保持储蓄稳定增长,降低储蓄变动风险 291
13.中外储蓄比较 294
13.1中外储蓄范畴及其形态 294
13.2中外储蓄的价值取向 295
13.3中外储蓄存款的使用方向 299
13.4中外储蓄在住宅建设中的作用 301
13.5中外邮政储蓄 304
13.6中国的储蓄机构与西方的储蓄银行 305
13.7证券市场对储蓄发动的中外比较 308
13.8中外储蓄员工的培训 310
14.从银行储蓄走向广义储蓄 313
14.1居民金融资产存款化 313
14.2居民储蓄的转化 314
14.3债券投资 317
14.4股票投资 323
14.5基金投资 330
14.6外汇投资 338
14.7保险投资 342
14.8房地产投资 345
14.9黄金投资 349
14.10形形色色的艺术收藏品投资 354
结语: 363
储蓄不惟存款,储蓄难舍存款 363
参考文献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