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观 3
一 毛泽东向两极格局的挑战——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外交 3
结盟苏联一边倒——背靠苏联对西方 3
中苏交恶——腹背受压 3
广交“穷朋友”——构架战略新支点 3
中印和谈——赢得主动 3
非洲十国行——重举两面旗 3
示好戴高乐——打开西方缺口 3
第二次亚欧会议——一波又三折 3
北部湾事件——策动外交异常举措 3
战略整合——走出外交困境 3
珍宝岛事件——中苏边境冲突升温 3
中美缓和——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 3
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37
国际背景:两极格局主导——两大潮起——世界孕育多极化 37
基本估价:战争教育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赢得进步 37
焦点与支点:从中间地带到两个中间地带理论 37
告别雅尔塔——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37
三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框架 51
国际局势的基本发展趋势:新的世界大战究竟可不可以避免?世界的主流是战争还是和平? 51
国际力量的基本格局:中间地带——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 51
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51
中国的外交指导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1
中国的外交实践:周边外交——革命外交——务实外交 51
四 对毛泽东关于防止和平演变思想的历史考察 66
掀“铁幕”——和平演变,“攻、守”联动 66
固“铜墙”——反和平演变,针锋相对 66
第二篇 毛泽东与中苏关系 79
第三篇 五 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斯大林问题的思考 79
直面苏共二十大: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79
揭盖子——“秘密报告”掀巨浪 80
三七开——“历史功过”闹分歧 90
六 从结盟到破裂:中苏论战的起因 93
恩恩怨怨话盟友——创伤与差异 100
新的隔阂与裂痕——三大分歧 108
战略利益——从一致到破裂 110
四次交锋——拉开论战序幕 115
七 中苏论战与中苏关系 115
中苏论战的焦点:国际共运的总路线 120
值得推敲的大前提:国际共运一个中心,一条总路线 126
谁是马列正统:中苏论战陷入“金字招牌”之争 130
中苏论战的实质:控制与反控制 130
八 挥舞“橄榄枝”:美国,一个幕后角色 131
期盼与无奈,期待变现实 132
从中苏分裂过程求证美国因素 140
从中苏分裂原因求证美国因素 145
九 中苏论战的负效应——中苏论战与毛泽东晚期阶级斗争理论的形成 145
第三篇 毛泽东与中美关系 163
十 从出兵决策到五次战役 163
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是怎样做出的 164
五次战役,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摆平朝鲜问题 181
十一 新世纪的门槛与抗美援朝战争 181
突破底线,惹恼中国硬汉 181
鸭绿江边,兵戎相见 186
中美交战,谁是赢家? 187
十二 物极必反: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内政与中美关系 188
三大障碍,三大对策——针尖对麦芒 190
二律背反:中国内政外交不和谐的协奏曲 200
破釜沉舟造核弹,打破遏制与封锁 230
十三 从解冻到建交:中国政治变动与中美关系 235
毛泽东的政治天平与中美缓和 235
务实外交促互动,中美关系跨出标志性一步 235
国内政局风云变化,中美关系尘埃未定 235
小平复出,新思路新方针,开启中美建交大门 235
第四篇 毛泽东与新中国内政 260
十四 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大变革 263
继承前人: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 264
超越自我: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 270
十五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27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280
伟大理论创新——惟有源头活水来 281
十六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看三大改造 290
设想与现实:差距与突破 290
初级阶段与三大改造的比较和再认识 290
十七 “双百”方针:昌明科学,繁荣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由来与发展 302
两大举措,孕育“双百”方针 290
历经磨难,“双百”方针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 290
十八 正确处理两类矛盾:团结全国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再认识 319
《一论》与《再论》,酝酿提出两类矛盾 319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世的前前后后理论的贡献与启示 319
十九 一部艰辛探索的思想实录 339
第五篇 尾声 363
二十 两代伟人的历史交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363
廿一 “文化大革命”是怎样结束的 370
廿二 怎样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错误和挫折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