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学导论 1
1.音乐艺术辩证思维的精髓和基本要素 1
2.影响旋律学科建设的要害和主要症结 8
3.《旋律学》理论系统的客观依据和展衍性借鉴 11
4.《旋律学》创意编撰的指导原则和创新性突破 14
上卷 调论(旋律学基础理论) 19
调论绪论 20
5.“调论”是研究旋律思维规律的基础理论 20
第一编 基础音关系理论 27
第一部 “声”论——声音基本属性 28
第一章 音高 29
6.频率与振动周期 31
7.绝对音高与相对音高 32
8.“音有定高”与“音无定高” 41
第二章 音值与音量 45
9.相对音值与绝对音值 46
10.节律性音量、旋法性音量和指令性音量 62
11.“拍有定值”与“拍无定值” 66
第三章 音色以及声音诸基本属性的辩证关系 69
12.音色在旋律思维过程中的特殊意义 69
13.声音的诸基本属性在音乐思维过程中的辩证关系 73
第二部 “律”论——乐音基本关系 80
第四章 五度相生律与α音列 82
14.三分损益与五度相生 82
15.启音与五度音列(±α音列) 84
第五章 纯律与β音列 86
16.泛音列与泛音组音列(+β音列) 86
17.沉音列与沉音组音列(-β音列) 88
第六章 十二平均律与γ音列及其它 93
18.十二平均律与调式音列(±γ音列) 93
19.非十二平均律制与δ音列 96
20.各种律制及其相关诸音列的辩证关系 98
第二编 宫调学 101
第三部 调(高) 102
第七章 调概论 103
21.“调”概念的广义与狭义性 103
22.调论中的调概念与同宫系统 105
23.“调关系”与“关系调” 112
第八章 转调与移调 117
24.转调 117
25.离调 120
26.连续性转调 122
27.移调 124
28.定调 127
第四部 调式 131
第九章 调式沿革和基本原理 132
29.调式的沿革 132
30.调式基本原理 138
第十章 调式概论 142
31.调式的内涵与外延 142
32.调式音级和音级名 150
第十一章 宫调式 152
33.“γ音列1”及宫调式的主音——“宫” 152
34.宫调式音乐作品中诸乐音关系 153
35.宫调式音乐作品的个性特征及参考曲目 168
第十二章 徵调式 170
36.“γ音列5”及徵调式的主音——“徵” 170
37.徵调式音乐作品中诸乐音关系 173
38.徵调式音乐作品的个性特征及参考曲目 183
第十三章 商调式 185
39.“γ音列2”及商调式的主音——“商” 185
40.商调式音乐作品中诸乐音关系 187
41.商调式音乐作品的个性特征及参考曲目 198
第十四章 羽调式 200
42.“γ音列6”及羽调式的主音——“羽” 200
43.羽调式音乐作品中诸乐音关系 202
44.羽调式音乐作品的个性特征及参考曲目 216
第十五章 角调式 218
45.“γ音列3”及角调式的主音——“角” 218
46.角调式音乐作品中诸乐音关系 221
47.角调式音乐作品的个性特征及参考曲目 231
第十六章 调式游移(“非此非彼”,“亦此亦彼”) 233
48.重调式 233
49.间调式 244
第十七章 调式交替(“换彼为此”,“舍此及彼”) 253
50.调式关系与关系调式 253
51.换调式与复调式 254
第十八章 调式混融与调式复合(“彼此共存”) 263
52.同宫场与调式混融及调式复合 263
53.调式的识别 271
54.辩证的调式思维(“彼中有此”,“此中有彼”) 276
第五部 调性 279
第十九章 调性概论 280
55.调性是调式与调高的对立统一 280
56.“之调”、“为调”称谓与诸调性的命名 282
第二十章 调性的类别与诸调性关系 287
57.调性的类别 287
58.诸调性关系 292
第二十一章 调性转换 298
59.调性转换及其类别 298
60.同宫转换 299
61.同式转换 301
62.同名转换 304
63.非同转换 307
64.综合调性转换 309
第二十二章 调性与无调性的辩证关系 313
65.多调性与非调性 314
66.无调性与非音乐 316
第三编 音阶学 329
第六部 音阶 330
第二十三章 音阶概论 331
67.音阶与音列的辩证关系 331
68.音阶与调式的辩证关系 336
69.音阶的内涵与外延 338
第二十四章 音阶的分类 346
70.按调式属性分类 347
71.按乐音集合分类 352
72.按乐音性质分类 358
第二十五章 音阶的命名与音阶的使命 366
73.音阶的命名与识别 366
74.音阶的使命 379
第二十六章 音阶编码 382
75.音阶编码的意义和方法 382
76.音阶编码的符号与内涵 383
77.音阶编码中各位码的符号及其信息 388
下卷 旋法(旋律学应用理论) 391
旋法绪论 392
78.“旋法”是探索旋律运动规律的应用理论 392
第四编 格调学 395
第七部 格调 396
第二十七章 格调概论 397
79.声调、情调、音调、格调与曲调 397
80.格调与核腔 399
81.格调的定义与格调音列 404
第二十八章 格调的源、性和名 407
82.格调的时代性 407
83.格调的地域性 412
84.格调的民族性 422
第二十九章 格调与音阶及音乐创作的个性 428
85.格调与调式音阶的辩证关系 428
86.格调与音乐艺术思维个性的辩证关系 451
第五编 旋律形态学 457
第八部 旋法(上) 458
第三十章 旋律系统的基本要素 459
87.属于音调子系统的基本要素 461
88.属于节律子系统的基本要素 465
第三十一章 旋律组织的微观结构 471
89.旋律的基本结构 473
90.旋律的特殊结构 479
第三十二章 旋律运动的客观形态 502
91.旋律进行的方向 502
92.旋律音程的跨度 505
93.旋律音域的广度 509
94.旋律音点的密度 510
95.旋律节律的动态 512
96.旋律语句的句式 512
97.旋律语汇的修饰 518
98.旋律运行的轨迹 521
第六编 旋律系统工程 527
第八部 旋法(下) 528
第三十三章 旋律系统与旋律系统工程 529
99.旋律是一个有机开放的系统 529
100.旋律信息及其控制 533
101.旋律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537
第三十四章 旋律发展的基本美学原则 542
102.旋律与思维、形象、语言 542
103.旋律发展的基本美学原则 551
第三十五章 旋律发展的辩证统一手法 556
104.旋律的发展是重复与对比的辩证统一 556
105.旋律的发展千变万化,永无穷期,永无止境 575
第三十六章 旋律思维的领域无限广阔 586
106.对旋律的宏观研究与结构性跨学科形态 586
107.旋律学与作曲理论系统中其它子学科的辩证关系 592
附编 599
108.旋律学与歌曲作法 599
附录 623
1.参考文献索引 623
2.谱例索引 644
3.图表与附表索引 655
4.调式音阶编码及相关曲目举例 660
5.与《旋律学》有关的几个系统分类 673
6.音乐艺术实践中最常用的符号、术语和标记 678
附文 682
1.音乐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大失误 682
2.乐论中的“基本(自然)”与“变化”的辩证关系 690
3.对几部有关旋律研究译著的学习、思考和评介 696
附件 708
“一转通”——调性音阶多功能教盘及使用说明 708
跋 709
后记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