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农业、畜牧业与家畜育种 1
二、家畜育种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三、家畜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 4
第一章 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 6
第一节 家畜的起源 6
一、家畜的概念 6
二、家畜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7
三、家畜的祖先 8
第二节 家畜的驯化 10
一、驯养与驯化 10
二、家畜的驯化年代与地区 11
第三节 家畜品种及其发展 11
一、品种的概念 11
二、品种的形成与演变 13
三、家畜品种的分类 15
习题一 21
第二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 22
第一节 群体遗传结构 22
一、群体的遗传结构 23
二、群体遗传平衡定律 24
三、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26
第二节 数量性状及其遗传基础 28
一、性状的分类 28
二、数量性状遗传基础 30
三、数量性状数学模型 31
第三节 亲属间相关分析 34
一、共同环境效应 35
二、亲属间遗传协方差 35
第四节 数量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37
一、重复力 38
二、遗传力 40
三、遗传相关 49
习题二 53
第三章 家畜主要性状的遗传 56
第一节 表型特征 56
一、毛色 56
二、角 60
三、印记遗传性状 61
四、其他性状 62
第二节 血型及蛋白质型 62
一、家畜与家禽的血型 63
二、血型在育种中的应用 63
三、血液蛋白质型 64
第三节 遗传缺陷 68
一、牛 68
二、绵羊 69
三、山羊 69
四、猪 70
五、鸡 70
第四节 数量性状 70
一、奶牛 71
二、肉牛 71
三、猪 71
四、绵羊 72
五、山羊 73
六、马 74
七、家禽 75
习题三 76
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 77
第一节 生产性能测定的一般原则 77
第二节 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 79
一、测定站测定与场内测定 79
二、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 80
三、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 80
第三节 牛生产性能测定 81
一、产奶性能测定 81
二、挤奶能力测定 87
三、次级性状测定 87
四、生长发育及肥育性能测定 88
第四节 猪生产性能测定 89
一、繁殖性能测定 89
二、生长性能及活体胴体组成测定 89
三、应激敏感性测定 92
四、胴体品质测定 92
第五节 鸡生产性能测定 94
一、产蛋性能的测定 94
二、产肉性能的测定 96
三、繁殖性能的测定 96
第六节 羊的生产性能测定 96
一、绵羊的生产性能测定 97
二、山羊的生产性能测定 97
第七节 外貌评定 98
一、体型外貌评定方法的发展 98
二、家畜体尺测量方法 99
三、体型线性评定 99
第八节 记录系统 103
一、个体识别 103
二、系谱记录 104
三、临时性记录 105
四、永久性记录 106
五、育种资料的传递——计算机网络系统 107
习题四 107
第五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108
第一节 选择的概念 108
一、自然选择 108
二、人工选择 109
第二节 质量性状的选择 111
一、家畜质量性状的类型 111
二、质量性状选择的一般方法 112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选择 122
一、选择差和选择反应 123
二、选择反应的基本公式 124
三、影响选择成效的因素 126
四、相关选择反应 135
第四节 选择的方法 139
一、单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 139
二、多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 141
习题五 143
第六章 个体遗传评定——选择指数法 145
第一节 个体育种值 145
第二节 单性状育种值估计 146
一、单一亲属信息育种值估计 147
二、多种亲属信息育种值估计 154
第三节 多性状综合遗传评定 159
一、多性状选择概述 159
二、综合选择指数 160
三、约束与最宜选择指数 166
第四节 选择指数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169
一、应用选择指数的前提 169
二、指数选择效果与理论预测的差异 170
三、制定选择指数注意的事项 171
习题六 171
第七章 个体遗传评定——BLUP法 173
第一节 有关基础知识 173
一、随机向量、期望向量和方差-协方差矩阵 173
二、个体间的加性遗传相关 175
三、线性模型基础知识 176
第二节 BLUP育种值估计方法 180
一、BLUP的基本原理 181
二、动物模型BLUP 182
三、其他模型下的BLUP 194
四、多性状的BLUP育种值估计 196
第三节 线性混合模型应用于遗传参数估计 199
一、最大似然法的一般原理 199
二、REML的基本方法 200
三、举例 202
习题七 205
第八章 个体选配 206
第一节 品质选配 206
一、同质交配 207
二、异质交配 211
第二节 亲缘选配 213
一、近交 214
二、杂交 219
第三节 近交系数计算 223
一、个体近交系数计算 223
二、群体近交系数计算 226
三、亲缘系数的计算 227
习题八 229
第九章 家畜品系与品种的培育 230
第一节 品系培育 230
一、品系的类别 230
二、培育新品系的意义 231
三、品系培育的条件 232
四、品系培育的方法 233
第二节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236
一、配套系杂交的概念 236
二、专门化品系的概念 237
三、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238
第三节 品种培育 243
一、杂交育种方法分类 244
二、杂交育种的步骤 248
第四节 畜群的杂交改良 250
一、采用引入杂交方法改良畜群 250
二、采用级进杂交方法改良畜群 252
习题九 254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255
第一节 杂种优势 255
一、杂种优势学说 256
二、杂种优势度量 257
第二节 杂交亲本 260
一、亲本群的类别 261
二、亲本群的初选 262
三、亲本群的选育 263
第三节 杂交方式 263
一、二元杂交 264
二、三元杂交 264
三、回交 265
四、双杂交 265
五、轮回杂交 266
六、顶交 269
第四节 杂交效果预测 269
一、影响杂交效果的因素 269
二、杂种生产性能预测 270
第五节 配合力的测定 271
一、双列杂交试验 272
二、经纬杂交试验 275
第六节 配套系的杂交 276
一、配套系的培育 276
二、配合力的测定 276
三、配套杂交体系的层次 277
四、配套杂交体系内的结构 277
五、随机抽样性能测定 278
习题十 278
第十一章 家畜育种规划 279
第一节 家畜育种规划的任务 279
第二节 家畜育种规划方法 281
一、确定育种目标的定量化方法 281
二、群体遗传进展的估计 288
三、育种效益的估计 294
四、遗传进展的传递 301
第三节 育种规划的工作程序 304
一、“优化”育种方案的规划阶段 304
二、“优化”育种方案的实施阶段 306
习题十一 308
第十二章 家畜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 309
第一节 家畜遗传多样性 310
一、国内外家畜遗传多样性概况 310
二、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314
三、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问题 316
第二节 遗传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方法 319
一、原位保存的群体遗传学基础 319
二、原位保存的基本方法 322
第三节 新技术在遗传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323
第四节 家畜遗传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325
一、家畜遗传资源的监测 326
二、家畜遗传资源数据库 327
三、家畜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30
习题十二 331
第十三章 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332
第一节 生物技术的概念 332
一、生物技术的定义 332
二、生物技术的特点 332
三、动物生物技术研究领域 333
第二节 繁殖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334
一、人工授精与AI育种体系 334
二、人工控制母畜繁殖周期 335
三、胚胎移植与MOET核心群育种体系 336
四、体外受精 340
五、性别控制与胚胎性别鉴定 341
六、克隆技术 341
七、转基因动物 345
第三节 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347
一、分子遗传标记及其连锁图谱 347
二、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350
三、标记辅助选择 361
习题十三 366
参考文献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