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3
第1部分 GERAN的演进 3
第1章 GSM/EDGE标准演进(根据Rel 4) 3
1-1 GSM的标准化——阶段性演进 4
1-4-2 GPRS网络结构 1 5
1-1-1通过EDGE把GSM/TDMA综合起来 6
1-1-2 3GPP的GERAN标准化工作 6
1-2 GSM中的电路交换业务 9
1-2-1 自适应多速率编码(Adaptive Multi-Rate Codec,AMR)技术 9
1-2-2高速语音电路交换数据(High Speech Circuit Switched Data,HSCSD) 11
1-3 定位服务 13
1-4-1 GPRS的介绍(Rel 97) 14
1-4 GPRS系统 14
1-4-3 GPRS接口和参考点 20
1-4-4 GPRS协议结构 21
1-4-5移动管理 25
1-4-6 PDP内容功能和地址 26
1-4-7保密性 27
1-4-8定位管理 28
1-4-9 GPRS无线接口 28
1-5 EDGE Rel 99 46
1-5-1 GSM/EDGE标准中的8-PSK调制 46
(Enhanced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EGPRS) 47
1-5-2增强型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47
1-5-3增强型电路交换数据(Enhanced Circuit Switched Data,ECSD) 50
1-5-4类A双转发模式(DualTransfer Mode,DTM) 52
1-5-5 EDGE压缩 53
1-5-6在Rel 4中GPRS和EGPRS的改进 53
参考文献 54
第2章 GERAN标准化的演化(Rel 5及更高版本) 57
2-1 GERAN Rel 5的特点 58
2-1-1 GERAN的Iu接口以及新的功能划分 59
2-1-2 IP数据流的报头自适应机制 61
2-1-3语音容量和质量的增强 61
2-1-4 Gb和Iu接口增强的定位功能 63
2-1-5 BSC之间和BSC/RNC NACC(网络辅助蜂窝切换) 64
2-1-6适用于类型1的移动台的高多时隙类别 64
2-2 GERAN的结构 64
2-2-1概述 64
2-2-2结构和接口 65
2-2-3无线接入网接口 69
2-2-4物理层协议 70
2-2-5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 72
2-2-6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 74
2-3-2增强容量、质量和数据率 80
2-3未来的标准 80
2-3-1对IMS业务的最优化支持 80
参考文献 81
第3章 向UMTS演化的GERAN QoS技术 83
3-1 3GPP QoS结构 85
3-1-1 QoS结构演变 85
3-1-2不同版本的支持业务 88
3-2 UMTS QoS功能划分 88
3-2-1 控制平面UMTS承载业务的QoS管理功能 89
3-2-2用户平面UMTS承载业务功能 90
3-2-3 UMTS QoS分类 91
3-2-4业务激活过程 92
3-3 GERAN中QoS控制机制 93
3-3-1控制平面QoS机制 94
3-3-2用户平面的QoS机制 97
3-4服务质量原则管理 99
参考文献 100
第4章移动终端的定位 101
4-1 定位的应用 102
4-2定位的结构 103
4-3定位方法介绍 105
4-3-1基本业务等级 106
4-3-2增强型服务等级 109
4-3-3扩展型服务等级 113
4-4 LCS性能 114
4-4-1基本业务等级性能 114
4-4-2增强业务等级的性能 118
参考文献 120
第2部分 GSM、GPRS和EDGE性能 123
第5章 GSM无线通信基础和频谱效率 123
5-1 GSM无线系统描述 124
5-1-1基本信道结构 124
5-1-2发送和接收链路 127
5-1-3采用跳频技术的基本TCH链路性能 131
5-1-4 不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 135
5-1-5 功率控制 137
5-2蜂窝网络关键性能指标(KPIs) 138
5-2-1 语音KPIs 138
5-2-2 数据KPIs 146
5-3频谱效率 151
5-3-1有效复用率 152
5-3-2部分负载率 153
5-3-3频率分配复用率 153
5-3-5有效频率负载 154
5-3-4频率负载 154
5-3-6混合的语音和数据业务的EFL 155
5-4有效频谱负载的测试方法 156
5-4-1 网络性能特点的描述 156
5-4-2测试区域定义 157
5-4-3测试方法的验证 159
5-5网络的基准性能 160
参考文献 163
第6章 GSM/AMR语音性能 165
6-1-1跳频 166
6-1基本GSM性能 166
6-1-2功率控制 171
6-1-3不连续发送DTX 172
6-2频率分区复用 174
6-2-1 基本概念 174
6-2-2频率分区复用和跳频 175
6-3 中继增益功能模块 177
6-3-1 定向重试(DirectedRry,DR) 177
6-3-2基于业务切换(Traffic Reason Handover,FRHO) 178
6-4 GSM半速率话音信道的性能 179
6-5-1介绍 181
6-5-2 GSM AMR的链路级性能 181
6-5 自适应多速率话音编码(AMR) 181
6-5-3 GSM AMR的系统级性能 184
6-6 EDGE AMR新增技术 191
6-6-1简介 191
6-6-2 EDGE窄带AMR的链路级性能 191
6-6-3 EPC对网络性能的改善作用 193
6-6-4 EDGE宽带AMR编码器 193
6-6-5 Rel 6可能会加入的技术 195
参考文献 195
第7章 GPRS及EGPRS性能 197
7-1-1 简介 199
7-1 GPRS/EGPRS的链路性能 199
7-1-2 GPRS/EGPRS峰值吞吐量 200
7-1-3干扰受限下的系统性能 201
7-1-4噪声受限下的系统性能 205
7-2 GPRS/EGPRS无线资源管理 207
7-2-1轮询及应答模式 207
7-2-2 GPRS/EGPRS链路自适应算法 209
7-2-3上下行链路自适应算法 209
7-2-4与功控算法结合 210
7-2-5考虑服务质量(QoS)要求的链路自适应算法 210
7-2-6增加冗余(IR) 211
7-2-7采用不同编码方式的重传 212
7-2-8 GPRS/EGPRS的信道分配策略 214
7-2-9 GPRS/EGPRS分组调度器 215
7-2-10功控 217
7-3 GPRS系统容量 219
7-3-1 简介 219
7-3-2系统建模及性能评价 219
7-3-3独立非跳频频带上的GPRS性能 221
7-3-4独立跳频频带上的GPRS性能 228
7-3-5 考虑QoS准则的GPRS频谱效率 231
7-3-6使用频分复用技术提高频谱效率及QoS的原理 232
7-4 EGPRS系统容量 233
7-4-1 简介 233
7-4-2建模及性能评价 233
7-4-3独立非跳频频带上,采用链路自适应的EGPRS性能 233
7-4-4独立跳频频带上的EGPRS性能 237
7-4-5考虑QoS准则的EPRS频谱效率 239
7-4-6吞吐量分布的分析 242
7-4-7业务突发性的影响 243
7-5语音与数据业务混合时的容量分析 244
7-6基于实际网络测试的GPRS/EGPRS性能估计 248
7-7-1 TCP性能 251
7-7 GPRS/EGPRS应用层性能 251
7-7-2 UDP性能 254
7-7-3性能增强代理 254
7-8 GPRS实际性能测试 255
7-8-1应用层往返时间分析 256
7-8-2 FTP下载业务性能 256
7-8-3 WAP浏览业务 256
7-8-4实时业务 257
参考文献 258
第8章 动态频率和信道分配 259
8-1-1 GSM同步基础 260
8-1 空中接口同步 260
8-1-2同步的实现 261
8-1-3TDMA帧数目考虑 261
8-1-4同步精度 262
8-2 DFCA部分 265
8-2-1 CIR估计 265
8-2-2跳频结合 266
8-2-3无线信道选择 267
8-2-4信息交换 268
8-2-5 DFCA跳频模式 269
8-3-2 DFCA方式 270
8-3 电路交换业务DFCA应用 270
8-3-1 电路交换多业务 270
8-4仿真 271
8-4-1 理想网络布局中的算法性能 271
8-4-2典型网络布局中的性能 277
8-4-3仿真结果总结 280
8-5分组交换业务的DFCA 280
参考文献 282
第9章窄带配置 283
9-1什么是窄带网络 284
9-1-1频谱重新构造一技术演化 285
9-1-2需要执照的窄带频谱 286
9-1-3微蜂窝配置 287
9-2 BCCH带宽分配 287
9-2-1 窄带情形下的BCCH复用 287
9-2-2窄带BCCH配置策略 288
9-2-3保护带宽的必要性 290
9-3 BCCH 内层技术 291
9-3-1 BCCH内层概念描述 291
9-3-2 BCCH内层仿真和测试结果 292
9-4 公共BCCH 293
参考文献 294
9-5保证BCCH复用的AMR和发送分集技术 294
第10章链路性能增强技术 295
10-1 GERAN链路预算 296
10-1-1最小性能要求 296
10-1-2链路预算 298
10-2链路性能增强技术概述 300
10-2-1跳频技术 301
10-2-2上行分集接收技术 302
10-2-3上行链路干扰消除技术 303
10-3下行链路增强技术 303
10-3-1延迟分集 304
10-3-2天线跳变 305
10-4 GSM系统的宏分集技术 307
10-4-1上行宏分集技术 307
10-4-2下行宏分集技术 309
10-4-3宏分集技术仿真 310
10-5结论 312
参考文献 312
第11章控制信道性能及规划 313
11-1控制信道简介 314
11-1-1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314
11-1-2控制信道配置 315
11-1-3控制信道的功能 317
1 1-1-4信道编码与交织 319
1 1-2物理层的可靠性 319
11-2-1仿真模型 320
11-2-2信道的比较 321
11-3信令的可靠性和延迟 323
11-3-1似然模型 324
1 1-3-2 SCH信息广播 325
11-3-3系统信息广播 326
11-3-4 RR连接的建立 327
11-3-5 L2链路的建立 328
11-3-6 L2链接失败 329
11-3-7呼叫建立与位置更新 329
11-3-8越区切换与信道切换 330
11-3-9测量和功率控制 331
11-3-10结论 332
11-4控制信道和AMR业务信道 332
11-4-1物理层的比较 333
11-4-2系统级比较 333
11-4-3结论 337
11-5信令容量 337
11-5-2 GSM话音业务中的信令容量 338
11-5-1信令容量准则 338
11-5-3(E)GPRS中的信令容量 346
参考文献 352
第1 2章 自动与优化 353
12-1 无线网络优化简介 354
12-1-1运作效率 355
12-1-2 自动操作特性 356
12-1-3 自动操作的范围 357
12-2基于频率规划的移动测量 360
12-2-1概要 360
12-2-2传统的频率规划 362
12-2-3频率规划新概念 366
12-2-4 GERAN中报告的信号强度 367
12-2-5干扰矩阵类型回顾 372
12-2-6 MMFP的硬件体系结构 373
12-2-7 MMFP试验结果 376
12-3基于邻近蜂窝设计的自动化测量 377
12-3-1维护邻近蜂窝 378
12-3-2解决方案的描述 379
12-3-3邻近蜂窝管理过程的描述 380
12-3-4 网络测试结果 383
12-3-5 2G—3G展望 384
12-4-1简述 385
12-4参数的自动优化 385
12-4-2控制工程简介 386
12-4-3通信系统性能优化的控制系统 388
12-4-4无线通信网参数优化 391
12-4-5 自动化理论在蜂窝系统的未来应用 398
12-5基于贝叶斯蜂窝网的自动故障检测和排除(TS) 399
12-5-1简介 399
12-5-2故障的检测和排除过程 400
12-5-3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401
12-5-5 贝叶斯网络 402
12-5-4规则系统(Rule Based System) 402
12-5-6贝叶斯网络模型 403
12-5-7故障信息采集(Knowledge Acquisition) 405
12-5-8故障检测序列 407
1 2-5-9高级特征 407
12-5-10与网络管理系统的交流 408
参考文献 408
第3部分 3G演化方案 413
第1 3章 IMT-2000 3G无线接入技术 413
13-1 IMT-2000 3G技术及发展历程 414
13-2 在许可频段上的各种3G技术 415
13-3 3G无线接入技术介绍 416
13-3-1 WCDMA基础 417
13-3-2 多载波CDMA(cdma2000)的基本原理 423
13-4 3G无线接入技术(RAT)性能基准 425
13-4-1语音业务性能 425
13-4-2数据业务性能 428
13-5 UMTS多种无线技术的统一 433
13-5-1 概述 433
13-5-2 UMTS多种无线系统的演化 433
13-5-3 UMTS多种无线系统统一机制 434
13-5-4多无线系统统一带来的中继效率增益 435
13-5-6结构的统一 436
13-5-5基于QoS的多种无线系统统一 436
参考文献 437
第14章3G技术策略和演进路径 439
14-1 3G多媒体业务 440
14-1-1 对运营商业务的影响 440
14-1-2 3G技术需求 441
14-2全球化 442
14-2-1技术全球化 442
14-2-2规模经济 443
14-3 3G技术演进路径:UMTS多种无线技术和cdma000 444
参考文献 448
附录A MAIO管理的缺陷 449
A-1 MAIO管理的缺陷与规划 450
A-2对于不同的有效复用率以及天线波束宽度,MAIO管理的缺陷 451
附录B硬件规划研究 453
B-1 话音业务全速率和半速率下的中断概率 454
B-1-1 爱尔兰B公式 454
B-1-2全速率/半速率混合下的中断概率 455
B-1-3效率因子 459
B-1-4规划因子 462
B-2 (E)GPRS硬件规划分析 465
参考文献 472
附录C链路增益和网络容量增益的关系 473
C-1 绪论 474
C-2理论分析 474
C-3 仿真 476
C-3-1 广播控制信道(BCCH)层性能 476
C-3-2跳频层 477
C-3-3功率控制性能 478
C-4最后结果与结论 479
参考文献 480
附录D GSM/EDGE和其他蜂窝无线技术间干扰 481
D-1 绪论 482
D-2干扰机制 483
D-2-1 邻道功率 483
D-2-2互调失真(IMD) 484
D-3覆盖效果 485
D-3-1 下行链路 485
D-3-2上行链路 485
D-4 从WCDMA到GSM的干扰 487
D-5蒙特卡洛仿真的研究(GSM/EDGE和IS-95) 488
D-6 总结 490
参考文献 491
附录E仿真工具 493
E-1 简介 494
E-2静态仿真 494
E-3动态仿真的基本原理 494
E-4仿真工具的说明和本书中使用的基本仿真模型 496
E-4-1软件和编程问题 497
E-4-2仿真工具的基本功能 497
E-4-3链路层接口 499
E-5基本小区模型的说明 499
参考文献 502
附录F试验网络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