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二章 诊法概述 8
第一节 四诊 9
第二节 八纲 39
第三章 治疗法则 52
第一节 治病求本 52
第二节 扶正祛邪 53
第三节 标本缓急 55
第四节 八法运用 58
第五节 因地、因人、因时制宜 69
第四章 辨证施治纲要 73
第一节 脏腑辨证施治 74
第二节 六经辨证施治 109
第三节 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施治 117
第五章 护理方法与要求 130
第一节 精神调护 130
第二节 饮食宜忌 132
第三节 煎药与服药法 134
[附] 针灸符号说明 140
下篇 各论 145
第一章 感冒 145
第二章 咳嗽 154
第三章 咳血 168
第四章 失音 176
第五章 哮喘 188
第六章 头痛 202
第七章 眩晕 219
第八章 耳鸣、耳聋 232
第九章 中风 244
第十章 昏厥 260
第十一章 风疹 275
第十二章 紫癜 286
第十三章 疟疾 296
第十四章 黄疸 308
第十五章 中暑 316
第十六章 呕吐 327
第十七章 呃逆 345
第十八章 噎膈 357
第十九章 胃痛 368
第二十章 腹痛 387
第二十一章 泄泻 401
第二十二章 痢疾 421
第二十三章 便秘 440
第二十四章 齿衄 455
第二十五章 鼻衄 461
第二十六章 吐血 471
第二十七章 便血 479
第二十八章 贫血 485
第二十九章 低热 495
第三十章 虚劳 504
第三十一章 心悸 528
第三十二章 胸痛 540
第三十三章 胁痛 550
第三十四章 症积 559
第三十五章 臌胀 568
第三十六章 瘿瘤 578
第三十七章 自汗、盗汗 585
第三十八章 失眠 592
第三十九章 郁证 599
第四十章 癫狂 610
第四十一章 痫证 621
第四十二章 面瘫 629
第四十三章 痉证 635
第四十四章 麻木 642
第四十五章 震颤 650
第四十六章 消渴 656
第四十七章 腰痛 665
第四十八章 水肿 675
第四十九章 淋证 690
第五十章 癃闭 720
第五十一章 尿血 732
第五十二章 遗精 739
第五十三章 阳强 747
第五十四章 阳痿 753
第五十五章 痿证 761
第五十六章 痹证 770
第五十七章 肥胖 781
第五十八章 口疮 789
第五十九章 酒毒 795
第六十章 肿瘤 799
第六十一章 艾滋病 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