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降水和旱涝的气候特点 1
第一节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1
一、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1
二、降水的时间分布 2
三、最大月降水量的时空分布 4
四、降水集中强度 5
第二节旱涝的分布特点 10
一、春季旱涝特点 10
二、夏季降水变率 11
三、降水和旱涝分区 13
四、各区域的雨季起迄和气候特点 15
五、区域性旱涝评定方法概述 26
六、各区域夏半年降水和旱涝的分布特点 28
第二章大旱大涝的成因分析 81
第一节大旱大涝的成因概述 81
第二节大旱大涝同期大气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83
一、江淮流域特大干旱年(1978)与特大洪涝年(1954)的同期环流特征对比分析 83
二、6月北涝南旱年(1956)与北旱南涝年(1962)的同期环流对比分析 89
三、“63.8”、“75.8”、“81.7”洪涝成因简析 91
第三章雨季旱涝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和遥相关高度因子的调查研究 96
一、长江中下游梅雨期5—7月旱涝的前期1月500百帕高度距平场的对比分析和遥相关高度因子的分析 97
遥相关高度因子的分析研究 97
第一节长江中下游(6—7区)雨季旱涝的前期1月北半球500百帕高度趋势概述和 97
二、长江中游夏季旱涝的前期优相关高度因子的对比分析 100
三、长江下游夏季旱涝的前期遥相关高度因子的对比分析 101
第二节黄河中上游(11区)夏半年旱涝的前期1月北半球500百帕和100百帕高度趋势概述和遥相关高度因子的分析 103
第三节华南地区(1区)夏半年旱涝的前期2月北半球500百帕和100百帕高度趋势的概述和遥相关因子的分析 108
第四节淮河流域(8区)夏季旱涝的前期2月北半球500百帕和100百帕高度趋势的概述和优相关高度因子的分析 113
第五节海河流域(10区)夏季旱涝的前期3月500百帕高度趋势的概述和遥相关高度因子的分析 120
第六节其他地区旱涝的前期遥相关高度因子简析 128
一、江南地区(2区)夏季多雨和少雨的??环流因子分析 128
三、西南区(4区)夏季旱涝的前期遥相关高度因子的对比分析 130
二、贵州区(3区)6月多雨和少雨与上一年12月500百帕冰岛地区高度的相关简析 130
四、长江上游(5区)夏季旱涝的前期遥相关高度因子的对比分析 131
五、汉水渭河流域(9区)夏季旱涝的前期遥相关高度因子的对比分析 132
六、山东区(12区)夏季旱涝的前期高度因子的对比分析 133
七、辽河流域(13区)夏季旱涝的前期高度因子的简析 134
八、松花江流域(14区)夏季旱涝的前期高度因子的简析 135
第七节极涡与旱涝的相关分析 135
第四章中国旱涝与海气相互作用 138
第一节热带地区的海气相互作用 138
一、南方涛动指数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同期相关关系 139
二、南方涛动指数与热带东太平洋地区海温场的相关关系 140
四、厄尼诺年的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分布特点 142
三、厄尼诺年的南方涛动特点 142
第二节北太平洋海温场对西北太平洋副高和南海高压的滞后效应 143
一、北太平洋海温场对西北太平洋副高的滞后效应 143
二、后冬1—2月北太平洋海温对南海高压的滞后效应 147
第三节南方涛动对西北太平洋副高及南海高压的滞后效应 148
一、南方涛动对西北太平洋副高的作用 148
二、南方涛动对南海高压的作用 152
第四节中国旱涝与南方涛动 152
第五节中国旱涝与厄尼诺现象 154
一、厄尼诺与中国夏季主要雨带位置 154
二、厄尼诺年及其前后一年各区月、季降水量的主要倾向 157
第六节中国旱涝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若干统计事实 160
一、夏季旱、涝年的前期和同期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场的分布趋势 161
二、各区域旱涝在北太平洋海温场上的若干统计关系 163
第七节中国旱涝对太平洋海温场和南方涛动的相关关系 163
一、中国降水对北太平洋SST场的相关关系 166
二、中国降水对南方涛动的相关关系 174
第五章中国旱涝年和厄尼诺年的天文背景研究 178
第一节天文因子概述 178
第二节旱涝与太阳活动的相关分析 180
一、近35年来中国降水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相关调查 180
二、近35年来太阳黑子相对数的月际高相关关系的分析 182
三、1821年以来长江流域大水年的气候特征 183
四、长江大水年与1月太阳黑子相对数的相关分析 185
第三节中国东部地区夏季主要多雨带位置与日月视运动的相关分析 186
一、日月视运动特征概述 186
二、中国能观测到日全食之年的夏季雨带位置和同期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187
三、中国能观测到月全食之年的夏季雨带位置和同期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191
四、用日月视运动特征对1978—1985年夏季主要多雨带位置的试报效果检验 197
第四节华北冬麦区春季降水过程与朔望月的相关分析 197
一、华北冬麦区春季降水过程的气候特点 198
二、春季中等偏强降水过程与朔望月的对应关系 200
三、春季降水特征量与春分日和立春日的月相之间的对应关系 201
第五节中国旱涝与节气月相的相关分析 202
一、华南前汛期旱涝与双暑和立春节气月相的相关分析 203
二、江南雨季旱涝和长江上游、山东、海河流域的5月降水与清明日月相的相关分析 205
三、6月和7月旱涝与夏至日月相的优相关分析 207
四、黄河中上游4—9月降水总趋势与夏至日月相的相关分析 212
五、长江上游和华南地区7月旱涝与立秋日月相的相关分析 213
六、海河流域盛夏7—8月降水趋势与芒种日月相的相关分析 214
第六节中国旱涝与太阳视运动的相关分析 215
一、海河流域盛夏旱涝与端午日的太阳黄经度的相关分析 216
二、辽河和江淮流域7月旱涝与端午日的太阳黄经度的相关分析 217
四、黄淮和西南地区6月旱涝与端午日的太阳黄经度的相关分析 218
三、黄河中上游8月旱涝与端午日的太阳黄经度的相关分析 218
一、厄尼诺年的芒种日月相的特征分析 220
第七节厄尼诺年的日月视运动特征分析 220
二、厄尼诺年的远日点月相的特征分析 221
第八节厄尼诺现象和西北太平洋副高的19年周期性分析 222
一、厄尼诺现象的19年周期性分析 222
二、对1986—2011年期间厄尼诺年的初步展望 224
三、西太平洋副高的19年周期性分析 225
第六章各区域夏半年降水和旱涝的自相关和互相关分析 227
第一节各区域夏半年4—9月降水总量同夏季及各月降水量的自相关分析 227
二、夏季6—8月降水总量的各区域互相关分析 229
第二节各区域同期降水量的互相关分析 229
一、夏半年4—9月降水总量的各区域之间的互相关分析 229
三、夏半年各月降水量的各区域互相关分析 230
第三节各区域旱涝与前期各区域降水的遥相关分析 232
一、华南地区旱涝的前期区域性降水因子的分析 232
二、江南、贵州、西南等地区旱涝的前期区域性降水因子的分析 233
三、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前期区域性降水因子的分析 234
四、淮河流域、汉渭流域和山东地区旱涝的前期区域性降水因子的分析 235
五、海河流域和黄河中上游旱涝的前期区域性降水因子的分析 236
六、松花江流域区及辽河流域区旱涝的前期区域性降水因子分析 237
第七章各区域旱涝与同期和前期气温的相关分析 239
一、4月降水量与本月气温等级值的相关分析 240
二、5月降水量与本月气温等级值的相关分析 240
三、6月降水量与本月气温等级值的相关分析 240
第一节各区域旱涝与同期气温等级值的相关分析 240
四、7月降水量与本月气温等级值的相关分析 241
五、8月降水量与本月平均气温等级值的相关分析 241
六、9月降水量与本月平均气温等级值的相关分析 241
第二节各区域降水和旱涝趋势与前期气温等级值的遥相关分析 242
一、南方地区 242
二、北方地区 243
第一节天气谚语概述 245
第八章天气谚语在旱涝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245
第二节天气谚语在旱涝预报中的验证和应用方法 246
一、单点单条一元相关法 247
二、单点两条两元复相关法 251
三、单点多条多元序号组合相关法 254
四、区域单条一元相关法 258
五、区域单条两元复相关法 260
六、区域两条一元相关法 261
七、区域两条两元复相关法 263
八、区域多条多元分级综合相关法 265
优相关预报因子的分析 270
第三节在验证天气谚语中经过时空延推和模糊逻辑综合而取得的一个多功能 270
一、天气谚语在旱涝预报中验证和考核时对指标因子的时域延伸性分析 271
二、模糊逻辑运算在天气谚语提供的指标因子综合中的应用 272
三、对天气谚语中预报对象的时域延伸性分析 274
四、天气谚语在旱涝预报中验证和应用的区域性推广分析 275
五、对天气谚语中验证出来的一个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半年旱涝预报的多功能优相关因子的具体分析 277
第四节对天气谚语的推广性验证和考核得到的若干统计事实 282
一、概述 282
二、“二九或三九雪少,晒伏盐”在江南地区的推广性验证和考核结果 283
三、对“一年两头春,黄牛贵似金”、“年逢双春雨水红”和“闰月年是旱年”的推广性验证和考核得到的若干统计结果 284
四、对“无春年是丰年”、“年逢无春好种田”及“单春年”的验证和考核得到的若干统计事实 287
第九章深层地温、高原积雪及极冰与旱涝关系的简介 290
第一节深层地温在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290
一、地温与雨带的对应关系 290
二、以地温为基础的降水长期预报热力学模式简介 292
第二节冰雪覆盖对长期天气过程的影响简介 293
一、青藏高原积雪对大气环流及我国降水的影响 294
二、极地海冰对副热带高压和我国长江流域梅雨变动的影响 294
第十章中国旱涝的长期预报工具研制 296
第一节概述 296
第二节夏季主要多雨带位置的类型划分和长期预报工具研制 299
一、夏季主要多雨带位置的类型划分和分析 300
二、各类雨带类型与天文因子和厄尼诺事件的对应关系 302
三、夏季主要多雨带位置与前期降水因子的相关分析和试报效果检验 302
四、夏季各类雨带型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304
五、中国东部夏季主要多雨带位置分布类型与预报因子综合指数的相关关系 308
第三节各区域降水和旱涝的长期预报工具研制 309
一、华南地区降水和旱涝的长期预报 310
二、江南地区降水和旱涝的长期预报 312
三、贵州地区夏季旱涝的长期预报 315
四、西南地区夏季降水趋势的长期预报 316
五、长江上游地区夏季洪涝趋势的长期预报 317
六、长江中游夏半年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 319
七、长江下游夏半年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 321
八、淮河流域夏季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 321
九、汉水渭河流域夏季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 323
十、海河流域夏季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 324
十一、黄河中上游地区夏季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 327
十二、山东地区夏季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 329
十三、辽河流域夏季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 331
十四、松花江流域夏季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 332
十五、华北冬麦区春季降水特征量和春旱趋势的长期预报 334
参考文献 336
后记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