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金融机构篇 3
金融机构存在的理由 3
劣币与良币的角力 5
华尔街加高“中国墙” 7
仅仅强调分流储蓄是不够的 10
当前证券公司“只进不退”的悖论 13
中行和建行注资后的市场约束质疑 15
注资与银行业改革的深化 17
中行和建行注资改革的市场效应及其影响 19
不良资产处置:能否换来一个好的银行体系 23
录求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突破 28
再造商业银行外汇资金业务流程 36
基金市场上商业银行应当如何定位 42
注资国有银行:“活血化瘀”还是“败血于内” 45
金融市场篇 51
让期货市场来“补贴”农业 51
当前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歧与市场影响 53
企业如何进行是否公开上市的抉择 56
中小企业贷款难,还是融资难 60
从恒生指数演变看香港证券市场沧桑演变 68
股市何尝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74
从市场结构看当前中国外汇市场的下一步发展 76
振兴东北的金融支持战略 80
从GDP到GNC 86
新融资格局下地产融资走向 87
房地产投资的时代 93
从体制变迁透视中国富豪的罪与罚 95
“经营土地”热潮后的制度诱因 98
是什么在制约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 101
打破“没有就业的增长” 105
美国制造商起诉人民币汇率的闹剧及其经济原因 108
CEPA推动香港经济第三次转型 111
警惕CEPA成为“不设防通道” 113
香港的内地股热潮与两地资本市场合作趋势 120
我国新股发行机制亟待优化 125
民间融资体系与经济增长 133
“赤字经济”淡出与财政政策转型 135
金融监管篇 139
新资本充足约束机制下的全面风险管理 139
证券投资基金税收政策的比较与借鉴 143
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多层次互动 149
香港银行业开办人民币业务的风险何在 154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方向 164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175
美国基金丑闻透视:缘起与借鉴 178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其影响 191
上市公司“问题高管”现象与公司治理改进 201
制度缺陷上的舞蹈:基于制度缺陷的金融创新及其监管 205
金融监管框架的演变趋势与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 215
中国信用体系发展的关键 221
对当前中国的银行立法的几点看法 224
警惕银行危机的日本模式 228
关注民营金融机构的利益输送管道 231
创新的“发动机”和“方向盘”——谈金融创新与监管方式的市场化 233
后记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