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分子生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耀煊编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3511549
  • 页数:437 页
图书介绍:

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兴起 1

(三)尿嘧啶三磷酸葡萄醛酸转移酶- 1

第一章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1

第一节概述 1

三、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疾病的关系 2

二、生物大分子及其多样性 2

第二节遗传物质——核酸 3

第三节核酸的结构 4

第四节遗传信息的传递 8

第五节DNA的复制 9

第六节DNA转录与逆转录 10

第七节RNA转录后的加工 12

一、遗传密码 14

第八节蛋白质的翻译 14

三、蛋白质翻译的机制与调控 16

二、新氨基酸的发现 16

一、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 19

第九节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与定位 19

(一)信号肽假说的提出 20

二、蛋白质翻译后的运送定位 20

三、信号肽 20

(二)信号肽的两种模式及其结构要求 21

(三)信号肽的重要生物学意义与应用 22

(二)顺式作用调控因子 23

第十节基因表达的调节 23

一、启动子与顺反式作用因子 23

(一)启动子 23

(二)DNA的甲基化 24

(三)反式作用因子 24

二、基因表达的后成调节与DNA甲基化 24

(一)基因表达的后成调节 24

(二)RNA在转录中的调控作用 25

三、DNA甲基化与肿瘤的关系 25

第十一节RNA与PNA的功能 25

一、RNA的调控作用 25

(一)RNA在DNA复制中的调控作用 25

(二)核酶在体内阻断基因表达和抗病毒作用 26

(三)RNA在转录后加工及翻译中的调控作用 26

二、核酶——RNA的催化作用 26

(一)RNA对许多反应的催化作用 26

(一)PNA的性质与结构 27

(三)核酶的作用底物 27

(四)核酶研究的深入与展望 27

三、肽核酸 27

(二)PNA的反义和抗基因作用在医学上的应用 28

第十二节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29

(三)PNA在杂交技术和PCR反应中的应用 29

一、糖类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30

一、功能基因组学 30

二、蛋白质组学 30

第十三节糖类——生物大分子的新前沿 30

(二)糖链结构改变与疾病的相关性 31

二、糖类与疾病 31

(一)糖链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31

(三)糖病理学研究成果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 32

一、基因工程的诞生 34

第二章基因工程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 34

第一节基因工程技术 34

(一)限制性内切酶 35

二、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与策略 35

三、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35

(二)核酸修饰酶 37

(六)基因文库筛选 38

四、目的基因DNA片段的获得 38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法 38

(二)mRNA逆转录成cDNA 38

(三)人工合成DNA片段 38

(四)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片段 38

(五)反转录PCR(RT-PCR) 38

(一)质粒载体 39

五、基因工程的载体 39

(四)丝状噬菌体载体 41

(二)λ噬菌体载体 41

(三)黏粒 41

(二)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42

(五)真核细胞的克隆载体 42

六、重组DNA的构建与导入受体细胞 42

(一)重组DNA的构建 42

(一)克隆基因的表达 43

七、重组体克隆的筛选 43

八、克隆基因的表达与产物的分离 43

(一)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 44

(二)克隆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 44

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回顾与展望 44

一、20世纪的回顾 44

(三)蛋白质工程 46

(二)基因工程上、中、下游相互协调 46

第三节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他体外扩增核酶序列技术 48

二、21世纪的展望 48

一、聚合酶链反应 49

(二)多重PCR 50

(一)套式PCR 50

(六)AP-PCR 51

(三)定量PCR 51

(四)荧光定量PCR 51

(五)免疫PCR 51

(三)链替代反应 52

(七)原位PCR 52

二、其他体外扩增核酸序列技术 52

(一)连接酶链反应 52

(二)转录依赖的扩增系统 52

三、分支DNA分析 53

(四)Qβ复制酶系统 53

一、斑点杂交 54

第四节分子杂交技术 54

(二)非放射性标记探针 55

(一)放射性标记探针 55

二、印迹杂交 56

第五节印迹技术 57

三、原位杂交 57

一、DNA的Southern印迹 58

二、RNA的Northern印迹 59

三、蛋白质的Western印迹 60

第六节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61

二、cDNA文库 62

第七节基因文库技术 62

一、基因文库的建立 62

二、双脱氧-M13系统序列分析法 64

第八节核苷酸序列分析 64

一、化学降解法 64

(四)病毒变异株与临床相关性研究上的应用 65

三、DNA序列自动分析仪 65

四、序列分析的应用 65

(一)从核苷酸序列了解蛋白质的结构 65

(二)了解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5

(三)基因之间相似性的比较 65

第九节nR NA差异展示技术 66

一、DNA芯片 67

第十节生物芯片 67

二、蛋白质芯片 68

第一节甲型肝炎病毒的分类 69

第三章甲型病毒性肝炎 69

一、体积与形态学 70

第二节HAV的一般性质 70

一、hHAV的基因型 72

二、浮密度与沉降系数 72

三、HAV对理化因素的耐受力 72

四、宿主范围 72

第三节HAV的基因型及其分布 72

三、HAV各基因型间的异同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73

二、sHAV的基因型 73

一、HAV基因组的结构 74

第四节HAV的基因组 74

(三)HAV基因组的复制周期 75

二、HAV基因组的复制 75

(一)复制的场所 75

(二)HAV基因组的复制 75

(二)HAV RNA的翻译 76

第五节HAV的蛋白质 76

一、HAV的蛋白质组分 76

二、HAV聚蛋白的裂解 76

(一)HAV基因组的组织 76

三、HAV的抗原位点 77

(三)聚蛋白的裂解 77

一、病毒变异的种类与类型 78

第六节HAV的变异 78

一、野生型与减毒株核苷酶序列的差异 79

二、HAV的变异 79

第七节HAV致病力的分子基础 79

二、基因组与致病力有关部分的研究 80

第八节甲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81

一、HAV抗原的检测 82

第九节甲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82

三、分离HAV 83

二、HAV特异抗体的检测 83

二、减毒活疫苗 84

四、分子杂交试验检测HAV RNA 84

五、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中的HAV RNA 84

六、PCR检测HAV RNA 84

第十节甲型肝炎的疫苗 84

一、灭活疫苗 84

五、HAV空心颗粒疫苗 85

三、合成肽疫苗与亚单位疫苗 85

四、HAV抗原的活病毒载体疫苗 85

一、HBV的三种病毒颗粒 87

第四章乙型病毒性肝炎 87

第一节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与性状 87

一、HBV基因组的结构 88

二、完整的HBV病毒颗粒 88

第二节HBV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88

(一)侵入 90

二、基因组的复制 90

(二)复制 91

(一)病毒核壳装配 93

三、整合 93

四、装配 93

(三)表达的调节 94

(二)病毒包膜装配 94

五、基因组的表达 94

(一)HBV mmRNA 94

(二)表达的蛋白 94

(一)HBV表面蛋白的组成 95

第三节HBV基因组编码的蛋白 95

一、表面蛋白 95

一、抗-HEV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 97

(二)作用于肝细胞的HBV表面序列 97

(三)HBV亚型 97

二、核壳蛋白 98

(一)核心蛋白 98

(二)e蛋白 99

三、X蛋白 100

(一)生化性质 100

(二)反式激活作用 100

(三)X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与HBV复制的关系 101

四、P蛋白 102

(一)P ORF 102

(二)P蛋白的成分 102

(三)P蛋白的作用 103

第四节HBV的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103

一、HBV的高变异率 103

二、前C区变异 104

(一)前C区的高突变性与突变特点 104

(二)前C区突变特点 104

三、C区变异 105

四、前S区变异 106

五、S区变异 106

六、X区变异 107

(一)多发生变异的序列 107

(二)X区变异可能导致HBeAg(-)HBV感染 107

(三)血清标志物阴性的HBV感染可能与X区变异有关 108

七、P区变异 109

第五节HBV致病机制 109

一、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 110

二、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免疫损伤 111

三、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损伤 111

第六节HBV持续感染的分子机制与免疫因素 111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12

二、低水平HBV感染及其检测 113

(一)低水平HBV感染 113

(二)病原学不清的肝病患者低水平HBV感染的检测 114

三、HBV潜伏的机制 115

(一)机制研究采用的技术 115

(二)关键的突变 117

(三)临床观察 117

四、免疫因素 120

(一)细胞免疫应答能力低下 120

(二)抗体应答能力低下 120

(三)IL及IFN的产生和应答能力低下 120

第七节乙型肝炎与肝细胞凋亡 120

一、细胞凋亡及其某些生化特征 120

二、肝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121

三、乙型肝炎与肝细胞凋亡 122

(一)肝细胞的凋亡与坏死 122

(二)死亡受体与细胞凋亡信号传导 122

(三)乙型肝炎与肝细胞凋亡 123

第八节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24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25

(一)干扰素 125

(二)核苷类似物 125

(三)免疫调节剂 126

二、HBV突变与临床的关系 127

三、核苷类似物治疗产生耐药性及其与HBV突变的关系 127

四、理想的抗HBV药应具有的特点 128

第五章丙型病毒性肝炎 130

第一节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NANBH的致病因子 130

一、NANBH致病因子发现前两个有争议的问题 131

(一)NANBH的致病因子是否为逆转录病毒 131

(二)NANBH的致病因子是否为HBV的变异体 131

二、NANBH致病因子的物理化学性质 131

三、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132

(一)寻找突破口 132

(二)NANBH致病因子HCV基因组克隆的获得 132

(三)NANBH致病因子HCV的一些特性 133

第二节病毒结构与生物物理性质 133

第三节HCV基因组的克隆与表达及其产物在检测中的应用 134

一、HCV基因组克隆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34

二、HCV基因组克隆在酵母中的表达 135

三、HCV基因组克隆在昆虫中的表达 135

四、HCV基因组克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137

五、抗-HCV循环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138

第四节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139

一、概况 139

二、C蛋白 141

(一)对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作用 141

(二)对HBV基因的调节作用 141

三、非结构蛋白 142

(一)NS2蛋白 142

(二)NS3蛋白 142

(三)NS4蛋白 142

(四)NS5A蛋白 142

(五)NS5B蛋白 143

第五节病毒的多样性 143

一、HCV基因组准种的性质 144

(一)准种的产生 144

(二)准种的检测 144

(三)HCV基因组各区的准种 144

二、HCV的基因型 145

(一)基因型的命名 145

(二)基因型的地理分布 146

(三)HCV分型的方法 147

第六节HCV感染的致病机制 148

一、急性丙型肝炎 148

二、慢性丙型肝炎 148

第七节血清学免疫诊断 149

一、寻找更特异的HCV抗原 149

(一)C区编码的多肽 150

(二)非结构区编码的多肽 150

(三)p22 150

二、ELISA检测试剂的改进 151

(一)第一、二代诊断试剂 151

(二)第三代诊断试剂 152

(三)寻求更先进的检测方法 153

三、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的确证 153

(一)从第一代到第三代RIBA试剂 153

(二)RIBA用于确证HCV感染的诊断 154

(三)RIBA用于血清学分型 155

(四)RIBA与PCR比较 156

四、微粒子法对HCV的检测 156

第八节HCV细胞培养与动物模型 156

一、HCV体外细胞培养 156

(一)靶细胞的选择 156

(二)HCV体外感染/转染的方式 157

(三)HCV感染/转染结果的检测 157

二、小动物感染模型 157

(一)大鼠感染模型 157

(二)转基因小鼠模型 157

(三)嵌合体小鼠模型 157

(四)树鼩模型 158

第九节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158

一、低危人群中HCV感染的流行 158

二、肠道外传播 159

三、非肠道外传播 159

四、母婴传播的研究 159

(一)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 159

(二)HC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 159

(三)HCV母婴传播的机制 160

第十节丙型肝炎的慢性化及其临床 160

一、丙型肝炎易致慢性化 160

二、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160

三、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 161

(一)诊断与疗效评估 161

(二)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162

(三)HCV准种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干扰素治疗的应答 165

四、治疗丙型肝炎的新策略 166

第六章丁型病毒性肝炎 168

第一节丁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 168

第二节丁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与抗原 169

一、HDV的基因结构 169

二、HDV抗原 169

第三节HDV特异结合肝细胞的机制 170

一、HDV外壳包有HBsAg 170

二、肝细胞膜上有特异结合HBsAg的蛋白 171

第四节HDV的复制 171

第五节HDV的核酶 172

一、HDV基因链核酶 172

二、反基因链核酶 173

三、核酶的结构与功能 173

第六节动物模型与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 174

一、动物模型 174

二、细胞培养模型 175

第七节转基因动物 176

第八节丁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177

第九节HDV感染的诊断 178

一、血清学方法 178

二、分子生物学方法 179

三、肝组织中HDAg的检测 180

第十节丁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 181

一、丁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181

二、临床特征与自然史 182

三、丁型肝炎的治疗 183

第七章戊型病毒性肝炎 187

第一节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 187

一、戊型肝炎病毒的发现 187

二、HEV的理化性状 188

三、HEV的基因结构 188

四、株间变异与序列比较 189

(一)核苷酸变异区的分布 189

(二)世界不同地区HEV基因组的异质性 190

(三)亚洲HEV结构蛋白的变异 190

(四)国内的HEV株 191

五、猪HEV株的发现及其与人HEV株的比较 193

第二节HEV的复制 194

一、研究概况 194

二、病毒在肝内的复制 194

第三节HEV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195

一、HEV ORF1的克隆 195

二、非结构蛋白的表达 195

三、非结构蛋白用于诊断的研究 196

第四节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传播途径 196

一、发病机制 196

二、传播途径 197

第五节实验室诊断 197

(一)EIA法 197

(三)检测抗-HEV的临床意义 198

(二)蛋白印迹法 198

(一)RT-PCR法检测HEV RNA 199

二、HEV 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99

一、主动免疫 200

(二)检测HEV RNA的临床意义 200

第六节预防 200

二、被动免疫 201

第一节己型病毒性肝炎 204

第八章其他型病毒性肝炎 204

一、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 205

第二节庚型病毒性肝炎 205

二、庚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206

三、GBV编码的蛋白 208

(二)母婴垂直传播 210

四、GBV-C/HGV的传播 210

(一)血源性传播 210

五、GBV-C/HGV感染的流行 211

(三)静脉注射毒品传播 211

(四)性传播 211

六、HGV的种系发生分析 213

七、动物感染模型 214

(二)抗GBV的ELISA检测法 215

八、庚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215

(一)病毒核酸的RT-PCR检测法 215

九、CBV-C/HGV的致病性 216

(三)其他方法 216

一、TTV的发现 217

第三节输血传播病毒(TTV)的研究 217

二、TTV的理化与分子生物学特性 218

四、基因变异 219

三、流行病学 219

(一)我国肝炎患者中TTV检出率 220

五、各种肝病及血透析患者的TTV检测 220

六、TTV、HGV致病性问题的近期研究 221

(二)血透析患者中TTV检出率 221

(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26

第九章自身免疫与肝病 226

第一节自身免疫病 226

一、原发性自身免疫病 226

二、自身免疫性肝脏损伤 226

(五)抗原分子模拟和免疫交叉反应 227

(二)自身免疫性肝炎 227

三、自身免疫病发病的机制 227

(一)隐蔽抗原的释放 227

(二)细胞突变 227

(三)变性抗原产生 227

(四)MHC的异常表达 227

(一)淋巴细胞 228

(六)Th细胞旁路激活 228

(七)T细胞调节功能紊乱 228

(八)免疫活性细胞识别能力突变 228

(九)抑制性T细胞功能减弱 228

第二节免疫细胞与免疫调节简介 228

一、免疫细胞的分类 228

二、T淋巴细胞 229

(二)抗原提呈细胞 229

(三)炎症反应细胞 229

三、B淋巴细胞 230

四、NK细胞 231

(四)APC提呈抗原 232

五、抗原提呈细胞 232

(一)单核吞噬细胞 232

(二)树突状细胞 232

(三)B细胞 232

(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33

六、免疫应答 233

(一)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233

(三)HLA复合体的组成与结构 234

(五)HLA的生物学功能 235

(四)HLA抗原的分布 235

(六)HLA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236

三、抗线粒体抗体 237

第三节自身抗体 237

一、抗核抗体 237

二、抗平滑肌抗体 237

七、抗细胞溶质抗原抗体 238

四、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238

五、抗肝特异脂蛋白抗体 238

六、抗肝细胞膜抗体 238

(一)AIH的可能致病机制 239

第四节自身免疫性肝炎 239

一、概况 239

二、AIH的致病与病理遗传学机制 239

(二)AIH的病理遗传学机制 240

(三)决定AIH易感性与严重性的等位基因 241

(一)Ⅰ型 242

三、AIH的分型 242

(四)HLA的分型技术 243

(二)Ⅱ型 243

(三)Ⅲ型 243

(一)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244

四、AIH自身抗原 244

(五)精氨酸琥珀酸盐裂解酶 245

(二)细胞色素P450ⅡD6 245

(四)谷胱甘肽S-转移酶 245

六、AIH的诊断标记物 246

五、AIH的病因学 246

七、AIH的治疗 248

一、慢性丙型肝炎 249

第五节与病毒性肝炎相关的自身免疫 249

三、慢性乙型肝炎 250

二、慢性丁型肝炎 250

五、AIH与丙型肝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51

四、甲型肝炎 251

第一节肝纤维化产生的基础 254

第十章肝纤维化与肝硬化 254

一、肝细胞外基质的功能 256

二、肝ECM的成分 256

第二节肝细胞外基质 256

(一)胶原 257

(二)糖结合物 258

(三)蛋白酶及其抑制物 259

(四)整合素 261

一、肝贮脂细胞 262

第三节肝ECM的合成与降解 262

(二)TGF-β激活的诱导 263

(一)TGF-β的特性 263

二、TGF-β 263

(四)TGF-β1在肝纤维化患者中表达的变化 265

(三)TGF-β1对肝脏ECM代谢的调节 265

四、肝ECM的降解及其调节 266

三、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266

一、HSC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267

第四节贮脂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267

(二)HSC的激活机制 268

(一)HSC激活的三个阶段模式 268

二、HSC的激活机制 268

一、肝硬化的分类 269

第五节肝硬化 269

三、HSC与抗肝纤维化 269

二、肝硬化的发生机制 270

(一)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271

三、肝炎后肝硬化与肝癌 271

(二)乙型肝炎以外的肝炎后肝硬化 272

HBV和/或HCV感染 273

(四)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肝癌多伴有 273

(三)肝炎病毒感染对酒精性肝病的影响 273

(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274

(一)基质金属蛋白酶-1 274

第六节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 274

一、肝纤维化的诊断 274

(五)TGF-β 275

(四)Ⅲ型前胶原N端前肽及Ⅰ型前胶原C端前肽 275

(三)赖氨酰氧化酶 275

二、抗纤维化治疗 276

(八)血清透明质酸 276

(六)Ⅳ型胶原7S区 276

(七)PGA指数 276

(二)直接作用于HSC,抑制其活化 277

(一)抗病毒治疗,去除纤维化病因 277

三、小结 278

(五)促进过剩HSC凋亡 278

(三)选择性抑制HSC合成ECM 278

(四)促进HSC对ECM的降解 278

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对肝癌研究的促进作用 281

一、肝癌发生的多基因、多步骤与多阶段性 281

第十一章原发性肝细胞癌 281

第一节概述 281

一、癌基因与细胞的恶性增生 282

第二节癌基因 282

(一)生长因子类 284

二、癌基因的功能 284

(六)核内转录因子类 285

(五)胞浆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类 285

(二)生长因子受体类 285

(三)非受体酪氨酸激酶类 285

(四)G蛋白类 285

(三)插入 286

(二)扩增 286

三、癌基因的激活 286

(一)点突变 286

第三节抑癌基因 287

(三)IGF-Ⅱ、IGF-Ⅰ受体、IGF-Ⅱ受体和CSF-Ⅰ受体 287

(四)易位 287

四、肝癌的癌基因 287

(一)N-ras 287

(二)c-myc和c-ets2 287

(三)DCC基因 288

(二)p53基因 288

一、抑癌基因的发现与确定标准 288

二、几种经典的抑癌基因 288

(一)Rb基因 288

(七)APC基因 289

(六)MCC基因 289

(四)WT-1基因 289

(五)NF-1基因 289

(一)p16基因 290

三、新发现的抑癌基因 290

(三)nm23基因 291

(二)p21基因 291

(四)DPC4基因 292

(五)Smad4/DPC4 CTD基因 293

(二)肿瘤细胞内p53蛋白的调节 294

(一)p53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294

四、p53抑癌基因的一些特性 294

(四)p53基因在凋控细胞周期中的作用 295

(三)p53基因与mdm2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相互调控作用 295

一、不同假说的提出 296

第四节肝癌的发病机制 296

五、肝癌的抑癌基因 296

(一)p53基因 296

(二)转甲状腺素基因 296

(三)HBV致癌的假说 297

(二)以抑癌基因为主因的假说 297

(一)以癌基因为主因的假说 297

二、HBV与肝癌的关系 298

三、HCV与肝癌的关系 300

(二)HGV与肝癌的关系 301

(一)HDV与肝癌的关系 301

四、其他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关系 301

(一)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302

二、肿瘤转移的有关基因 302

第五节肿瘤的转移 302

一、肿瘤的扩散与转移 302

(二)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 303

(一)微转移肿瘤细胞 303

(二)肿瘤转移的“诱导”基因和抑制基因 303

三、肿瘤细胞微转移的检测 303

四、肿瘤细胞转移无能的研究 304

六、肝癌的微转移 305

(四)抑制肿瘤中血管生成的药物 305

五、抗肿瘤转移新药的研究 305

(一)抑制癌细胞黏附的药物 305

(二)抑制肿瘤对ECM降解的药物 305

(三)抑制癌细胞运动的药物 305

(一)肝癌微转移的检测 306

(三)针对AFP异常的抗肝癌物质研究 307

(二)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肝癌血中AFP mRNA表达 307

(一)肝癌的标志物与早期诊断 308

一、肝癌的诊断 308

第六节肝癌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308

(二)化疗栓塞 309

(一)外科治疗 309

(二)肝癌基因诊断 309

二、肝癌的治疗 309

(四)全身化疗 310

(三)肝动脉内化疗 310

(五)微创治疗 311

(六)生物治疗 312

(一)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 313

三、肝癌的预防 313

(二)乙肝疫苗预防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314

二、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的过度增殖 318

一、流行病学的关系 318

第十二章乙型肝炎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318

第一节乙型肝炎与肝细胞癌变 318

一、X基因的结构特点 319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319

三、HBV X基因研究重要性的提出 319

二、X基因的反式激活作用 320

三、X基因的结构与反式激活功能的关系 321

一、X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322

第三节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表达 322

三、X蛋白与抗-HBX抗体的检测 324

二、X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324

一、从肝癌的发生谈到HBV的X基因 325

第四节X基因在肝细胞癌变中的作用 325

二、X基因的表达与肝癌的关系 326

(二)肝癌组织中X基因的检测 327

(一)肝癌肝组织中X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 327

三、转基因小鼠试验 328

(五)HBV感染诱发肝癌动物模型肝组织中X蛋白的表达 328

(三)肝癌患者癌及癌周组织X基因的表达 328

(四)制备特异的抗-HBX单抗检测X基因表达 328

(二)X蛋白与TATA合结合蛋白(TBP)结合 329

(一)X蛋白与po1Ⅱ的亚单位RPB5结合 329

第五节X蛋白与细胞因子及细胞信息传导通路的关系 329

一、X蛋白与普通转录因子结合 329

第六节X蛋白在肝细胞癌变中起作用的可能途径 330

三、X蛋白与细胞信息传导通路的关系 330

(三)X蛋白与TFⅡB直接结合 330

(四)X蛋白与TFⅡH结合 330

二、X蛋白与细胞转录因子结合 330

四、HBX与DNA修复蛋白结合 331

三、HBX反式激活细胞基因诱导肝癌发生 331

一、蛋白激酶C(PKC)系统 331

二、HBX作用于与转录调节相关的DNA结合蛋白 331

五、HBX作用于p53蛋白 332

六、HBX基因产生突变可消除HBX抗细胞增殖的效应 333

二、HBX与p53在凋亡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334

一、HBX基因可抑制p53诱导凋亡 334

第七节HBX与p53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334

(二)HBX远侧C末端为抑制p53诱导凋亡所必需 335

(一)p53C端为结合HBX所需的结构 335

(二)HBX结合点与p53结合点的定位 336

(一)HBX与p53在体外的直接作用 336

(三)HBX的转录反式激活与抑制p53诱导凋亡两种功能无联系 336

三、HBX的反式激活和结合p53两种功能相互影响但性质各异 336

(三)p53与HBX互相干扰其反式激活活性 337

一、HBX抑制胱门蛋白酶3活性引起的细胞凋亡 338

第八节HBX与细胞凋亡 338

第九节研究HBV感染与肝癌关系的重要性及其临床意义 339

二、HBX诱导肝细胞凋亡 339

三、HBX是一多功能的调节因子 340

二、HBX结构的多态性影响其功能 340

一、HBV感染从多方面作用引起肝癌的发生 340

四、乙肝免疫预防肝癌 341

第一节分子诊断技术 345

第十三章分子诊断与肝病 345

(三)原位PCR 346

(二)AP-PCR 346

一、PCR相关技术 346

(一)多重PCR 346

(四)PCR结合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法 347

(二)外对照PCR定量法 348

(一)有限稀释PCR定量法 348

(五)PCR-RFLP 348

二、定量PCR 348

(五)PCR产物的检测与定量 349

(四)竞争PCR定量法 349

(三)内对照PCR定量法 349

(一)代表性差异分析 350

四、代表性差异分析 350

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350

五、DNA芯片 351

(三)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351

(二)差异显示PCR 351

(一)基本原理 352

(二)医学应用 354

第二节病毒性肝炎的分子诊断 355

(二)技术上的要点 356

(一)诊断上的应用 356

一、用PCR诊断病毒血症 356

(一)定量PCR 357

二、病毒核酸的定量测定 357

(三)以杂交为基础的定量分析 359

(二)分支链DNA(bDNA)分析 359

(一)标准ISH 361

三、原位杂交(ISH)分析 361

(一)HCV基因型的鉴定 362

四、肝炎病毒序列差异分析与基因型鉴定 362

(二)PCR-ISH 362

(二)HCV准种的分析 363

(三)HBV基因型的鉴定 364

五、临床上活动性病毒感染的确证 365

六、DNA芯片在肝炎病毒检测上的应用研究 366

(二)AFP基因转录调控 368

(一)AFP的意义 368

第三节肝癌的分子诊断 368

一、甲胎蛋白(AFP)mRNA 368

(一)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369

二、端粒酶 369

(三)肝癌细胞微转移的检测指标——AFP mRNA 369

(四)肝癌手术后AFP mRNA的表达与 369

复发预测 369

(三)端粒酶与肿瘤诊断 370

(二)端粒酶的测定方法 370

(五)人肝癌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表达 371

(四)端粒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371

(三)肝癌患者TGF-β1与TGF-β-R Ⅱ的表达 372

(二)TGF-β1受体 372

三、TGF-β1 372

(一)TGF-β1 mRNA 372

(一)细胞角蛋白的片段及其测定 374

五、细胞角蛋白 374

四、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374

(一)ICAM-1的性状与功能 374

(二)肝癌细胞膜表面ICAM-1的表达 374

(三)cDNA-RDA 375

(二)DD-PCR 375

(二)肝癌中CK-19的过度表达 375

六、肿瘤的代表性差异分析(RDA)与DNA芯片 375

(一)RDA 375

七、蛋白质组技术 376

(五)DNA芯片与RDA结合检测 376

(四)肿瘤DNA芯片 376

第一节概述 379

第十四章基因治疗与肝病 379

二、基因治疗的策略 382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382

第二节基因治疗的概念与策略 382

(三)淋巴因子转基因表达 383

(二)核酶 383

(一)反义核苷酸 383

(七)自杀基因的导入 384

(六)保护性抗体的基因导入与表达 384

(四)细胞内免疫 384

(五)病毒抗原编码基因的转基因表达 384

(八)引入抑癌基因 385

(九)共刺激分子基因治疗 386

一、目的基因 387

第三节基因治疗的方法与步骤 387

(五)肝细胞 388

(四)肌肉细胞 388

二、靶细胞 388

(一)淋巴细胞 388

(二)造血干细胞 388

(三)成纤维细胞 388

(二)腺病毒 389

(一)逆转录病毒 389

(六)内皮细胞 389

(七)肿瘤细胞 389

三、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 389

四、病毒载体 389

(一)非病毒载体 390

五、非病毒导入法 390

(三)AV相关病毒 390

(四)单纯疱疹病毒 390

(五)痘苗病毒载体 390

七、基因治疗的影响因素 391

六、转导细胞的筛选与鉴定 391

(二)DNA直接注射 391

(三)显微注射法 391

(四)微粒轰击法 391

(五)磷酸钙共沉淀法 391

(六)细胞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 391

(七)电针介导的基因转移 391

(一)DNA-RNA寡核苷酸 392

四、基因转移至肝脏的方法 392

第四节肝病的基因治疗 392

一、靶向肝脏基因治疗的目的 392

二、靶向肝脏基因治疗的疾病 392

三、载体必须具备的特性 392

(一)体外-体内联合途径 393

五、转移基因的途径 393

(二)多聚体 393

(三)酶药物前体基因疗法 393

(四)重组乳糜微粒残余体 393

(五)SV40 393

一、HBV的感染周期 394

第五节病毒性肝炎的基因治疗 394

(二)外周血循环途径 394

(三)原位注射途径 394

二、病毒反义寡核苷酸的导入 395

四、抗病毒蛋白基因的导入 397

三、核酶基因治疗 397

五、DNA免疫治疗 398

七、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基因治疗 399

六、保护性抗体的基因导入与表达 399

(一)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种类分类 400

一、细胞因子的分类 400

第六节细胞因子 400

(二)根据细胞因子的主要功能分类 401

(二)细胞因子在细胞与细胞间传递信息 402

(一)抗病毒感染中细胞因子的双重作用 402

二、细胞因子与病毒性肝炎 402

三、细胞因子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403

二、肝生长因子 405

一、TGF-β受体 405

第七节肝硬化的基因治疗 405

一、自杀基因治疗 406

第八节肝癌的基因治疗 406

二、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407

四、反义基因治疗 408

三、抑癌基因治疗 408

第一节概述 411

第十五章基因免疫与肝病 411

(一)一些感染因子的DNA免疫研究 412

二、基因免疫的现状 412

第二节基因免疫概况 412

一、基因免疫的特点 412

(三)DNA免疫诱生的免疫应答与免疫保护 413

(二)嵌合型DNA免疫 413

(二)抗原基因的选择 414

(一)质粒载体的选择 414

(四)筛选单抗原基因用于基因免疫 414

第三节基因免疫的方法学 414

一、质粒载体和抗原基因的选择 414

(三)鼻内滴注及鼻腔喷雾 415

(二)皮肤转入 415

二、DNA免疫的途径 415

(一)肌内注射 415

(三)体外转录/转译实验 416

(二)合适的表达质粒载体的选用 416

(四)其他免疫途径 416

(五)DNA疫苗注入组织后的表达 416

三、基因免疫的步骤 416

(一)目的基因的分析与编码序列的确认 416

(一)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 417

四、增强DNA疫苗效果的方法 417

(四)动物实验 417

(五)实验设计的优化 417

(四)核苷酸序列效应 418

(三)融合效应 418

(二)疫苗中引入共刺激序列 418

(二)肌肉内接种机制 419

(一)第三代疫苗的提出 419

第四节DNA疫苗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 419

一、DNA疫苗的作用机制 419

(三)皮肤与黏膜接种机制 420

(二)诱发机体产生特异免疫耐受 421

(一)诱发产生抗自身DNA抗体的可能性 421

二、安全性 421

四、DNA疫苗在一些传染病预防上的应用 422

三、DNA疫苗的优越性 422

(三)致癌性 422

(四)DNA体内长期表达的不良后果 422

三、体液免疫应答 424

二、HBV DNA疫苗的构建 424

第五节HBV DNA疫苗研究 424

一、DNA疫苗诱导免疫反应 424

(一)DNA疫苗用于治疗的研究 425

五、HBV治疗性疫苗实验研究 425

四、细胞免疫应答 425

(二)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426

二、HCV DNA疫苗的构建 427

一、重组HCV疫苗面临的问题 427

第六节HCV DNA疫苗的研究 427

三、体液免疫应答 428

四、细胞免疫应答 429

(一)免疫佐剂与免疫刺激元件 430

五、影响HCV DNA免疫效应的因素 430

(二)不同免疫方式与免疫位点 431

二、重组质粒导入癌细胞 432

一、肿瘤DNA疫苗的构建 432

第七节肿瘤DNA疫苗 432

三、转基因瘤苗 433

四、肝癌DNA疫苗 434

第八节新世纪肝病防治的展望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