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序 3
前言 3
综合篇 3
第一章 概述 3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特点和水资源状况 3
第二节 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5
第三节 中国农田水利的悠久历史 6
第四节 新中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情况 8
第五节 农田水利——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9
第二章 新中国农田水利的发展阶段 10
第一节 恢复时期的农田水利(1949~1952) 10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农田水利(1953~1957) 11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1958~1961) 12
第四节 调整巩固时期的农田水利(1962~1965) 14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田水利(1966~1976) 15
第六节 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中的农田水利(1977~1979) 16
第七节 农村改革大潮中的农田水利(1980~1989) 17
第八节 深化改革开放中的农田水利(1990~1998) 21
第三章 农田灌溉 25
第一节 中国灌溉排水的特点与分区 25
第二节 新中国灌溉事业的发展概况 26
第三节 重要灌区的建设 29
第四节 大型灌区的概况 32
第四章 农田排水 55
第一节 中国涝碱渍害田的分布与类型 55
第二节 新中国治理涝渍盐碱田的概况 57
第三节 中国重点涝渍盐碱区的治理 61
第四节 北方地区低产田的治理 69
第五节 南方地区低产田的治理 71
第五章 机电排灌 75
第一节 新中国机电排灌事业的发展概况 75
第二节 大型机电排灌站 82
第三节 高扬程提灌工程 85
第四节 灌排泵站技术改造 103
第五节 灌排泵站经营管理 104
第六章 地下水开发利用 107
第一节 地下水的初步开发利用时期 107
第二节 地下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时期 108
第三节 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稳步发展时期 114
第七章 牧区水利 122
第一节 中国牧区的概况 122
第二节 新中国牧区水利发展的三个阶段 128
第三节 牧区水利建设事业的成就 135
第八章 节水灌溉 140
第一节 新中国渠道防渗工作的概况 140
第二节 低压管道输水工程的推广 143
第三节 喷灌技术的发展 145
第四节 微灌技术的兴起 150
第五节 膜上灌技术的普及 152
第六节 非工程节水措施的应用 153
第七节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155
第一节 新中国灌溉管理工作概况 158
第九章 灌溉管理 158
第二节 灌区管理组织的变革 170
第三节 灌溉用水管理的改革 176
第四节 灌溉试验工作的变革 179
第十章 农村人畜饮水与乡镇供水 184
第一节 中国农村人畜饮水问题 184
第二节 新中国农村人畜饮水事业的发展概况 185
第三节 人畜饮水和乡镇供水工程的类型与效益 192
第十一章 农田水利科学技术与教育 197
第一节 新中国农田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197
第二节 农田水利的技术标准与奖项情况 210
第三节 农田水利的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221
第四节 农田水利的教育事业 229
第一节 国家农田水利行政机构 234
第十二章 农田水利机构与体制 234
第二节 地方农田水利行政机构 236
第三节 农村基层水利组织与队伍建设 238
地方篇 247
第一章 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 247
第一节 喷灌技术的推广应用 247
第二节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250
第三节 渠道衬砌技术的推广应用 250
第二章 天津市的洼地改造 252
第一节 洼地的成因与分布 252
第二节 低洼地区的初步改造 253
第三节 低洼地区的治理与开发 254
第四节 洼地改造 258
第三章 河北省的渠道灌溉 263
第一节 历代灌区概况 263
第二节 灌区建设 264
第四章 山西省农田水利建设 269
第一节 概况 269
第二节 悠久的农田水利发展史 272
第三节 当代农田水利的发展 274
第四节 农田水利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281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水利建设 286
第一节 自然条件 286
第二节 农牧水利发展情况 287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 291
第四节 牧区水利建设 296
第六章 辽宁省的灌溉与治涝 303
第一节 基本情况 303
第二节 农田灌溉 304
第三节 除涝治碱 311
第七章 吉林省西部旱灌 316
第一节 自然概况与干旱成因 316
第二节 抗旱措施与效益 317
第八章 黑龙江省的水稻灌溉 323
第一节 自然概况 323
第二节 水稻灌溉的发展情况 323
第三节 发展水稻种植的经验教训 328
第一节 概况 330
第九章 上海市电力排灌 330
第二节 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 331
第三节 灌溉泵站的技术改造 333
第四节 喷灌技术的发展 335
第五节 管理与效益 337
第十章 江苏省农田水利建设 339
第一节 概况 339
第二节 主要特点 341
第三节 成效与作用 350
第十一章 浙江省农田水利发展概况 352
第一节 自然概况 352
第二节 农田水利的发展阶段 353
第三节 农田灌溉工程 355
第四节 农田排涝工程 359
第五节 灌区建设与管理 360
第六节 水稻薄露灌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63
第十二章 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366
第一节 治水概况 366
第二节 基本经验 370
第十三章 福建省农田水利建设 375
第一节 农田水利发展阶段 375
第二节 灌溉排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377
第三节 灌溉渠系的配套与改造 381
第四节 计划用水与水费计收 382
第一节 自然概况 386
第二节 工程概况 386
第十四章 江西省赣抚平原治理 386
第三节 赣抚平原的治理规划 387
第四节 赣抚平原的建设与经营管理 388
第五节 工程效益 390
第十五章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 392
第一节 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 392
第二节 打井汲水灌溉 393
第三节 引黄灌溉 398
第四节 节水灌溉 402
第十六章 河南省农田水利建设 407
第一节 历史上的农田水利 407
第二节 解放初期的农田水利 409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410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农田水利 412
第五节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 419
第六节 经验和教训 424
第十七章 湖北省大型电力排灌泵站建设 426
第一节 大型电力排灌泵站的建设 426
第二节 发展灌溉的经验 431
第十八章 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 437
第一节 农田水利发展概述 437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 439
第三节 农田水利管理 442
第四节 灌区管理经验 448
第十九章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治理和低产田改造 452
第一节 概况 452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的整治 455
第三节 低产田的改造 463
第二十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稻节水灌溉 468
第一节 概况 468
第二节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469
第三节 主要技术措施和工作方法 471
第四节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益 475
第二十一章 海南省农田水利建设 478
第一节 概况 478
第二节 水利建设成就 478
第三节 水利发展历程 479
第一节 治水概述 489
第二节 农田水利发展历程 489
第二十二章 四川省灌溉事业的发展 489
第三节 都江堰灌区的改造和扩建 490
第四节 人畜饮水和乡镇供水 493
第二十三章 贵州省农田水利建设 496
第一节 建设概况 496
第二节 农田水利发展历程 497
第三节 人畜饮水和乡镇供水概况 502
第四节 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 504
第二十四章 云南省农田水利建设 506
第一节 自然概况 506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概况 507
第三节 坝区农田水利建设 510
第四节 山区农田水利建设 515
第一节 农田水利发展概况 517
第二十五章 陕西省的重点灌溉工程 517
第二节 重点灌溉工程概况 519
第三节 经验和启示 526
第二十六章 甘肃省农田水利建设 529
第一节 农田水利建设的三个阶段 529
第二节 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530
第三节 沿黄(河)地区高扬程提灌 532
第四节 东部地区的集雨节灌工程 533
第二十七章 青海省农田(草原)水利建设 535
第一节 农田水利建设概况 535
第二节 农田水利机构的沿革 536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536
第四节 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 541
第二十八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建设 543
第二十九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水利建设 546
第一节 农田水利发展的历程 546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成果 548
第三节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555
第四节 水土保持 557
第五节 人畜饮水工程建设 558
第六节 牧区水利建设 559
第七节 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 561
附录 567
附录一 新中国农田水利工作大事记(1949~1998) 567
附录二 荣获水利部表彰的农田水利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1988~1998) 629
附录三 1997年水利综合指标统计表 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