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 1
普通心血管造影法 2
第二章 心血管造影的技术 3
注射的配备及供应品 3
初步准备 6
全身麻醉及止痛 6
对照X线象 7
心血管造影投照方位的选择 7
注射针插入法 8
曝光定时及循环时间测定 10
造影剂的用量 11
病人采取的体位 11
心血管造影的注射法 11
记录 12
第三章 用作心血管造影术的X线设备与技术 14
摄片技术 14
心血管造影的摄片方法 15
立体暗匣移动器 15
萤光摄影 15
快速暗匣更换器 16
卷片箱 16
第四章 造影剂与死亡率 20
碘司特 21
NEO-IOPAX 23
心血管造影时心脏的生理改变 24
心血管造影的死亡率 27
第五章 正常心血管造影象 33
正常心脏的射影 33
上腔静脉及其所属分枝 35
右心房 37
右心室 43
肺动脉 50
肺动脉的分段 55
肺动脉的心血管造影测量法 59
肺静脉 60
左心房 61
左心室 64
主动脉 71
主动脉的心血管造影测量法 74
心瓣膜 79
第六章 梅毒性主动脉炎及动脉瘤 80
梅毒性主动脉炎 80
梅毒性主动脉动脉瘤 85
第七章 风湿性,动脉硬化性及高血压性心脏病 93
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 93
主动脉瓣狭窄及闭锁不全 99
三尖瓣疾患 101
心室动脉瘤 102
胸主动脉的动脉硬化症 102
高血压性的心血管疾患 109
壁间型主动脉动脉瘤 110
第八章 肺源性心脏病 116
第九章 各种获得性心脏疾患 122
心包积液 122
狭窄性心包炎 122
胸廓变形 126
甲状腺机能减退 126
甲状腺机能亢进 128
心内或心包的异物 129
心力衰竭 129
第十章 非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 132
主动脉缩窄 132
右位主动脉弓及主动脉环 138
先天性主动脉动脉瘤 138
主动脉瓣及主动脉瓣下区狭窄 140
右位心 140
纵隔静脉反常 142
心房间隔缺损 142
心室间隔缺损 146
动脉导管开放症 150
主动脉隔缺损 153
孤立性的肺动脉瓣狭窄 153
原发性肺动脉扩张 153
肺静脉反常 157
第十一章 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 160
法洛氏四联症 161
大血管转位 173
三尖瓣狭窄及闭锁 176
肺动脉瓣狭窄伴发卵圆孔开放 179
EISENMENGER氏综合症 180
EBSTEIN氏三尖瓣病 180
主动脉弓中断 180
静脉引流反常 180
第十二章 纵隔肿瘤 182
上腔静脉阻塞 182
良性纵隔囊肿 183
胸腺瘤 190
纵隔淋巴瘤 190
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 195
胸骨后甲状腺肿大 195
转移性纵隔癌 200
第十三章 肺肿瘤 200
肺癌 201
支气管腺瘤 208
淋巴肉瘤 208
错构肿 208
间皮瘤 210
转移性癌 210
第十四章 肺疾患 212
肺结核 212
肺气肿 214
肺尘埃沉着病——石末沉着病 215
肺纤维变性 216
支气管扩张 217
肺脓肿 218
肺放线菌病 218
肺肉样瘤(肺结节病) 221
胸纤维变性 221
肺不张 222
肺栓塞,肺动脉血栓形成及肺梗塞形成 222
肺切除 222
胸廓成形术 224
人工气胸 224
人工气腹 224
膈疝 229
横膈膨出 229
肺动静脉瘘或动脉瘤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