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地理 34
第一节 地貌 34
第二节 气候 37
第三节 土壤 植被 39
第四节 水系 40
第二章 水资源 49
第一节 地表水 49
第二节 地下水 51
第三节 引黄水 54
第四节 供需平衡 55
第三章 水旱灾害 57
第一节 旱灾 57
第二节 水灾 67
第四章 河道治理 76
第一节 漳卫新河系 76
第二节 马颊河系 78
第三节 德惠新河系 85
第五章 治涝改碱 89
第一节 洼、碱地 89
第二节 治涝 93
第三节 改碱 100
第四节 治涝改碱试验区 103
第六章 灌溉工程 108
第一节 井泉建设 109
第二节 引水蓄水工程 118
第三节 潘庄引黄 119
第四节 扬水站 124
第五节 灌排机具 127
第七章 水工建筑物 130
第一节 桥梁 131
第二节 涵闸 135
第三节 渡槽 140
第八章 抗旱防汛 142
第一节 抗旱 142
第二节 防汛 146
第三节 排涝 150
第四节 县城排水 151
第五节 防汛纪实 152
第九章 水利管理 155
第一节 财务管理 155
第二节 施工管理 160
第三节 工程管理 163
第四节 多种经营 171
第十章 水政 172
第一节 水利机构 172
第二节 水利队伍 176
第三节 法规 179
第十一章 水利科技 189
第一节 科技队伍 189
第二节 技术培训 190
第三节 科技试验及成果 191
第一节 规划设计 195
第十二章 其他水利工作 195
第二节 水利迁占赔偿 197
第三节 引黄济津 201
第四节 生活供水 204
第五节 边界水利 206
第六节 水土保持 214
第七节 出县治水 215
一、马颊河西高地成因考略 219
附录 219
二、鸣犊河及屯氏三渎考略 220
三、唐开马颊河过平原考略 221
四、古笃马河遗迹考 222
五、曹公井碑记 223
六、保留刘宁口桥修补款碑文 223
七、重修刘宁口桥碑记 224
八、水利谚语 224
九、《平原县水利志》评审会议主要来宾名录 226
编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