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概述 1
第一篇 农业环境 34
第一章 农业资源 34
第一节 土地资源 34
第二节 气候资源 43
第三节 水资源 49
第四节 生物资源 51
第五节 劳动力资源 54
第二章 农业自然灾害 59
第一节 水旱灾害 60
第二节 风灾 66
第三节 霜冻害 69
第四节 冰雹 71
第五节 海潮 74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81
第一章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81
第二篇 生产关系变革 81
第二节 减租减息 85
第三节 土地改革 87
第二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94
第一节 农业生产互助组 94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99
第三章 农村人民公社 107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初期体制的主要特征 108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后果 111
第三节 人民公社的整顿 114
第四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18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9
第二节 双层经营体制 127
第三节 其他经营形式 129
第三篇 农业经济 138
第一章 农业经济的发展 138
第一节 建国前的农业经济 139
第二节 建国后的农业经济 141
第二章 农业区域分布 160
第一节 东部沿海丘陵农林渔区 160
第二节 胶济平原农业区 162
第三节 鲁中南山地丘陵农林牧区 164
第四节 湖东鲁南平原农业区 165
第五节 南四湖东平湖农渔区 167
第六节 鲁西南平原农林牧区 168
第七节 鲁北平原农牧区 170
第八节 黄河三角洲农牧渔区 171
第三章 农业投入 174
第一节 农业资金投入 174
第二节 农用物资 186
第四章 农业生产结构 204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结构 205
第二节 主要农产品比价 213
第一节 农业净产值 218
第五章 农业经济效益 218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 221
第三节 土地产出率 224
第四节 资金收益率 229
第五节 主要农副产品生产成本及收益 230
第六章 农民收入 236
第一节 农民的纯收入及其构成 237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 244
第三节 农民生活水平 256
第四篇 种植业 266
第一章 种植业生产 266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制度 267
第二节 种植业结构 268
第三节 产量和产值 271
第二章 粮食作物 274
第一节 小麦 275
第二节 玉米 298
第三节 稻谷 320
第四节 谷子 330
第五节 甘薯 338
第六节 大豆 354
第七节 高粱 365
第八节 其它杂粮 370
第三章 经济作物 387
第一节 棉花 387
第二节 花生 420
第三节 小油料作物 442
第四节 其它经济作物 451
第四章 蔬菜 463
第一节 种植历史和分布 463
第二节 生产阶段和水平 466
第三节 种类及名优产品 470
第四节 栽培技术 479
第五节 贮藏加工和经销 493
第一节 种植历史和生产水平 497
第五章 水果 497
第二节 水果资源 503
第三节 主要名特果品 509
第四节 国营园艺场 522
第五节 果品运销和贮存 525
第六章 茶与花卉 529
第一节 茶 529
第二节 花卉 538
第一章 畜牧业发展及生产水平 558
第五篇 畜牧业 558
第一节 发展沿革 559
第二节 畜禽饲养所有制 565
第三节 畜牧业结构 569
第四节 畜产品产量与畜牧业产值 572
第二章 大家畜 580
第一节 发展历程 581
第二节 黄牛 584
第三节 水牛 597
第四节 奶牛 598
第五节 马 601
第六节 驴 605
第七节 骡 608
第三章 小家畜 610
第一节 猪 610
第二节 羊 629
第四章 家禽 646
第一节 鸡 647
第二节 鸭鹅 659
第五章 家兔 蜜蜂 水貂 663
第一节 家兔 663
第二节 蜜蜂 669
第三节 水貂 672
第六章 饲料 674
第一节 饲料资源 674
第二节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683
第三节 饲料加工调制 688
第四节 配合饲料 690
第七章 畜禽良种场与良种推广 695
第一节 良种场发展沿革 695
第二节 种畜场的体制与经营管理 698
第三节 良种畜禽推广改良 701
第八章 疫病防治 704
第一节 疫病种类与流行 705
第二节 防治措施 711
第三节 畜禽传染病 718
第四节 畜禽寄生虫病和非传染病 733
第五节 动物卫生检疫 739
第六节 中兽医 745
第九章 畜牧生产经济体制改革 751
第一节 专业化饲养的兴起 751
第二节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改革 753
第三节 县级流通体制改革 757
第四节 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