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1章城市与城市化 1
1.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
1.1.1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1
1.1.2城市的产生 3
1.1.3城市的发展和演变特点 4
1.1.4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7
1.2.2城市性质 8
1.2.1城市职能 8
1.2城市职能、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8
1.2.3城市的分类 9
1.2.4城市规模 9
1.3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 10
1.3.1城市化的涵义 10
1.3.2城市化的动力 11
1.3.3城市化的特性 12
1.3.4城市化的量度 14
1.3.6中国的城市化 15
1.3.5城市化进程 15
1.3.7城市化问题 16
第2章环境、环境科学与城市环境 19
2.1环境与环境特性 19
2.1.1环境的基本概念 19
2.1.2环境的分类 20
2.1.3环境的基本特性 21
2.2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22
2.2.1环境演化 22
2.2.2环境问题 23
2.2.3环境污染 28
2.3环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 29
2.3.1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29
2.3.2环境科学及其研究领域和主要任务 30
2.4城市环境与城市环境容量 33
2.4.1城市环境的含义与组成 33
2.4.2城市环境的基本特征 34
2.4.3城市环境问题 35
2.4.4城市环境容量 37
2.5.1 自然因素 39
2.5城市环境因素的分析 39
2.5.2社会经济因素 41
第3章城市化的物理环境效应 44
3.1城市化的气温变化 44
3.1.1城市气温的水平分布——城市热岛效应 45
3.1.2城市气温的垂直分布——逆温 50
3.2.2环境噪声的基本特征 51
3.2.3城市噪声的污染问题 51
3.2.1声音与噪声 51
3.2城市环境噪声问题 51
3.2.4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 53
3.3城市放射性污染问题 55
3.3.1放射性、分散性废物与放射性污染 55
3.3.2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56
3.3.3核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56
3.4.1电磁环境效应与电磁污染 59
3.4.2电磁污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59
3.4城市电磁环境效应 59
3.4.3电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1
第4章城市化的污染效应 64
4.1城市大气污染 64
4.1.1大气圈的结构与大气组成 64
4.1.2大气污染含义与类型 66
4.1.3大气污染物与污染源 68
4.1.4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72
4.1.5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 80
4.2.1水体与水环境 83
4.2城市水环境恶化 83
4.2.2水体污染 86
4.2.3城市化的水环境负效应 93
4.3城市固体废物污染 108
4.3.1固体废物的定义 108
4.3.2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09
4.3.3城市垃圾的来源与组成特点 111
4.3.4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 114
5.1.1生物与环境 117
第5章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117
5.1城市植被、城市动物与城市环境 117
5.1.2城市植被与城市环境 118
5.1.3城市动物与城市环境 122
5.2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26
5.2.1城市植被在生态环境中的正效应 126
5.2.2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 131
5.3城市化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33
5.3.1生态系统 133
5.3.2生态平衡 140
5.3.3生态学基本规律 141
5.3.4城市的生境特点 142
5.3.5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动物特性的改变 144
5.3.6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8
5.3.7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破坏问题 149
第6章城市化的地学效应 156
6.1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 157
6.1.1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的概念 157
6.1.2地质环境的容量与质量 160
6.1.3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162
6.2.1我国地质环境的地域特点 164
6.2我国地质环境的特点与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域差异 164
6.2.2我国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域分异 166
6.3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壤污染问题 167
6.3.1土壤与土壤污染 167
6.3.2城市化进程中土壤污染的途径 169
6.3.3土壤污染后的性质变异 170
6.3.4城市化进程中土壤污染的危害 173
6.4.1地震灾害 174
6.4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地质灾害 174
6.4.2火山活动 178
6.4.3崩塌、滑坡、泥石流 179
6.4.4地面变形灾害 183
6.4.5开挖工程灾害 189
6.4.6水土流失灾害 190
6.4.7风沙尘暴灾害 192
6.4.8海平面上升灾害 195
6.5.2地质环境变异态势分析 197
6.5城市地质环境的特点与变异态势分析 197
6.5.1地质环境变异的基本特点 197
6.5.3现代城市工程经济建设中诱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198
第7章城市化的资源消耗效应 203
7.1城市的资源消耗与输出 203
7.1.1自然资源的分类 203
7.1.2城市的资源消耗问题 204
7.2城市化地区的水资源与水资源危机 205
7.2.1水资源的概念及其分布 205
7.2.2水资源的基本特征 206
7.2.3我国的水资源 207
7.2.4城市化地区的水资源特点 208
7.2.5水资源危机 209
7.2.6城市化地区水资源利用问题 210
7.3城市化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211
7.3.1世界土地资源需求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11
7.3.2我国近20年耕地面积变化分析 213
7.3.3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 216
7.4.1 矿产资源的总体特点 217
7.4城市化地区的矿产资源消耗与环境效应 217
7.4.2世界矿产资源利用现状 218
7.4.3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 219
7.4.4未来我国矿产资源的消耗情况 221
7.4.5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 221
7.5城市化地区的能源利用与环境效应 226
7.5.1能源的分类 227
7.5.2我国能源特点 227
7.5.3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 228
7.5.4能源开发利用中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 229
7.5.5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230
第8章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235
8.1基本概念 235
8.1.1环境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 235
8.1.2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236
8.1.3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和目的 237
8.2.1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238
8.2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程序 238
8.2.2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 241
8.3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实例 243
8.3.1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43
8.3.2城市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246
8.3.3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实例 247
8.4城市环境影响评价 251
8.4.1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51
8.4.3环境影响评价类型 253
8.4.2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253
8.4.4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254
8.4.5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255
8.4.6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257
8.4.7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 257
第9章城市环境管理技术与方法 261
9.1环境管理概论 261
9.1.1环境管理与环境管理学 261
9.1.2环境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263
9.1.3环境管理的分类 264
9.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66
9.2.2 “三同时”制度 266
9.2城市环境管理制度 266
9.2.3排污收费制度 267
9.2.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267
9.2.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268
9.2.6排污许可证制度 268
9.2.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268
9.3.1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 269
9.2.8限期治理制度 269
9.3城市环境法制管理 269
9.3.2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 272
9.3.3环境法律责任与环境保护法的实施 274
9.4城市环境保护经济手段 276
9.4.1环境资源的经济特征 276
9.4.2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276
9.4.3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应用 278
9.4.4我国实施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必要性 283
9.4.5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运用的支持体系 284
9.4.6我国环境管理中经济手段的应用 286
9.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289
9.5.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建立、内容与基本做法 290
9.5.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原则与基本经验 291
9.5.3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 292
9.5.4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基本对策 294
9.6现代技术与方法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95
9.6.1 “3S”技术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95
9.6.2城市环境管理的其他信息方法 299
第10章城市环境改善与治理技术 302
10.1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与治理 302
10.1.1大气污染的危害 302
10.1.2大气污染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305
10.2城市水环境的防治与处理 309
10.2.1水体污染的危害 309
10.2.2水体的污染与自净机制 311
10.2.3控制水污染的基本途径 312
10.2.4控制水污染的技术措施 313
10.2.5水污染处理技术简述 315
10.2.6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 318
10.3城市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与处理 321
10.3.1固体废弃物堆放对环境的主要危害 321
10.3.2城市垃圾的处置方法与现状 323
10.3.3城市垃圾的回收与利用 327
10.3.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策略 332
10.4.1城市噪声干扰的防护与控制 333
10.4城市物理环境问题的防护与控制 333
10.4.2放射性污染的防护 339
10.4.3电磁污染的防治 340
10.4.4热污染的防治 341
第11章城市环境保护的策略与措施 343
11.1大力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343
11.1.1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 343
11.1.2国内外环境意识调查 344
11.1.3加强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346
11.2.2合理分布工业 348
11.2.1做好城市总体规划 348
11.2认真做好城市规划 348
11.2.3加强小城镇的发展 349
11.2.4合理组织城市交通运输 349
11.3正确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51
11.3.1城市工业区的类型与合理布置 351
11.3.2防止工业区内不同工业之间产生相互污染和迭加污染 355
11.3.3防止工业有害物对农业的影响 356
11.3.4合理设置防护地带 356
11.3.5加强工业开发区的环境保护 358
11.4加强城市文物古迹与自然风景的利用与保护 360
11.4.1文物古迹利用与保护的意义 360
11.4.2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问题 360
11.4.3保护古建筑的几种方式 361
11.4.4 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362
11.5发挥园林绿化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作用 363
11.5.1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 363
11.5.2加大城市林业的建设与发展 363
11.5.3努力恢复城市自然植被 365
11.5.4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实例分析 366
11.6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367
11.6.1城市地质工作的基本特点 367
11.6.2城市建设要处理好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368
11.6.3城市建设要考虑地质环境的容量和质量 368
11.6.4城市建设要正确认识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的干扰规律 369
11.6.5城市化地区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优化利用的实例分析 370
11.7.1资源利用方式的演化 374
11.7积极开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 374
11.7.2我国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75
11.7.3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376
11.7.4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 379
第12章城市环境建设与生态城市构筑 383
12.1城市环境规划 383
12.1.1城市环境规划的概念 384
12.1.2城市环境规划的原则与任务 384
12.1.3城市环境规划的类型与内容 386
12.2.1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389
12.2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389
12.2.2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 390
12.3生态城市的含义与特征 393
12.3.1生态城市的由来与含义 393
12.3.2生态化社会和生态城市的特征 395
12.4生态城市创建标准与目标系统 396
12.4.1社会生态标准:文明 396
12.4.3自然生态标准:和谐 397
12.4.2经济生态标准:高效 397
12.5生态城市的创建策略 398
12.5.1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398
12.5.2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398
第13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02
13.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其基本内涵 402
13.1.1发展与环境 402
13.1.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403
13.1.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404
13.1.4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405
13.1.5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406
13.2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与政策选择 407
13.2.1城市化的基本发展趋势 407
13.2.2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408
13.3可持续发展城市及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原则 409
13.3.1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内涵 409
13.3.2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原则 410
13.4城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411
13.4.1 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的历史回顾 411
13.4.2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412
13.4.3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413
13.5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其调控 415
13.5.1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415
13.5.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417
13.5.3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9
13.5.4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21
附录 426
一、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426
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Web网址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