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古韵今韵荟萃 1
第二节 《七音韵》考索 7
第三节 入声韵的韵母变化 18
第四节 字母韵不等于韵母 23
第五节 ?、?、?的产生 27
第六节 清浊分韵现象 35
第七节 韵书的传承 38
附注 41
第二章 《礼部韵略》考 45
第一节 关于《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45
第二节 《礼部韵略》的来源问题 47
第三节 韵部名称及独用通用例 48
第四节 某些小韵的归部 51
第五节 小韵和韵字数目及其排列次第一 53
第六节 关于反切 64
第七节 关于注释 70
第八节 《礼部韵略》是《集韵》未定稿的简缩 73
第九节 景祐《韵略》与景德《韵略》无传承关系 74
第十节 《韵略条式》《押韵释疑》及其他 77
第十一节 韵字的增补 81
第十二节 《古今韵会举要》的失误(上) 90
第十三节 《古今韵会举要》的失误(下) 94
附注 111
第三章 景德《韵略》与《新刊韵略》 114
第一节 王文郁《新刊韵略》 114
第二节 韵部名称及独用同用例 117
第三节 小韵、韵字数目及其排列次第 120
第四节 关于反切 128
第五节 关于注释 130
第六节 《新刊韵略》是景德《韵略》的改并与增补 131
附注 133
第一节 “平水韵增”与《古今韵会举要》的失误 134
第四章 《平水韵》考辨—— 134
第二节 两种《平水韵》 140
第三节 刘、王二书的比校 141
第四节 《平水韵》不避两宋庙讳,刘渊不是南宋人 151
第五节 刘书是王书的刻本,与《礼部韵略》无传承关系 153
附注 157
第五章 关于《蒙古字韵》 159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韵书 159
第二节 《蒙古字韵》与《平水韵》 161
第三节 朱宗文增加字 166
第四节 《蒙古安韵》韵字刊误 168
第五节 《蒙古字韵》补阙 185
第六节 《蒙古字韵总括变化之图》试析 189
第七节 《蒙古韵略》与《四声通解》 192
第八节 《蒙古韵略》即《蒙古字韵》 195
附注 208
第一节 《礼部韵略七音三十六母通攷》的原始小韵 210
第六章 《礼部韵略七音三十六母通攷》的几个问题 210
第二节 《礼部韵略七音三十六母通攷》校订 212
第三节 字母、字母韵配合表 220
第四节 《礼部韵略七音三十六母通攷》与《蒙古字韵》、《古今韵会举要》的音类差异 244
附注 256
第七章 毛氏父子的贡献 258
第一节 毛氏父子生平及《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的体例 258
第二节 反切的改易 261
第三节 小韵的合并 265
第四节 韵字、小韵的增补 269
第五节 案语选读 276
第六节 注释举例 280
第七节 “毛氏韵增”与《古今韵会举要》的失误 284
第八节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的价值 289
附注 292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294
附录二 历史年表 298
附录三 地理示意图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