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Being的汉译困难与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异 1
第一节 Being在汉语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1
第二节 Being应当译之为“是”的基本依据 14
第三节 是与是者、名词之是与动词之是 22
第四节 “是”的译法事关对整个西方哲学的理解 30
第五节 从“是”的角度回看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异 47
第二章 系词“是”的诸种哲学和形而上学意义 55
第一节 中文“是”也有西文to be的那些哲学意义 55
第二节 “有”与“是”的差异 62
第三节 “存在”=“X是”,但“X是”≠“X存在” 69
第四节 “实体”=“S是”,“第一实体”=“这是” 81
第五节 “本质”=“是什么”或“是其所是” 97
第六节 “本体”非“是”莫属 113
第三章 中国哲学家接受和理解西方是论的方式 124
第一节 “是”与金岳霖道论中的“道” 124
第二节 “是”与冯友兰新理学之“理” 133
第三节 “是”与心性学家的“心” 144
第四节 “是”与唯物论者的“物” 162
第五节 教西方哲学说汉语,让西方哲学中国化 168
第四章 “是”的二重性含义与哲学和科学的区分 182
第一节 “是”的行为贯穿在人的一切活动中 182
第二节 凡物莫不为是者,不是者等于无 192
第三节 是者之是:人同世界的对象性关系 196
第四节 是和是者的区分:“是本身”和“是什么” 205
第五节 哲学(本体论)问题:是者为什么是? 210
第六节 哲学与一般科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 217
第五章 是的问题:从“是什么”到“如何是” 229
第一节 是本身等于什么也不是的无 229
第二节 传统本体论的历史地位和理论困境 237
第三节 是的问题方式:是本身怎么是? 248
第四节 “是什么”与“怎么是”的对比 254
第五节 现代本体论:即本体,即方法 260
第六节 否定本体论:自由和价值的起源 273
第六章 是的哲学用法和哲学命题结构 295
第一节 系词“是”的普通用法和哲学用法 295
第二节 “是”的哲学用法优于其存在理解 300
第三节 对哲学命题“甲是”的意义诠释 305
第四节 同一命题“甲是甲”的哲学意义 311
第五节 哲学命题的结构:“甲如何是甲” 316
第七章 从“它是”到“我是”的主体性转向 323
第一节 “它是”与“我是”的来源和意义 323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和斯宾诺莎的“实体” 325
第三节 康德的“物自体”和“先验对象” 329
第四节 笛卡儿的“我是”和主体性转向 332
第五节 康德的“我自体”和“先验自我” 336
第六节 费希特的“我是”和“自我意识” 339
第八章 黑格尔的思辨是学——辩证本体论 343
第一节 “绝对”即是我们日用而不自知的“是” 343
第二节 命题的辩证运动:主词“发展出”宾词 348
第三节 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的过程 352
第四节 否定性辩证法:“是”的充实化和对象化 354
第五节 概念的自行展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357
第六节 真理和方法:是者是其所是的过程和方式 359
第九章 对马克思感性存在论的几点论证 361
主要参考文献 375
附录: 381
一、汪子嵩先生给作者的书信一封 381
二、王太庆先生给作者的书信一封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