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医家小传 1
专病论治 7
胃脘痛 7
一、重运化,振元气,为治脾胃病的主原则 7
二、胃痛致他脏病,从“土”论治,治有活力 10
三、从他脏论治胃脘痛,治痛之源 14
四、脏气、经气同出一源,胃脘痛治当互用 19
五、以升为主,调理中焦气机,以治胃脘痛 24
六、胃脘痛,病机不变,治宜守法待成 31
七、难治性的胃脘痛,治宜综合调理 34
泄泻、便秘 38
一、外邪客于肠胃,先疏外邪,再调理肠胃 41
二、肠道慢性疾患,善伍活血化瘀药 43
三、以升助降,治便秘有效 46
淋、癃病证 49
一、治法谨严,治老人尿闭简便方 49
二、辨证用药,加三七粉、琥珀粉治血淋 51
眩晕、失眠、头痛、精神失常 54
一、升脾胃清阳,降肝肾虚火,以治眩晕 55
二、健升脾气,潜纳浮阳,以治失眠、头痛 66
三、狂乱证,当分外感内伤,治各不同 73
外感高热 80
一、证在疑似间,慎思取舍是关键 80
二、男女老幼,外感发热,证治各有特点 90
一、健运脾胃、滋补肝肾,以治气血虚亏闭经 96
月经、带下病 96
二、健脾升清、益肾固涩,以治白带病 100
诊余漫话 103
脾胃学说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103
试论麦芽与元气、胃气之间的关系 115
对《阴阳应象大论》中一段文字的见解 118
漫谈医易同源 120
阴阳五行学说的精神实质 122
三焦之我见 124
营卫循行值得研究 126
望舌按脉知病的粗浅认识 130
中医学的保健学说 133
我的保健方法 141
老年人脾胃的调养 143
治学之道在于学“问” 148
谈谈学习方剂的体会 154
外感发热的病机探讨 168
治阳虚挟湿痼疾 173
月经病的辨证规律和选方用药方法 174
妙用三七 181
仙鹤草可发表退热 183
临证必须详慎 184
带下伤津两足痿软 185
独树一帜的陈修园普及医学之特色 186
年谱 189
附录:赵棻教授的脾胃运化新诠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