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导论 1
第一节 主要理论问题 2
一、对比与比较 2
二、组合与聚合 4
三、有限与无限 8
四、构句情境要素、句子成分和语义成分 14
五、句子的长度问题 15
六、句子的结构模型和语义模型 16
1.情境、句法搭配能力和交际意图 17
2.俄语句子结构模式问题 19
七、符号化的描述 26
八、词法单位与句法单位:可切分与不可切分 27
九、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矛盾:最小与最佳 28
十、句法切分和实义切分与信息交际 29
1.主位和述位与句子成分 29
2.已知(данное,известное)、新知及未知(новое,неизвестное)与主位和述位 32
3.话题与焦点 36
4.建构模型与交际目的 39
十一、情景模型的语用价值 40
十二、显性成分与隐性成分 41
十三、动词配价与语义要素 42
1.俄汉语中的动词配价与语义要素问题 42
2.俄、汉语动词的题元参数 48
(1)一元结构[V+(X1)N2+(X2)N2] 49
(2)二元结构[V+(X1)N2+(X2)N2] 50
(3)三元结构[V+N1+X1N2+X2N3] 57
十四、句法单位、语义单位和功能单位 58
十五、否定与语句建构 59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 60
一、研究视角 60
1.宏观与微观 60
2.句法结构与交际功能 61
3.建构模型与交际变式 63
二、研究方法——双向对比法 66
第二章俄汉语词组合与构句 68
第一节 词组合中的逻辑语义关系 68
一、汉语偏正结构中逻辑语义关系的俄语表达 70
二、汉语连动结构中逻辑语义关系的俄语表达 90
三、汉语兼语结构中逻辑语义关系的俄语表达 103
第二节 单一情境句 114
一、单要素句 129
1.S(主体)要素句 130
2.V(行为或状态)要素句 132
3.O(客体)要素句 133
二、双要素句 137
1.S+P<+V1>(主体+行为) 137
2.S+P1<-V>(主体+状态或存在) 142
3.S+P2(主体+性质、特征) 144
4.S+P3/V2(主体+数量) 149
5.S+P4/V3(主体〈受事主体〉+情状或感受) 157
6.(S)P5+V(〈主体〉该或不该+行为) 159
三、三要素句(SVO) 161
1.客体题元 162
2.被动意义的形态标记 166
四、单一情境句结构要素的语用价值 170
第三节 情境关系句 172
一、情境与情境之间的关系 176
二、情境关系的层次 189
三、情境关系的类别 190
1.并列关系 195
2.连贯关系 203
3.递进关系 205
4.选择关系 210
5.总分关系 213
6.解证关系 216
7.时空关系 220
8.因果关系 232
9.条件关系 242
10.目的关系 246
11.广义让步关系 249
12.广义比较(对比)关系 254
第三章句子的交际变式 260
第一节 制约句子变形的因素和句中信息要素的处理 261
一、制约句子变形的因素 264
1.逻辑因素 264
2.语法结构因素 268
3.修辞(语体)因素 270
二、句中信息要素的处理 271
1.省略 271
4.上下文和语境 271
2.代换 276
3.重复 287
4.简缩 291
5.移位 312
第二节 非词序变式——焦点变式 314
第三节 俄、汉语词序基本式与功能变式的等值对应 320
一、词序基本式 320
(一)词组合中词序基本式 320
(二)句中词序基本式 331
1.俄语句中词序基本式 337
2.汉语句中词序基本式 344
(1)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344
(2)前状后补 346
(3)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 347
(4)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 349
(5)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 353
二、词组合与句子词序功能变式的等值对应 356
(一)俄、汉语词组合词序功能变式的等值对应 356
1.状心词序变式 358
2.述宾词序变式 360
3.连动式、兼语式词序变式 362
(二)俄、汉语句子词序交际(功能)变式的等值对应 365
1.焦点、逻辑重音与词序 365
2.俄、汉语句子词序功能变式的等值对应 378
三、句子实义切分的认知标记与适用文本 398
参考文献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