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哲学诞生,天命主宰 1
第一节 天命论产生的远古时代 2
第二节 三代天命论基本内容 4
第三节 天命论产生的历史意义 6
第四节 天命论的发展衍变 8
第五节 天命论影响久远 15
第二章 孔孟学派仁义首创 24
第一节 至圣孔子的理论构筑 24
第二节 性善修身的思想重组 33
第三节 诚敬中庸的价值向度 42
第三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0
第一节 老子的突破和超越 52
第二节 人生哲理的凸现 65
第三节 黄老哲学的政治实践 82
第四节 汉代道家学说的演变 104
第四章 独尊儒术 奠定汉魂 116
第一节 惟董仲舒明于春秋公羊学 116
第二节 天人三策 董学标志 119
第三节 大一统论与凝聚力 126
第四节 汉代经学 华夏特色 130
第五章 寓创造于模仿的《法言》 136
第一节 广评诸子归宗孔门 136
第二节 性善恶 混修身为本 142
第三节 为政以德 道有因革 147
第四节 天道无为 生死自然 154
第五节 礼义立世 明哲保身 160
第六章 敢与儒佛分庭抗礼 167
第一节 道教思潮应运而生 167
第二节 早期道教的创世神学 169
第三节 隋唐道教的重玄哲学 177
第四节 内丹道与全真派哲学思想 186
第五节 道教符篆派的咒术哲学 198
第七章 糅合儒道的玄学 210
第一节 信念危机与玄学的产生 211
第二节 以道绌儒到糅合儒道 214
第三节 玄学火花,五颜六色 218
第四节 玄学是非,后世评价 233
第八章 印度佛教的中国化 241
第一节 印度佛教 241
第二节 佛教中国化 243
第三节 佛教宗派哲学思想 245
第九章 隋唐儒学的困境 258
第一节 申周孔、续六经的王通 258
第二节 贬斥佛老 扶树教道 270
第三节 辟佛尊儒 复性成圣 283
第四节 三教争立与隋唐儒教 301
第一节 宋明哲学的心智取向 312
第十章 濂溪学派心性奠基 312
第二节 心性学说的和合建构 316
第三节 心智本体的象数观照 333
第十一章 伊洛学派自家体贴 346
第一节 天理范畴的逻辑结构 346
第二节 二程差异:仁心器用与德性道体 368
第三节 关洛分别:太虚之气与天命之理 376
第十二章 朱子学派系统集成 382
第一节 理气之序 383
第二节 心性之间 399
第三节 天人之际 414
第十三章 象山学派独辟蹊径 424
第一节 剥落心病明本心 425
第二节 此心此理不容二 432
第三节 朱陆同归而殊途 438
第十四章 阳明学派别开生面 449
第一节 明代心学的承接开启 450
第二节 心学思想的理论结晶 457
第三节 王门后学的分化解体 472
第十五章 蕺山学派心气理的融合 480
第一节 刘宗周哲学的逻辑结构 480
第二节 刘宗周的心性一体论 489
第三节 黄宗羲心为万殊之本 499
第四节 陈确的道体无穷尽论 508
第五节 蕺山学派的传播及影响 516
第十六章 近代改革派的哲学” 523
第一节 近代中国改革思潮的兴起 524
第二节 龚自珍天地众人自造论 531
第三节 魏源身在心中的思想 538
第四节 曾国藩的格物诚意 545
第五节 张之洞的尊天崇命 553
第十七章 戊戌变法派的哲学 559
第一节 前期改革思潮与变法运动的兴起 560
第二节 康有为人为天地之心论 563
第三节 严复以心亲物的思想 569
第四节 谭嗣同仁为天地之源论 575
第五节 梁启超境由心造论 582
第十八章 辛亥革命派的哲学 590
第一节 改良运动的失败与革命思潮的兴起 591
第二节 唐才常物皆具脑气论 593
第三节 章炳麟的宇宙本非实有论 597
第四节 孙中山生元有灵论 608
第十九章 现代新儒家的道德形上学 616
第一节 形上学的道德化与道德的形上化 616
第二节 形上学绝对与绝对形上学 623
第三节 道德形上学与实践的脱离 631
第四节 哲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丧失 639
后记 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