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与机能 5
一、昆虫纲的概述 5
二、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7
(一)昆虫的头部 7
(二)昆虫的胸部 16
(三)昆虫的腹部 22
(四)昆虫的体壁 23
一、体腔与内部器官的位置 27
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解剖及其生理 27
二、肌肉 28
三、消化系统 29
消化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29
食物的消化 30
消化作用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31
四、呼吸系统 31
气管系统 31
呼吸生理 33
呼吸作用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33
五、循环系统 34
六、排泄系统 36
七、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 37
(一)神经系统 37
(二)感觉器官 38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39
(三)昆虫的行为 40
八、生殖系统 43
第三章 昆虫的生物学 45
一、昆虫的繁殖方法 45
卵的构造与类型 46
二、昆虫的发育与变态 46
胚后发育 47
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 47
不完全变态的变异 48
完全变态幼虫的类型 49
蛹及其类型 50
变态时的内部变化 51
三、成虫期生物学 52
昆虫的世代与生活史 54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学 56
一、昆虫的分类系统 57
二、森林昆虫主要目及其所属科的概述 58
(一)直翅目 59
蝗科 59
蟋蟀科 59
螽斯科 59
蝼蛄科 60
(二)等翅目 61
(三)半翅目 61
(四)同翅目 62
猎蝽科 62
网蝽科 62
绿蝽科 62
蝽科 62
蝉科 64
叶蝉科 64
光蝉科 64
沫蝉科 65
蚜虫科 65
木虱科 67
介壳虫科 67
(五)鞘翅目 68
步行虫科 69
虎?科 70
瓢?科 70
叶?科 71
隐翅虫科 72
阎魔虫科 72
郭公虫科 72
芫菁科 72
金龟?科 72
天牛科 74
吉丁虫科 74
叩头虫科 74
小蠹虫科 75
象鼻虫科 76
长蠹科 76
番死虫科 77
(六)鳞翅目 77
凤蝶科 81
粉蝶科 83
蛱蝶科 83
枯叶蛾科 84
斑蛾科 84
卷叶蛾科 84
?蛾科 84
毒蛾科 86
夜蛾科 86
天社蛾科 87
尺蠖蛾科 87
天蚕蛾科 88
灯蛾科 88
刺蛾科 88
天蛾科 88
透翅蛾科 89
木蠹蛾科 89
袋蛾科 90
(七)膜翅目 90
树蜂科 90
叶蜂科 90
茎蜂科 92
姬蜂科 92
小茧蜂科 92
小蜂科 92
跳小蜂科 93
黑卵蜂科 94
瘿蜂科 94
(八)双翅目 94
瘿蚊科 95
花蝇科 95
寄生蝇科 96
第五章 植食性螨类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的概述 97
一、螨类形态一般特征 97
二、螨类的生物学特性 98
三、植食性螨类主要科的特征 99
第六章 森林昆虫生态学 100
一、气象因子 101
(一)温度 101
(二)湿度 105
(三)温湿度对昆虫的综合影响 106
(四)光对昆虫的影响 108
(五)风对昆虫的影响 109
二、土壤因子 109
三、生物因子 110
(一)昆虫的食物 110
(二)树木的抗虫性 112
(三)林分状况与昆虫的关系 113
四、人类的经济活动对森林昆虫区系的影响 114
(四)昆虫的天敌 114
第七章 森林害虫的调查及预测 116
一、森林昆虫的调查 116
(一)外业工作 116
踏查 116
详细调查 118
(二)内业工作 125
二、森林害虫的大发生 126
(一)预测预报的内容 127
三、森林害虫的预测 127
(二)森林害虫大发生的预测 128
第八章 森林害虫的防治法 131
一、林业防治法 132
(一)苗圃经营 133
(二)造林 133
(三)育林 134
(四)主伐利用 135
二、生物防治法 135
(一)致病微生物的利用 136
(二)捕食性及寄生性昆虫的利用 137
(三)鸟类及其他食虫性动物的利用 139
三、物理机械防治法 140
(一)捕杀 140
(二)诱杀 140
(三)胶环法 142
(四)高温法处理 142
(五)生物物理学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143
四、化学防治法 144
(一)药剂的使用方法 145
(二)杀虫药剂的分类 147
(四)防治森林害虫的土农药 148
(三)使用化学药剂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48
五、植物检疫 149
(一)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149
(二)植物检疫的内容 150
第九章 苗圃地下害虫及其防治 151
金龟子类 151
朝鲜黑金龟子 153
天鹅绒龟金子 155
铜绿金龟子 156
红脚绿金龟子 156
茶色金龟子 157
白纹铜色金龟子 159
金龟子类防治方法 160
蝼蛄类(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台湾蝼蛄) 162
地老虎类(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 164
金针虫类(钩金针虫、细胸金针虫) 169
蟋蟀类(油葫芦、大蟋蟀) 172
种蝇 174
大灰象鼻虫 176
(一)针叶树木球果及种子害虫 178
落叶松花蝇 178
一、果实和种子害虫 178
第十章 用材林害虫及其防治 178
球果卷叶蛾 180
樟子松球果象鼻虫 180
(二)阔叶树果实种子害虫 183
橡实象鼻虫 183
刺槐荚螟 186
刺槐种子麦蛾 188
二、食叶害虫及其防治 189
马尾松毛虫 191
松毛虫类 191
油松毛虫 202
落叶松毛虫 207
柳杉毛虫 210
落叶松鞘蛾 212
松针卷叶蛾 215
侧柏毒蛾 217
落叶松叶蜂 218
松黄叶蜂 220
松针毒蛾 221
舞毒蛾 223
天幕毛虫 226
木橑尺蠖 228
杨树天社蛾 231
双尾天社蛾 236
栎树天社蛾 237
栎褐天社蛾 239
榆紫金花虫 240
榆蓝金花虫 244
花布灯蛾 246
椿皮灯蛾 248
黄刺蛾 249
青刺蛾 250
褐刺蛾 251
刺槐天蛾 251
柳天蛾 253
三、嫩枝幼干害虫及其防治 254
松梢螟 254
球果螟 255
松梢小卷叶蛾 256
青杨天牛 258
白杨透翅蛾 259
黄斑椿象 261
松干介壳虫 262
扁平球坚介壳虫 265
刺槐蚜虫 266
栎大蚜虫 267
梧桐木虱 267
蚱蝉 269
斑衣蜡蝉 270
四、蛀干害虫及其防治 271
小蠹虫类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 271
云杉八齿小蠹虫 277
松十二齿小蠹虫 279
松六齿小蠹虫 281
松横坑切梢小蠹虫 282
松纵坑切梢小蠹虫 284
马尾松梢小蠹虫 286
白桦黑小蠹虫 287
天牛类 289
云杉大黑天牛 291
松褐天牛 294
松皮天牛 295
双条杉天牛 296
星天牛 298
光肩星天牛 300
云斑天牛 302
桑天牛 304
桃红胫天牛 305
薄翅锯天牛 306
西伯利亚吉丁虫 308
松白星象鼻虫 309
冷杉大树蜂 310
柳干木蠹蛾 311
芳香木蠹蛾 313
五、木材害虫及其防治 314
白蚁(螱)类 314
白蚁的类型 314
白蚁的共同习性 315
严重为害的几种白蚁概述 315
白蚁的防治方法 317
六、竹类害虫及其防治 318
竹蝗类 318
黄脊竹蝗 318
竹蝗防治方法 324
青脊竹蝗 324
竹象鼻虫 327
竹笋夜蛾 330
竹长蠹虫 332
第十一章 特用经济林害虫及其防治 335
一、油茶害虫 335
油茶毒蛾 335
油茶尺蠖 341
二、油桐害虫 343
油桐尺蠖 343
乌桕毒蛾 346
三、乌桕害虫 346
乌桕卷叶蛾 351
四、漆树害虫 354
漆树金花虫 354
五、茶树害虫 355
茶蚕 356
茶避债蛾 358
六、桑树害虫 361
桑蟥 361
桑尺蠖 363
桑野蚕 365
七、其他特用经济林害虫 366
核桃举肢蛾 366
沙枣尺蠖 368
八角尺蠖 369
第十二章 果树害虫及其防治 372
一、苹果害虫 372
食心虫类 372
苹果卷叶虫类 379
红蜘蛛类 382
苹果蚜虫类 387
苹果天社蛾 389
二、梨树害虫 392
梨星毛虫 392
梨茎蜂 394
朝鲜梨果象? 395
三、桃树害虫 397
桃蠹螟 397
球坚介壳虫 399
桃蚜 400
小绿叶蝉 401
四、柑桔害虫 402
吹绵介壳虫 402
恶性叶? 404
柑桔锈壁虱 406
五、其他果树害虫 407
柿蒂虫 407
枣尺蠖 408
枇把黄毛虫 410
第十三章 主要农作物害虫及其防治 412
小麦吸浆虫 412
麦蜘蛛 415
飞蝗 417
粘虫 421
斜纹夜蛾 424
玉米螟 426
水稻螟蛾 428
第十四章 森林昆虫的利用 433
一、工艺益虫 433
天蚕 433
柞蚕 435
白蜡虫 436
紫胶虫 439
五倍子蚜虫 441
二、害虫的综合利用 444
虫体的食用加工 444
虫体提油 445
蛹渣提取蛋白质 445
虫茧缫丝 446
沤制虫肥 447
第十五章 森林昆虫的研究和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 448
一、森林害虫研究的方法 448
二、森林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