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引 言传统形而上学与当代社会之冲突中的黑格尔 1
第一章上帝之死与哲学的失神祛魅 16
第一节黑格尔对本体论证明的祛魅与神化 17
一、黑格尔对神学实证性的批判与对宗教生活的神秘观念 18
二、黑格尔对安瑟尔谟证明的改造与应用 22
三、黑格尔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性质的批判与反省 27
第四节经验的畏惧与聆听 1 34
第二节黑格尔“苦恼意识”与“上帝之死” 35
一、苦恼意识与上帝之死 37
二、黑格尔对苦恼意识的解构与超越 41
三、黑格尔超越苦恼意识的苦恼 46
第三节尼采与“上帝之死”及其反拨 50
一、上帝死于没有和解的矛盾对立的虚无之中 52
二、上帝之死与虚无主义之命运 54
三、尼采的使命:向虚无献祭上帝 57
四、尼采对虚无之虚无的迷失 60
五、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迷失的反拨 63
第二节对“理性的颠倒”的“颠倒” 1 64
六、关于虚无主义的思考 67
第四节终极关怀的新方向及其意义 73
一、从永恒的无限者下凡到终有一死的有限者 74
二、人栖居于天地神人四重整体 77
三、在栖居中,终有一死者不再无家可归 79
第二章绝对确定性的终结与转换 83
第一节黑格尔对真理性的设定及其意义 84
一、意识确定性的难题及其批判 85
二、真理性:孕育可能性的确信(确定性) 91
三、意识的本性通过真理性的运动得以绽放 98
第二节意识确定性的终结及其走向 103
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绝对确定性的终结与转向 104
二、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对意识确定性的批判及其朝向 109
三、从意识确定性到交往合理性 114
第三节认识与对象的陷阱及其出走 118
一、认识与对象的陷阱与摆脱:对知生形而上学的揭露和批判 120
二、对“认识与对象陷阱”的消解与“黑格尔的语境”的形成 123
三、胡塞尔对陷阱的悬置与海德格尔的出走 127
四、关于“黑格尔的语境出走”的启示 132
一、黑格尔对“经验”概念的道说与遗忘 135
二、黑格尔对意识本性的经验及其畏惧 138
三、海德格尔对经验的原始回声的聆听及其意义 141
第三章理性的颠倒与哲学大道 147
第一节逻辑本体还是生存本体 148
一、理性的实体化与逻辑本体 149
二、生存本体的反抗与崛起 152
三、生命的逻辑:面向生活世界 159
一、“黑格尔的哲学是颠倒了的世界”如是说 165
二、从“语言颠倒意谓为共相”到应合于大道(Ereignis)的道说 168
三、从“反思的对象化”到“投身到本有(Ereignis,大道)之中” 173
四、从无限到有限,从绝对(的神)到人 180
第三节走出辩证法绝对同一性的阴影 184
一、理性的第一原则与辩证法的绝对同一性 185
二、辩证法绝对同一性魔法的圈套、陷阱 188
三、辩证法绝对同一性魔法批判及其出走 194
第四节 “这是什么——哲学” 197
一、“问题本身就是一条道路!” 198
二、“有一种思想,它超出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分别之外” 200
三、“哲学就是响应于存在者之存在” 203
四、“什么是哲学?” 207
第四章先验与经验之争:从哲学到非哲学 211
第一节黑格尔对先验与经验的对立统一的解读 214
一、黑格尔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批判 214
二、黑格尔的经验(运动)与先验(逻辑)的辩证法 217
三、黑格尔的贡献与局限 219
第二节走出先验与经验之争的陷阱 221
一、先验与经验之争的实质及其变更 222
二、先验与经验之争陷阱的构成及危害 224
三、走出思想陷阱的关键及其意义 227
一、哲学与非哲学 233
第三节哲学的终结与转向 233
二、认识与兴趣 247
三、哲学的朝向及其分合问题 248
第四节从哲学到社会学的演进及意义 250
一、从目的论行动到交往理性 251
二、交往理性的提出及其意义 256
三、从哲学到社会学的演进:先验与经验的辩证法 260
结束语黑格尔哲学的活的东西与死的东西 265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