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第一编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1
第一章 汉代的书法理论 1
第一节 扬雄的“心画”说 2
第二节 许慎的“象形”说 5
第三节 崔瑗的《草书势》 9
第四节 赵壹的《非草书》 13
第五节 汉代书论的集大成者:蔡邕 17
第二章 魏晋的书法理论 25
第一节 锺繇的“用笔”与“流美”论 26
第二节 西晋的书势论 29
第三节 王羲之的前驱:卫铄与王廙 36
第四节 王羲之的书法美学思想 43
第三章 南北朝的书法理论 50
第一节 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 52
第二节 虞龢的论二王书法 55
第三节 王僧虔的书法创作论 58
第四节 萧衍及其臣僚的书论 64
第五节 庾肩吾的《书品》 70
第六节 庾元威的“得法”、“得体”论 74
第七节 北朝的书论:王愔、江式、颜之推 77
第二编 隋唐五代时期 85
第一章 隋与初唐的书法理论 85
第一节 隋代书论的代表:智永、智果 87
第二节 唐人尚法的典型:欧阳询 92
第三节 王羲之的继承者:李世民与虞世南 95
第四节 李嗣真的提倡“逸品” 103
第五节 孙过庭《书谱》 107
第二章 盛唐的书法理论 125
第一节 盛唐气象的代表:张怀瓘 127
第二节 道家崇尚自然的体现:《述书赋》 142
第三节 意象的崇拜者:李阳冰、张旭、蔡希综 147
第四节 清真与瘦硬:李白、杜甫的书论 153
第三章 中唐的书法理论 158
第一节 雄媚与务实:徐浩、颜真卿的书论 160
第二节 狂逸个性的表现:怀素及其他 163
第三节 笔法论的代表:李华、徐?、韩方明 166
第四节 儒家入世精神的代表:韩愈 170
第五节 对于书法地位的再认识:刘禹锡与柳宗元 174
第四章 晚唐五代的书法理论 179
第一节 张彦远的书画同体论 180
第二节 笔法论的延续:林蕴、卢携、陆希声、李煜 184
?光、吴融 189
第三节 禅意识的渗透:贯休、亚栖、 189
第四节 徘徊于儒佛之间:司空图 196
第五节 晚唐的书体论:唐玄度、韦续 200
第三编 宋元时期 205
第一章 北宋的书法理论 205
第一节 学书为乐与嗜古尚法:欧阳修的书论 207
第二节 蔡襄以“神气”为核心的论书主张 215
第三节 人本思想的体现:朱长文及其《续书断》 218
第四节 道家艺术观的体现:苏轼书论 223
第五节 黄庭坚的以禅论书 236
第六节 米芾的“真趣”论 247
第七节 苏门的书论:晁补之、秦观、张耒 257
第八节 李之仪的“神遇”论 262
第九节 黄伯思的尚古守法论 264
第十节 董逌的笔意论 268
第十一节 《宣和书谱》的书论思想 272
第二章 南宋的书法理论 280
第一节 赵构的趣味说 281
第二节 南宋理学家的书论:朱熹、张栻、魏了翁 284
第三节 陈槱的“神气”论 291
第四节 姜夔的《续书谱》 293
第五节 第一部系统的书法史:陈思的《书小史》 298
第六节 “心画”说的再现:岳珂的书论 302
第七节 赵孟坚的宗唐说 306
第三章 元代的书法理论 311
第一节 赵孟頫的崇尚魏晋 312
第二节 重法的祈尚:韩性、袁桷、虞集 317
第三节 《衍极》的书论思想 323
第四节 陈绎曾的以法求变论 328
第一章 明代前中期的书法理论 333
第四编 明清时期 333
第一节 《书史会要》的书论思想 335
第二节 解缙的“工夫精熟”论 339
第三节 绳墨中之逸趣:祝允明、文征明的书论 342
第四节 丰坊的《书诀》 351
第五节 风韵与婉媚:杨慎的书法美学 353
第六节 何良俊的以晋法为本 357
第七节 徐渭的“媚胜”说 362
第八节 王世贞的标举“古雅” 365
第九节 孙鑛的“天趣”论 370
第十节 《书法雅言》的中和思想 375
第十一节 汤临初的“形势论” 382
第二章 晚明的书法理论 389
第一节 巧妙与古淡:董其昌的书法美学 391
第二节 赵宦光的《寒山帚谈》 401
第三节 李日华的“性灵”说 413
第四节 黄道周的书品论 419
第五节 《石墨镌华》与《金石史》 421
第三章 清初的书法理论 426
第一节 宋曹的“布置”与“神采”论 428
第二节 孙承泽的《庚子销夏记》 430
第三节 冯班的“本领”说 434
第四节 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 439
第五节 笪重光的《书筏》 444
第六节 汉隶的重新认识:顾炎武、王宏撰、朱彝尊,万经 447
第七节 姜宸英的“神明”说 453
第四章 康熙、乾隆时代的书法理论 459
第一节 北朝古法的再发现:陈奕禧、何焯 462
第二节 王澍的书法理论 467
第三节 蒋衡、蒋骥的书论 477
第四节 对董其昌书法的崇拜:张照的书论 479
第五节 传统的叛逆者:郑板桥 484
第六节 梁同书的“不似而似”论 488
第七节 程瑶田的阴阳虚实论 492
第八节 王文治的“品韵”论 496
第九节 翁方纲的唐人楷书论 503
第十节 梁?的论执笔法 514
第十一节 汉学风气下对书史的再认识:钱泳的书论 518
第十二节 杨凝式之再发现:吴德旋的书论 521
第五章 晚清的书法理论 525
第一节 阮元的南北书派论 527
第二节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533
第三节 刘熙载的《书概》 545
第四节 周星莲与朱和羹 553
第五节 沈曾植之融合南北书派 557
第六节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