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夏滟洲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674950
  • 页数:346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写在前面 1

第一章 近世音乐的开端 3

概述 3

第一节 前景——旧根萌生新芽 5

一、传统音乐的源与流 5

(一)民族器乐 6

(二)戏曲音乐 10

(三)说唱音乐 14

(四)民歌与民间歌舞 16

二、音乐与音响 18

(一)记谱法的发展 19

(二)中国音乐艺术的行为特征 23

一、利玛窦与中西音乐交流 26

第二节 西洋音乐文化的初步传入 26

二、入清以来欧洲乐理知识的输入 28

第二章 学堂乐歌时代 33

概述 33

第一节 学堂乐歌的勃兴 34

一、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 35

二、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 37

(一)沈心工 37

(二)曾志忞 39

(三)李叔同 40

(四)其他 42

三、学堂乐歌的文化意义 43

(一)学堂乐歌的歌词创作 43

(二)学堂乐歌的音乐来源 45

(三)学堂乐歌的历史贡献 48

一、乐歌教育的理想与实践 50

第二节 近代新音乐的启蒙 50

二、音乐教材的最初积累 54

第三节 西洋音乐表演形式的建立 57

一、西洋乐器的传播 58

二、西洋音乐演出活动的盛行 61

三、西洋音乐表演艺术给中国的影响 63

第四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资料介绍 65

一、文献评注 67

二、建议聆听曲目 71

第三章 “五四”精神影响下的新兴音乐文化概述 72

第一节 学堂乐歌的流播 73

一、革命的歌声 74

二、音乐普及活动全面开展 77

第二节 音乐教育的发展 79

一、“五四”时期的音乐社团 79

二、音乐教育事业的进程 81

三、音乐教材的逐步完善 89

第三节 传统音乐衍进新趋势 91

一、新的乐种形式 91

(一)民族器乐 91

(二)说唱音乐 98

(三)戏曲音乐 102

(四)民歌、城市小调与民间歌舞 107

二、传统音乐发展的新特点 109

(一)发展的新特点 110

(二)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特征 111

第四节 全新的创作 113

一、声乐创作 114

(一)独唱歌曲 114

(二)多声部声乐作品 119

二、器乐创作 120

(一)中国乐器 121

(二)西洋乐器 126

三、音乐与戏剧的结合 131

(一)黎锦晖在中国首创儿童歌舞剧体裁 132

(二)对吸收西洋歌剧形式的最初探索 137

第五节 探索新理论 137

一、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看法 139

二、处在中西音乐交汇点上的音乐理论家 142

(一)刘天华 143

(二)王光祈 144

(三)丰子恺 147

三、其他理论研究成果 148

第六节 “五四”时期的资料介绍 150

一、文献评注 150

二、建议聆听曲目 154

第四章 30年代的中国音乐文化 157

概述 157

第一节 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 158

一、战时音乐热潮 159

(一)音乐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59

(二)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 162

(三)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 168

二、沦陷区的音乐生活 173

(一)东北沦陷区 173

(二)华北沦陷区 176

(三)孤岛上海 178

第二节 音乐创作 184

一、声乐创作 184

(一)独唱歌曲 185

(二)多声部声乐创作 193

二、器乐创作 200

(一)中国乐器 200

(二)西洋乐器 205

三、音乐与戏剧的结合 217

第三节 音乐理论 220

一、音乐刊物 221

二、音乐理论 223

(一)中国音乐新思潮 223

(二)音乐美学思想 230

第四节 30年代的资料介绍 234

一、文献评注 234

二、建议聆听曲目 238

第五章 40年代音乐发展的新阶段 241

概述 241

第一节 不同制度区域内的音乐生活 243

一、国统区的音乐生活与运动 244

(一)40年代国统区的音乐生活 244

(二)国统区的音乐运动 254

(三)40年代流行歌曲发展述要 259

二、解放区的音乐生活与思想 262

第二节 音乐创作 270

一、声乐创作 271

(一)独唱歌曲 272

(二)多声部声乐创作 279

二、器乐创作 283

三、音乐与戏剧的结合 295

第三节 音乐理论 305

一、新音乐运动思潮记事 305

二、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 307

第四节 40年代的资料介绍 311

一、文献评注 311

(一)杨荫浏两本中国音乐史学著作简评 311

(二)1900—1949年间有关音乐听赏问题评注 313

二、建议聆听曲目 322

附录 参考文献(供进一步阅读的文目)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