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来先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73848
  • 页数:3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试图对中外思想史上的一些理论倾向做一个总结,想使其变成一个具有明确方向的分支学科。在传统社会的各种信仰衰落的背景下,在人的生存被过度物欲化或理性化之际,在技术统治(或机械性统治)越来越严重的时候,需要新的精神性方向给人的存在带来新的可能性及意义。“诗意人类”或许正是属于当今社会需要的一种矫正与修复性的精神方向之一,即以诗意韵味为核心的追求内在价值的存在方式。这可以替代传统信仰中的一些功能。诗意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理想体验的人类学。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导论名为“诗意人类之希望与真理意识”,大致概括了诗意的基本内涵,诗意人类学的人性与理论基础等,后面的正文从三个层次分九章对“诗意人类”进行多方位的探索性阐发:“‘诗意人类’之依据及人性形而上学”,“‘诗意人类’的途径及与实在世界”“‘诗意人类’的方式及观念世界”。

导论 诗意人类之希望与真理意识 1

第一节 诗意内涵的多层描述 1

第二节 人类内在真理意识 12

第三节 诗意的人性之根及其效用 19

第四节 “诗意人类”及诗意人类学 25

第一部分 “诗意人类”的依据与人性形而上学 35

第一章 诗意、人性完整及天赋的和谐 35

第一节 人的本性、境况及寻找 35

一 宇宙背景及人的地位 35

二 人的形象及人性构成 42

三 人性的分裂、隔绝与困境 48

四 弥合、找寻与诗意地存在 53

第二节 诗意与人的天赋 58

一 感觉天赋 59

二 理性天赋 63

三 信仰天赋 65

四 诗意与天赋的融通 69

第三节 人类精神意向及诗意 72

一 自由 72

二 希望·美好 75

三 浪漫 78

四 充实·意义 80

第二章 诗意、价值观念与人性和谐 84

第一节 人类基本价值观念 84

一 实践与伦理价值 85

二 逻辑与理性价值 87

三 艺术与审美价值 89

四 宗教与神圣价值 92

第二节 诗意与对立的消解 95

一 诗意与对立的消解 95

二 诗意与同一性 99

三 原初、传统与现代 104

第三节 和谐价值与存在的纯真 106

一 价值性情感 106

二 和谐与宁静 109

三 本真与澄明 112

四 和谐价值中的诗意 114

第三章 诗意的方向、特性与递进层次 118

第一节 诗意的基本方向 118

一 和谐中的统一感 118

二 内在方向 121

三 超越方向 125

四 内在与超越的融合 128

第二节 诗意的根基特性 131

一 整体性 131

二 内在性 134

三 超越性 136

四 神秘性 139

第三节 诗意的递进层次 141

一 感性层次 141

二 有限精神层次 145

三 超验层次 148

四 存在的“一” 152

第二部分 “诗意人类”的途径及实存世界 157

第四章 人与自然的精神性感应 157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转化 158

一 自然的多重含义 158

二 自然的精神基础 161

三 人与自然的精神性感应 164

第二节 自然的层面及诗性 167

一 客体—物质层面 168

二 生命—精神层面 170

三 精神—超验层面 173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精神象征 175

一 自然的空间意象 175

二 自然的时间意象 178

三 自然环境与精神象征 180

第四节 保留文化中的自然 181

一 残留文化 182

二 传统文化 183

三 小型与地方性文化 185

第五章 文化与社会的精神指向 187

第一节 文化类型及精神指向 187

一 入世型文化 188

二 信仰型文化 191

三 诗意—审美型文化 194

第二节 社会的精神基础与氛围 197

一 多层社会性及精神根基 197

二 完整感与开放性 200

三 和谐感与传统社会 203

四 灵性与爱之氛围 207

第三节 社会精神性韵味的营造 210

一 理想统治者 210

二 人文教育 212

三 公共文化 214

四 整体融通与民族梦幻 217

第六章 内在超越与人生旅程 220

第一节 何谓人生境界 220

一 生命中心及方向 220

二 存在境界 223

三 诗意之纯真 226

第二节 诗意与人生旅程 228

一 循环·生命四季 229

二 生命夜与昼 231

三 完美感·戏剧 234

四 乡愁·还乡 236

五 循环·静美回归 239

第三节 生命处境及诗性化 240

一 孤独 241

二 爱 245

三 死亡 248

四 创造 250

第三部分 “诗意人类”的方式及观念世界 255

第七章 心灵的改变及澄明 255

第一节 心灵的层次 256

一 器官·行为 256

二 理性·意识 258

三 潜意识·原型 260

四 中心与根基·灵魂 261

第二节 心灵的完整性 264

一 感性·超感性 264

二 秩序理性 268

三 深邃之神性 269

四 经验之溪流 272

第三节 心灵的改变 274

一 心灵与意识的改变 274

二 简化·单纯 277

三 空寂·空灵 279

四 旷远·宁静 281

五 浑然·合一 283

第八章 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286

第一节 艺术及诗性方向 286

一 艺术家与艺术品 286

二 艺术的观念 290

三 艺术及诗性方向 293

第二节 诗意与再现艺术 296

一 乡村牧歌与城市 296

二 风景画 299

三 城市与生态雕塑 302

第三节 诗意与表现性艺术 304

一 人格完成与流动之诗 304

二 现代舞蹈 306

三 教堂、神殿与陵墓 308

第四节 诗意与综合性艺术 310

一 公共仪式与典礼 310

二 栖居—园林化环境 313

三 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315

第九章 诗意语言对存在的渗透——以文字诗歌为例 318

第一节 诗歌语言 319

一 相似与再现性 319

二 陌生与表现性 324

三 洞察与思想性 329

四 自白风格与废话 330

第二节 诗意的语言 332

一 内在描述型 333

二 内在感受型 336

三 谛听存在型 338

四 综合融汇型 341

第三节 诗意语言与存在之家 343

一 语言突破与存在奥秘 343

二 诗性语言的更新 346

三 价值型诗人 348

四 诗意语言通往原初之路 349

参考文献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