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 1
科学 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1
第一章 导言 1
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6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 8
上层建筑 8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9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上层建筑 1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13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学习政治经济 13
学的重要意义 13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18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22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经济学产生 22
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思想与经济学说 22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 26
第二节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功绩与缺陷 28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功绩 28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缺陷 3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3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条件 3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39
第三章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45
第一节 劳动价值理论 45
商品 45
货币 50
价值规律 58
剩余价值及其生产过程 61
第二节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61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68
资本主义工资 73
第三节 资本积累理论 76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76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80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85
第四节 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 87
资本的循环 87
资本的周转 90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94
第五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 94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96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98
第六节 剩余价值分配理论 103
利润和平均利润 103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08
借贷资本和利息 110
资本主义地租 111
第七节 经济危机理论 11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1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1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 118
第一节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 119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与列宁的经济理论 119
生产集中和垄断形成 120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124
资本输出 128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130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132
第二节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 135
垄断造成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停滞趋势 135
食利者阶层的不断扩大和食利国的形成 139
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 140
社会危机加深和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 141
生产全面社会化和社会主义革命客观条件成熟 143
第三节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143
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和社会主义革命主观条件成熟 145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和社会主义一国胜利学说 148
第五章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151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51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151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 157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6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6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17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作用 18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184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简评 186
凯恩斯经济学 186
新古典综合派 192
现代货币主义 196
供给学派 200
第六章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 20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03
生产资料的单一全民所有制 203
社会主义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205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与货币 206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 206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 207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209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列宁主义的 209
经济理论 209
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13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224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232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 232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235
第七章 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与经济体制改 243
革 243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244
第一节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改革 244
社会主义经济新理论体系的实践 248
在前进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53
第二节 匈牙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254
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新认识 254
改革经济体制的步骤 256
第三节 罗马尼亚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 259
革 259
罗马尼亚的经济体制改革 259
保、德、捷、波等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261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263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特殊历史条件 263
第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毛泽东同志的 263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63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266
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68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 270
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 273
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76
毛泽东等同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 276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几种关系的处理 287
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294
第一节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294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了多种所有制形式 295
坚持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 298
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 302
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和多种经营方式 30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10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 310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 316
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管理体制 319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流通体制的改革 323
社会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竞争 325
社会主义价格理论和价格体制的改革 3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与增强企业活力 331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332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和经济核算 337
发展企业横向经济联系 340
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 342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34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分配与分配体制的改革 345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 349
第五节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与对外开放 358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359
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 362
坚持对外开放 367
第六节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与宏观控制 369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369
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宏观控制 375
界范围内的并存与斗争 379
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共处与斗争 3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在世 379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79
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并存与斗争发展的趋势 3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 384
建设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 384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在探索中 387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388
势 388
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388
实现共产主义制度是长期艰巨的伟大事业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