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试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组编;王忠,陈晖,张铮编著;王春川,邹凡,宋岩,苏少燕等编写组成员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21272318
  • 页数:399 页
图书介绍:本选题系统地概述了环境试验方法、对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重点叙述了气候环境、力学环境、腐蚀环境、生物(霉菌)环境等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以及大气、海水、土壤、自然加速等自然环境试验方法,并阐述了环境试验应用的要素、各种环境试验方法正确实施的设备要求、具体应用等技术。

第1章 概论 1

1.1 环境试验发展概述 1

1.2 环境试验的内涵 2

1.3 环境试验的分类 3

1.4 环境试验的应用 4

1.4.1 标准大气条件 4

1.4.2 水的纯度 4

1.4.3 试验条件容差(允差) 5

1.4.4 监控仪器和设备的校准 5

1.4.5 温度稳定 5

1.4.6 试验步骤 6

1.4.7 试验项目排序 6

1.4.8 试验应用要素 7

1.4.9 试验 7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高温试验 11

2.1 目的与意义 11

2.2 高温影响效应 11

2.2.1 概述 11

2.2.2 高温影响 11

2.3 高温试验类型 12

2.4 高温试验条件(严酷等级) 13

2.5 高温试验程序 13

2.5.1 国标和IEC标准中规定的高温试验程序 13

2.5.2 GJB 150.3 A和GJB 150.3中规定的高温试验程序 15

2.6 试验设备要求 17

2.7 高温试验技术 18

2.7.1 试验方法的选择 18

2.7.2 试验严酷等级的选择 18

2.7.3 中断处理 19

2.7.4 温度稳定 19

2.7.5 高温试验要点 19

参考文献 20

第3章 低温试验 21

3.1 目的与意义 21

3.2 低温影响效应 21

3.3 低温试验类型 22

3.4 低温试验条件(严酷等级) 22

3.4.1 国标和IEC标准 22

3.4.2 美国军标与GJB 23

3.5 低温试验程序 23

3.5.1 国标和IEC标准中规定的低温试验程序 23

3.5.2 GJB150.3 A和GJB 150.3中规定的低温试验程序 25

3.6 试验设备要求 26

3.7 低温试验有关技术 27

3.7.1 试验方法与试验条件的选择 27

3.7.2 试验注意事项 28

3.7.3 中断处理 28

3.7.4 其他规定 29

参考文献 29

第4章 温度变化试验 30

4.1 目的与意义 30

4.2 温度变化影响效应 31

4.3 温度变化试验类型 32

4.4 温度变化试验条件 33

4.5 试验程序 36

4.5.1 试验Na(规定转换时间的快速温度变化) 36

4.5.2 试验Nb(规定变化速率的温度变化) 37

4.5.3 试验Nc(两液槽法快速温度变化) 38

4.5.4 GJB 150.5 A 39

4.5.5 GJB360B 39

4.6 试验设备要求 40

4.7 有关技术与应用 41

参考文献 42

第5章 低气压试验 43

5.1 目的与意义 43

5.2 低气压影响效应 43

5.3 低气压试验类型 44

5.4 低气压试验条件 44

5.5 试验程序 46

5.6 试验设备要求 48

5.7 有关技术与应用 48

参考文献 50

第6章 太阳辐射试验 51

6.1 目的与意义 51

6.2 太阳辐射影响效应 52

6.2.1 太阳辐射光谱能量分布 52

6.2.2 热效应 53

6.2.3 光化学效应 54

6.3 太阳辐射试验类型 54

6.4 太阳辐射试验条件 55

6.5 试验程序 58

6.5.1 试验准备 58

6.5.2 初始检测 58

6.5.3 试验步骤 59

6.6 试验设备要求 60

6.6.1 一般要求 60

6.6.2 样品安装方式 60

6.6.3 太阳辐射灯 60

6.6.4 辐照度与光谱分布测量仪 62

6.7 有关技术与应用 63

6.7.1 综合/组合加速试验技术及应用 63

6.7.2 太阳跟踪反射聚光户外加速试验技术及应用 64

6.7.3 黑箱体加速试验技术及应用 64

参考文献 64

第7章 湿热试验 66

7.1 目的与意义 66

7.2 湿热影响效应 67

7.3 湿热试验类型 68

7.4 湿热试验条件 68

7.4.1 恒定湿热试验条件 68

7.4.2 交变湿热试验条件 69

7.5 试验程序 70

7.5.1 恒定湿热试验程序 70

7.5.2 交变湿热试验程序 71

7.6 试验设备要求 72

7.6.1 试验箱 72

7.6.2 传感器和检测仪器 72

7.6.3 风速 73

7.6.4 加湿方法 73

7.6.5 防止污染 73

7.6.6 控制要求 73

7.7 有关技术与应用 74

7.7.1 在综合试验中的应用 74

7.7.2 在材料工艺、元器件筛选中的应用 74

7.7.3 在强化装备环境适应性中的应用 74

7.7.4 在贮存寿命评估试验中的应用 75

参考文献 75

第8章 霉菌试验 76

8.1 目的与意义 76

8.2 霉菌影响效应 76

8.2.1 霉菌的有害影响 76

8.2.2 物理效应 77

8.2.3 健康和审美因素 77

8.3 试验类型 77

8.4 试验条件 78

8.5 试验程序 79

8.6 试验设备要求 80

8.7 有关技术与应用 81

8.7.1 无机盐溶液的制备 81

8.7.2 混合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82

8.7.3 孢子悬浮液的活力验证 83

8.7.4 试验箱内环境验证 83

8.7.5 试验中断处理 84

8.7.6 试验持续时间 84

8.7.7 试验菌种 84

8.7.8 结果评定与分析 85

参考文献 86

第9章 盐雾试验 87

9.1 目的与意义 87

9.2 盐雾影响效应 87

9.3 盐雾腐蚀机理 88

9.4 盐雾试验类型 89

9.5 盐雾试验条件 89

9.6 试验程序 91

9.6.1 初始检测 91

9.6.2 预处理 91

9.6.3 试验 92

9.6.4 试验结果的评价 93

9.7 试验设备要求 94

9.8 有关技术与应用 95

参考文献 97

第10章 酸性大气试验 98

10.1 目的与意义 98

10.2 酸性大气影响效应 98

10.3 酸性大气试验类型 98

10.4 酸性大气试验条件 99

10.5 试验程序 99

10.6 试验设备要求 100

10.7 有关技术与应用 101

参考文献 104

第11章 流体污染试验 105

11.1 目的与意义 105

11.2 流体污染影响效应 105

11.3 流体污染试验类型 106

11.4 流体污染试验条件 106

11.4.1 暴露时间 106

11.4.2 污染流体种类 106

11.4.3 试验用流体 108

11.4.4 试验流体的组合 109

11.4.5 试验温度 109

11.4.6 保持时间 109

11.5 试验程序 110

11.6 试验设备要求 111

11.7 有关技术与应用 111

参考文献 112

第12章 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 113

12.1 目的与意义 113

12.2 流动混合气体影响效应 113

12.3 流动混合气体试验类型 114

12.4 流动混合气体试验样品及试验条件 115

12.4.1 样品 115

12.4.2 混合气体类型和比例 115

12.4.3 试验温度 116

12.4.4 相对湿度 116

12.4.5 试验气体每小时体积更换数 116

12.4.6 试验持续时间 116

12.5 试验程序 117

12.5.1 试验气体不含氯 117

12.5.2 试验气体含有氯 117

12.6 试验设备要求 118

12.7 有关技术与应用 119

12.7.1 试验中腐蚀性气体的作用 119

12.7.2 不同试验方法的使用方向 119

参考文献 120

第13章 二氧化硫试验 121

13.1 目的与意义 121

13.2 影响效应 121

13.3 试验类型 122

13.4 试验条件 122

13.5 试验程序 123

13.6 试验设备要求 125

13.7 安全注意事项 127

13.8 有关技术与应用[5] 128

13.8.1 SO2的来源 128

13.8.2 SO2对大气的污染 128

13.8.3 SO2的危害 129

参考文献 129

第14章 水试验 130

14.1 目的与意义 130

14.2 影响效应 130

14.3 试验类型 131

14.3.1 GB/T 2423.38(IEC 60068—2—18)水试验方法类型 131

14.3.2 GB4208(IEC 60529)及ISO 20653水试验方法类型 132

14.3.3 GJB 150A (MIL—STD—810)淋雨试验方法类型 134

14.4 滴水:人造雨法(GB/T2423方法Ra1) 134

14.4.1 试验的一般说明 134

14.4.2 严酷等级 135

14.4.3 预处理 136

14.4.4 初始检测 136

14.4.5 条件试验 137

14.4.6 恢复 137

14.4.7 最后检测 137

14.5 滴水:滴水箱法(GB/T2423.38方法Ra2) 137

14.5.1 试验的一般说明 137

14.5.2 严酷等级 139

14.5.3 预处理 139

14.5.4 初始检测 139

14.5.5 条件试验 139

14.5.6 恢复 139

14.5.7 最后检测 140

14.6 喷水:摆动管法和喷雾法(GB/T 2423.38方法Rb1) 140

14.6.1 试验的一般说明 140

14.6.2 方法Rb1.1摆动管法 141

14.6.3 方法Rb1.2喷雾法 144

14.7 喷水:喷水法(GB/T 2423.38方法Rb2) 145

14.7.1 试验的一般说明 145

14.7.2 严酷等级 146

14.7.3 预处理 146

14.7.4 初始检测 147

14.7.5 条件试验 147

14.7.6 恢复 147

14.7.7 最后检测 147

14.8 浸水:水箱法(GB/T 2423.38方法Rc1) 147

14.8.1 试验的一般说明 147

14.8.2 严酷等级 148

14.8.3 预处理 148

14.8.4 初始检测 148

14.8.5 条件试验 148

14.8.6 恢复 148

14.8.7 最后检测 148

14.9 浸水:加压水箱法(GB/T2423.38方法Rc2) 149

14.9.1 试验的一般说明 149

14.9.2 严酷等级 149

14.9.3 预处理 149

14.9.4 初始检测 149

14.9.5 条件试验 149

14.10 淋雨试验:降雨和吹雨(GJB150.8A程序Ⅰ) 150

14.10.1 试验的一般说明 150

14.10.2 严酷等级 151

14.10.3 预处理 151

14.10.4 初始检测 152

14.10.5 条件试验 152

14.11 淋雨试验:强化(GJB 150.8A程序Ⅱ) 152

14.11.1 试验的一般说明 152

14.11.2 严酷等级 153

14.11.3 预处理 154

14.11.4 初始检测 154

14.11.5 条件试验 154

14.12 淋雨试验:滴水(GJB 150.8A程序Ⅲ) 155

14.12.1 试验的一般说明 155

14.12.2 严酷等级 156

14.12.3 预处理 156

14.12.4 初始检测 156

14.12.5 条件试验 157

14.13 IP防护等级(GB4208、IEC60529、 ISO20653) 157

14.13.1 试验的一般说明 157

14.13.2 试验方法 158

14.13.3 接受条件 163

参考文献 163

第15章 砂尘试验 165

15.1 目的与意义 165

15.2 影响效应 165

15.3 试验类型 166

15.4 试验条件 166

15.4.1 温度 166

15.4.2 空气速度 166

15.4.3 砂尘浓度 167

15.4.4 安装方向 168

15.4.5 持续时间 168

15.5 试验程序 168

15.5.1 程序Ⅰ——吹尘 168

15.5.2 程序Ⅱ——吹砂 169

15.5.3 程序Ⅲ——降尘 170

15.6 试验设备要求 170

15.7 有关技术与应用 171

15.7.1 砂、尘的组成 171

15.7.2 试验控制的要求 173

15.7.3 样品的技术状态 173

15.7.4 试验期间的工作 173

参考文献 174

第16章 爆炸性大气试验 175

16.1 目的与意义 175

16.2 影响效应 176

16.3 试验类型 176

16.4 试验条件 177

16.4.1 燃料 177

16.4.2 燃料和空气混合气体 178

16.4.3 试验温度 179

16.4.4 湿度对可燃气体的影响 179

16.4.5 高度模拟 179

16.5 试验程序 180

16.5.1 试验准备 180

16.5.2 试验程序 181

16.6 合格判据 182

16.7 试验设备要求 182

参考文献 184

第17章 风压试验 185

17.1 目的与意义 185

17.2 影响效应 185

17.3 试验类型 186

17.4 试验条件 186

17.4.1 试验风速 186

17.4.2 试验角度 186

17.5 试验程序 186

17.5.1 初始检测 186

17.5.2 吹风测量(程序1) 187

17.5.3 抗风稳定性测量(程序2) 187

17.5.4 耐风强度测量(程序3) 187

17.5.5 最后检测 188

17.5.6 试验设备要求 188

17.6 安全注意事项 188

17.7 试验报告 189

17.8 有关技术与应用 189

17.8.1 术语 189

17.8.2 风速等级参考 191

17.8.3 数据处理 192

参考文献 193

第18章 积冰/冻雨试验 194

18.1 目的与意义 194

18.2 影响效应 194

18.3 试验类型与试验程序 195

18.3.1 冰的形成 195

18.3.2 冰的类型 195

18.4 试验条件 196

18.5 试验程序 197

18.6 试验设备要求 198

18.7 有关技术与应用 199

参考文献 200

第19章 正弦振动试验 201

19.1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01

19.1.1 正弦振动产生的原因 201

19.1.2 正弦振动的影响和危害 202

19.1.3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 202

19.2 正弦振动的数学描述 202

19.2.1 正弦振动的基本要素 202

19.2.2 强度描述 203

19.2.3 频谱 203

19.2.4 旋转矢量表示 203

19.2.5 相角 204

19.2.6 速度和加速度 204

19.3 振动试验设备 205

19.3.1 机械振动台 205

19.3.2 电动振动台 206

19.3.3 电液振动台 206

19.3.4 正弦振动控制仪 207

19.3.5 振动传感器 207

19.4 振动试验夹具 208

19.4.1 用途及要求 208

19.4.2 基本形式 208

19.4.3 试验夹具设计 210

19.4.4 试验夹具的制作 211

19.4.5 振动夹具的检测 213

19.5 常用的试验标准及条件 213

19.5.1 GB2423.10 213

19.5.2 GJB548B 216

19.5.3 GJB150 217

19.6 正弦振动试验技术 221

19.6.1 正弦振动试验方法 221

19.6.2 正弦振动试验条件 221

19.6.3 正弦振动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223

19.6.4 正弦振动试验的控制 224

19.6.5 振动台的选用 226

19.6.6 正弦振动试验程序 227

参考文献 228

第20章 随机振动试验 230

20.1 随机振动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30

20.1.1 随机振动产生的原因 230

20.1.2 随机振动的影响及危害 230

20.1.3 随机振动试验的目的 231

20.2 随机振动基本理论 231

20.2.1 随机过程 231

20.2.2 平稳过程和各态历经过程 232

20.2.3 时域描述 232

20.2.4 幅值域描述 233

20.2.5 频域描述 233

20.2.6 时差域描述 234

20.2.7 正态过程 235

20.3 随机振动试验控制技术 236

20.3.1 随机振动控制过程 237

20.3.2 前置放大器 238

20.3.3 采样保持器 238

20.3.4 抗混滤波器 239

20.3.5 A/D转换 239

20.3.6 泄漏与加窗 239

20.3.7 FFT和逆FFT 240

20.3.8 均衡器 241

20.3.9 相位随机化 241

20.3.10 时域随机化 241

20.3.11 D/A转换 241

20.3.12 动态范围 242

20.3.13 峭度控制 242

20.3.14 频率分辨率和谱线数 243

20.4 随机试验标准及条件 243

20.4.1 GB/T 2423.56 243

20.4.2 GJB150.16A 244

20.4.3 GJB548B方法2016 251

20.5 随机振动试验技术 253

20.5.1 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253

20.5.2 随机振动试验条件 254

20.5.3 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254

20.5.4 振动台的选用 256

20.5.5 总均方根加速度的计算 257

20.5.6 控制策略 258

20.5.7 试验参数的设置 260

20.5.8 随机振动试验程序 261

参考文献 263

第21章 冲击试验 264

21.1 冲击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64

21.1.1 冲击产生的原因 264

21.1.2 冲击的影响及危害 265

21.1.3 冲击试验的目的 265

21.1.4 机械冲击的失效模式 265

21.2 冲击理论基础 266

21.2.1 冲击环境的实验室模拟 266

21.2.2 经典冲击脉冲的描述 267

21.2.3 冲击响应谱 268

21.2.4 冲击响应谱的类型 269

21.2.5 经典脉冲的冲击响应谱 270

21.3 规定脉冲的冲击试验 272

21.3.1 试验设备 273

21.3.2 试验标准及条件 275

21.3.3 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278

21.3.4 对测量系统的要求 280

21.3.5 冲击试验机的预调 281

21.3.6 冲击试验样品的安装 281

21.3.7 试验程序 281

21.4 规定冲击响应谱的冲击试验 282

21.4.1 试验设备介绍 282

21.4.2 试验标准及条件 283

21.4.3 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285

21.4.4 试验程序 286

21.5 强碰撞冲击试验 288

21.5.1 试验设备介绍 288

21.5.2 试验标准及条件 291

21.6 有关应用 292

21.6.1 安装 292

21.6.2 试验程序 292

21.6.3 相关问题 293

参考文献 293

第22章 碰撞试验 295

22.1 碰撞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95

22.1.1 碰撞产生的原因 295

22.1.2 碰撞的影响及危害 296

22.2 碰撞理论基础 296

22.2.1 机械碰撞的脉冲 296

22.2.2 碰撞力学模型 297

22.2.3 碰撞的冲击响应谱 298

22.3 碰撞试验设备 300

22.3.1 气动式碰撞台 300

22.3.2 凸轮式碰撞台 301

22.3.3 电动振动台+控制仪 301

22.3.4 碰撞测量仪 301

22.4 碰撞试验标准 302

22.4.1 GB/T2423.6 302

22.4.2 GJB4.8 303

22.5 有关技术与应用 303

22.5.1 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303

22.5.2 对测量系统的要求 305

22.5.3 试验条件的确定 306

22.5.4 碰撞台的预调 306

22.5.5 碰撞试验样品的安装 307

22.5.6 试验程序 307

参考文献 308

第23章 稳态加速度试验 309

23.1 目的与意义 309

23.1.1 稳态加速度产生的原因 309

23.1.2 加速度的影响及危害 310

23.1.3 稳态加速度试验的目的 311

23.2 稳态加速度理论基础 311

23.2.1 样品运动的描述 311

23.2.2 平动惯性力 315

23.2.3 转动参照系的惯性力 317

23.2.4 等效原理 317

23.3 稳态加速度试验设备 318

23.3.1 试验设备的分类 318

23.3.2 可更换转盘式离心加速度试验机 318

23.3.3 固定转盘式离心加速度试验机 319

23.3.4 转臂式离心加速度试验机 319

23.3.5 直线加速度试验机 320

23.4 试验标准及条件 321

23.4.1 GB/T 2423.15 321

23.4.2 GJB548B方法2001 322

23.4.3 GJB360B方法212 322

23.4.4 GJB150.15A 323

23.5 稳态加速度试验技术 326

23.5.1 试验设备的要求 326

23.5.2 试验条件的确定 326

23.5.3 离心试验夹具 328

23.5.4 试验程序 330

参考文献 331

第24章 跌落试验 332

24.1 撞击相关试验及试验标准 332

24.2 自由跌落 333

24.2.1 试验目的 333

24.2.2 试验设备 333

24.2.3 试验条件的内容 333

24.2.4 试验条件的选择 334

24.2.5 试验程序 335

24.3 重复自由跌落 335

24.3.1 试验目的 335

24.3.2 试验设备 336

24.3.3 试验条件 336

24.3.4 试验程序 337

24.4 倾跌与翻倒 337

24.4.1 试验目的 337

24.4.2 试验条件 338

24.4.3 试验程序 338

24.5 弹跳 340

24.5.1 试验目的 340

24.5.2 试验方法 340

24.5.3 试验设备 341

24.5.4 试验条件 343

24.5.5 试验程序 344

参考文献 344

第25章 倾斜与摇摆试验 346

25.1 目的与意义 346

25.1.1 倾斜与摇摆产生的原因 346

25.1.2 倾斜与摇摆的影响及危害 346

25.1.3 倾斜与摇摆试验的目的 347

25.2 试验设备 347

25.3 试验标准 348

25.3.1 GB2423.101 348

25.3.2 GJB150.23A 349

25.4 有关技术与应用 350

25.4.1 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350

25.4.2 试验条件的选择 351

25.4.3 试验程序 352

参考文献 354

第26章 振动—噪声—温度试验 356

26.1 目的与意义 356

26.2 影响效应 356

26.2.1 温度效应 357

26.2.2 振动效应 358

26.2.3 噪声效应 358

26.2.4 电应力 359

26.2.5 综合应力 359

26.3 试验类型 359

26.4 试验条件 360

26.4.1 温度应力 360

26.4.2 振动应力 363

26.4.3 电应力 364

26.5 试验程序 364

26.5.1 试验准备 364

26.5.2 试验前检查 365

26.5.3 试验步骤 366

26.5.4 试验程序 366

26.6 试验设备要求 367

26.6.1 一般要求 367

26.6.2 振动和噪声试验设备 367

26.6.3 温度试验设备 368

26.6.4 电应力设备 368

26.6.5 仪器仪表 368

26.7 有关技术与应用 369

参考文献 370

第27章 温度—湿度—振动—高度试验 371

27.1 目的与意义 371

27.2 影响效应 371

27.3 试验类型 372

27.3.1 试验对象 372

27.3.2 试验应用阶段 373

27.4 试验条件 374

27.4.1 试验循环 374

27.4.2 任务剖面的选择 375

27.4.3 环境应力 375

27.5 试验程序 383

27.5.1 初始检测 383

27.5.2 试验步骤 384

27.5.3 试验步骤剪裁 385

27.5.4 试验应力剖面 385

27.6 试验设备要求 387

27.6.1 温度试验设备要求 387

27.6.2 湿度试验设备要求 387

27.6.3 高度试验设备要求 387

27.6.4 振动试验设备要求 387

参考文献 388

第28章 自然环境试验 389

28.1 概述 389

28.2 自然环境试验方法 389

28.2.1 大气环境试验方法 390

28.2.2 海水环境试验方法 394

28.2.3 土壤环境试验方法 395

28.3 自然加速试验 397

28.3.1 跟踪太阳暴露试验 397

28.3.2 跟踪太阳反射聚能加速暴露试验 397

28.3.3 加速凝露暴露试验 397

28.3.4 周期喷淋户外暴露试验 397

28.3.5 黑箱暴露试验 398

28.3.6 玻璃框下暴露试验 398

28.3.7 海水转子动态腐蚀试验 398

28.3.8 海水管路动水腐蚀试验 398

参考文献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