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篇 网络企业战略协同 3
第1章 网络企业管理 3
1.1 传统企业特征 3
1.2 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6
1.3 网络企业特征 8
1.3.1 网络企业的数字特征 8
1.3.2 网络企业的优势 11
1.4 网络企业与网络经济的关系 13
1.5 网络企业战略协同 15
1.5.1 经济学关于战略协同的论述 16
1.5.2 博弈论关于战略协同的论述 18
1.5.3 战略管理理论关于战略协同的论述 19
1.6 网络企业战略协同模型 21
1.6.1 协作型竞争战略 21
1.6.2 协作型竞争的模型分析 22
1.6.3 网络企业协作型竞争战略分析 23
1.6.4 网络企业的协调机制 24
1.7 网络企业中的核心技术问题 26
1.7.1 网络设计的核心问题 26
1.7.2 网络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27
1.7.3 应用层的标准化问题 29
1.7.4 应用层软件系统问题 29
第2章 网络企业间业务协同识别方法 32
2.1 关联的类型 32
2.1.1 有形关联 32
2.1.2 无形关联 35
2.1.3 竞争性关联 36
2.2 业务协同分析评价方法 37
2.2.1 产品—市场组合分析法 37
2.2.2 资源组合分析法 38
2.2.3 客户组合分析法 39
2.2.4 技术组合分析法 40
2.2.5 四分类组合分析法 40
第二篇 协同管理 45
第3章 协同管理特征 45
3.1 电子业务和制造 46
3.2 协作企业特征 47
3.3 协同管理的基本要素 48
3.4 协同伙伴策略 55
3.4.1 协作伙伴选择策略 55
3.4.2 协作伙伴选择模型 59
3.4.3 虚拟协作能力管理 65
3.5 多目标协商策略 67
3.5.1 协作联盟中自治agent的协商模型 70
3.5.2 协商协议 71
3.5.3 协商决策模型 75
第4章 供需链管理 84
4.1 供需链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84
4.2 供需链体系结构 86
4.3 供需链性能评价方法 92
4.3.1 供需链系统战略竞争性客户满意程度评价 94
4.3.2 供需链性能扩展的敏捷性评价 101
4.4.1 协同预测 107
4.4 供需链管理中的关键技术 107
4.4.2 协同库存技术 108
4.4.3 协同物流管理 109
4.4.4 协同供应计划 109
4.4.5 供需链信息支持技术 110
4.5 供需链管理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112
4.5.1 关于供需链构建的研究 116
4.5.2 关于供需链生产计划与协调控制研究 117
4.5.3 关于供需链性能评价的研究 120
第5章 协同生产管理 124
5.1 协同生产管理模型 125
5.2 CPM的主要功能特征 126
5.3 协同制造计划 128
5.3.1 市场需求模式与供需链生产计划运作方式 130
5.3.2 供需链多级生产计划 131
第三篇 产品协同设计 141
第6章 产品协同设计 141
6.1 协同设计的内涵 141
6.1.1 产品设计的发展历程 141
6.1.2 协同设计的定义及特征 142
6.1.3 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 144
6.1.4 协同设计的工作方式 145
6.2 协同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146
6.2.1 协同设计中的特征技术 146
6.2.2 协同产品定义模型 151
6.2.3 产品约束模型 154
6.2.4 协同设计中的信息传递与控制 157
6.2.5 协同产品开发中的协商法 159
6.2.6 协同开发项目管理 164
6.2.7 3C智能协作系统 173
第四篇 协同制造过程 177
第7章 协同制造过程 177
7.1 数字制造与网络制造 177
7.2 数字制造的理论基础 178
7.3 协同生产组织策略 180
7.4 协同生产制造业务特征 182
7.5 协同生产制造的关键技术 185
7.5.1 协同生产制造中的信息与知识的处理 185
7.5.5 工作流管理 186
7.5.4 生产数据管理 186
7.5.2 数字化表征与传递、建模与仿真 186
7.5.3 产品模型的可制造性与数字化分发 186
7.5.6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 187
7.5.7 生产业务流程重组 187
7.5.8 生产线的调度优化方法 187
7.5.9 远程设备监控技术 191
7.6 基于工作流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 194
7.6.1 生产过程链运作模式 195
7.6.2 生产过程控制结构模型 197
7.6.3 生产过程调度策略 199
7.7 制造执行系统——MES 201
7.7.1 制造信息系统的构成 201
7.7.2 制造执行系统的构成 203
7.7.3 可集成制造执行系统 205
7.8 生产制造协作系统的实施方法 210
7.9 网络制造的发展趋势 212
8.1.1 .NET框架平台 217
8.1 支持协同计算机应用的平台技术 217
第五篇 总体技术 217
第8章 总体技术 217
8.1.2 J2EE平台技术 221
8.2 支持协同制造的使能技术 226
8.2.1 工作流技术 226
8.2.2 人机交互界面技术 229
8.2.3 XML技术 235
8.2.4 信息安全技术 238
8.2.5 无线网络技术——HiperLAN/2 246
8.2.6 蓝牙技术 250
8.2.7 嵌入式系统技术 252
第六篇 协同制造解决方案 257
第9章 协同制造解决方案 257
9.1 Windchill产品协同商务解决方案 257
9.1.1 Windchill Collaboration Factor! 257
9.1.2 Windchill Engineering Factor! 261
9.1.3 Windchill Product Planning Factor! 262
9.1.4 Windchill Sourcing Factor! 263
9.1.5 Windchill Manufacturing Planning Factor! 264
9.1.6 Windchill Production Factor! 265
9.1.7 Windchill Production Management Factor! 266
9.1.8 Windchill Customization Factor! 266
9.2 eMatrix协同电子解决方案 268
9.3 CME协同制造执行解决方案 272
9.4 FineChain协同制造计划和排产解决方案 275
9.4.1 Ortems的协同制造计划和排产解决方案 276
9.4.2 MerciaLincs的需求和库存管理解决方案 279
9.5 Sap协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280
9.5.1 mySAP供应链管理(mySAP SCM) 281
9.5.2 mySA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ySAP PLM) 289
9.6 USDATA协同制造解决方案 292
9.6.1 XFactory 293
9.6.2 FactoryLink 295
9.6.3 案例 297
参考文献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