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双峰 老庄思想合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继民等著
  • 出 版 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416251
  • 页数:287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3

第一章 老子其人其书 3

一、生平 3

二、著作 4

第二章 “道”——老子思想的核心 7

一、“道”的涵义 7

(一)本原意义上的“道” 8

(二)法则意义上的“道” 9

二、“道”的特性 10

(一)创生性 11

(二)运动性 12

(三)自然性 13

(一)“道”的文字学根源 14

三、“道”的观念渊源及其哲学意义 14

(二)“道”的观念取代“天”的观念 16

(三)本原之“道”是由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上升、抽象而来 18

第三章 “无为而治”——老子的政治思想 22

一、“无为而治” 22

(一)“无为”的涵义 24

(二)对“无为而治”的评价 27

二、社会批判思想 30

(一)对统治者及专制社会的批判 31

(二)对仁义礼智的批判 32

三、“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34

第四章 “圣人”——老子的理想人格 41

一、“圣人”的本质特征 41

(一)守道同德 42

(二)圣人气象 44

(三)理想中的治者 45

(一)少私寡欲 46

二、“圣人”的修养方法 46

(二)绝学弃智 49

三、“圣人”的处世之道 52

(一)“慈” 52

(二)“俭” 55

(三)“不敢为天下先” 57

第五章 “反者道之动”——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62

一、相反之反——对立统一关系的揭示 62

(一)对宇宙间普遍的对立现象的发现与描绘 63

(二)对对立现象的统一或同一关系的揭示 64

二、往返之反——对立面的转化形式及其方向 69

(一)极则反——“物壮则老” 69

(二)循环运动——“周行不殆” 75

(一)《老子》辩证法的朴素性与直观性 79

三、老子辩证法的特点与意义 79

(二)矛盾观的真正确立 80

(三)《老子》辩证法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生智慧 80

第六章 “知常”、“同道”——老子的认识论思想 85

一、认识对象 85

(一)“道” 86

(二)“理” 86

(三)“物” 87

二、认识方法——“闻见”、“袭明”、“玄鉴” 88

(一)“闻见” 88

(二)“袭明” 88

(三)“玄鉴” 91

三、认识目的——“同道”、“行道” 95

一、庄子其人生平概说 101

下篇 101

第七章 庄子其人其书 101

二、如何对待和解释《庄子》本文 107

第八章 庄子的社会思想 121

一、批判的锋芒所向 122

(一)君主的批判 122

(二)仁义的批判 127

(三)文明的批判 130

二、批判的理论根据 133

(一)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134

(二)自然天放的人性论 137

(三)受动涵容的无为自然观 143

三、理想社会的价值意义 146

四、对庄子批判的批判 149

一、悲剧意识 153

第九章 庄子的人生哲学 153

二、逍遥境界 162

三、人格特征 170

(一)意志力量的萎缩 171

(二)道德力量的萎缩 172

(三)智慧力量的萎缩 174

四、逃避自由 176

第十章 庄子的自然哲学 181

一、天人关系的设定 181

二、“道”、“气”一体的物质“自化”观 186

三、“气”的量子论解析 193

四、气论的主要结论和“气”的定义 202

(一)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 202

(二)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203

(三)存在事物尺度的相对性 205

(四)人是气的一种存在方式 206

(五)关于“气”的定义 207

五、有机自然主义式的科学考察 210

六、“自然发生说”及其与宗教的关系 213

第十一章 庄子的认识论 216

一、“天理固然”的坚定信念 217

二、“吾丧我”以达“真知”的认识方法 222

三、相对主义认识的存在论解决 232

四、言意之辨和道“无名” 240

(一)语言的表达功能 240

(二)言不达意论 241

(三)对名家的误解 245

一、庄子哲学与庄子美学 247

第十二章 庄子的美学思想 247

二、美即自然 248

(一)自然无为——庄子美学的本质与核心 248

(二)去迹返真的美学追求 253

(三)以物观物的自然美学 259

三、以丑为美与美的相对性 264

四、走向审美 268

(一)超越的审美态度 268

(二)虚静的审美心理 272

(三)物化的审美境界 276

五、庄子的艺术理论 279

(一)“言”与“意” 279

(二)“道”与“技” 283

后记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