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2004 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杭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300048455
  • 页数:403 页
图书介绍:本报告从自然灾害,贫富分化,刑事犯罪,失业,传染病,心理疾病等十几个方面分析反思了我国社会安全的现状及这些方面对我国社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录 1

总论: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 1

一、为什么要关注社会安全问题 1

二、社会安全的界定与分析策略 5

三、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 12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社会安全 29

一、中国的自然灾害及其对社会安全的危害 30

二、中国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39

三、消除或缓解自然灾害危害的对策 44

第二章 贫富差距与社会安全 51

一、目前我国贫富差距的基本状况 51

二、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安全问题 55

三、贫富差距与社会心理状态 63

第三章 刑事犯罪与社会安全 74

一、刑事犯罪发展与现状 74

二、刑事犯罪上升的原因 79

三、刑事犯罪上升对社会运行安全的主要影响 86

四、刑事犯罪控制的社会安排与对策建议 88

第四章 失业与社会安全 92

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失业” 92

二、中国失业问题发展趋势 94

三、失业问题及其压力 96

四、失业的社会危害 99

五、我国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 102

六、进一步规避和消除失业风险的对策 104

一、传染病的“复兴” 110

第五章 传染病与社会安全 110

二、转型社会的脆弱性与传染病威胁 114

三、控制传染病社会风险的几点反思 121

第六章 心理疾病与社会安全 130

一、当前我国常见的心理疾病类型 131

二、常见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分析 138

三、心理疾病对社会运行安全的消极影响 142

四、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144

第七章 生产事故与社会安全 146

一、中国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147

二、中国生产事故的根本致因 153

三、生产事故对社会安全的危害分析 160

四、完善长效的安全生产与劳权维护机制 165

第八章 劳资冲突与社会安全 176

一、劳资冲突的内涵及其限定 176

二、我国劳资冲突的现状分析 180

三、当前我国劳资冲突的原因分析 184

四、缓和劳资冲突以保障社会安全的对策 189

第九章 族群冲突与社会安全 196

一、我国族群冲突的现状 196

二、族群冲突的原因 202

三、族群冲突对社会运行安全的影响 205

四、族群冲突的总体走势 208

五、解决族群冲突的对策与建议 210

一、道德失范:概念界定、研究现状与原因分析 216

第十章 道德失范与社会安全 216

二、道德失范与社会安全 223

三、克服道德失范,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 225

第十一章 邪教与社会安全 232

一、邪教的界定 232

二、当代中国邪教发展状况 233

三、邪教发展的社会威胁 238

四、当代中国邪教发展的原因分析 242

五、当代中国邪教治理对策 247

第十二章 恐怖主义与社会安全 254

一、恐怖主义概况 255

二、恐怖主义对社会安全的危害 260

三、中国所面临的恐怖威胁 261

四、中国的反恐政策 266

第十三章 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安全 269

一、人口安全与社会安全 269

二、性别结构变化与婚姻安全 274

三、人口赡养结构的变化与老年安全 278

四、对策思考 285

第十四章 初级群体的裂变与社会安全 290

一、当前中国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状况 291

二、来自初级群体的社会风险因素 296

三、建设更健全的初级群体和更安全的社会 301

第十五章 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 303

一、信任危机的基本状况 303

二、信任危机的社会危害 308

三、信任危机的治理对策 314

第十六章 高新技术与社会安全 320

一、高科技时代的高风险 320

二、高科技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安全性 330

三、应对高科技时代的风险 334

第十七章 生态危机与社会安全 339

一、严峻的生态形势 340

二、令人担忧的发展趋势 343

三、生态破坏的后果 345

四、持续的社会经济压力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 348

五、保障社会生态安全的对策 353

第十八章 全球化、治理失效与社会安全 357

一、全球化、国家中心的治理与社会安全 358

二、中国的全球化程度和社会安全问题 363

三、改革国家中心治理结构,应对全球化时代的社会 373

安全问题 373

第十九章 变迁社会中的风险与社会控制 376

一、社会变迁与风险 377

二、重建社会控制 385

第二十章 从现代社会到风险社会 390

一、风险社会的社会理论视角 390

二、风险社会的人类学文化理论视角 395

三、风险社会的政治理论视角 396

四、风险社会的经济管理视角 397

致谢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