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活体验项目“游牧东京” 2
共享整个城市,如旅行般的生活体验 2
持续思考新工作方式的十年 3
凭借危机感和敏锐力度过这充满偶然的多变人生 6
尝试从“拥有”的固定观念中解放出来 8
名为“亚马逊”的书库 12
从社交媒体开始的结缘之旅 13
因社交媒体而连接的“共享生活” 14
二十一世纪的东京版地图 17
从“流浪”到“多据点” 20
“工作场所”一样能共享 21
新时代的“街头冒险家” 22
第1章 “自我设计”——柔软弹性来自“多面性” 28
孕育多个自我的弹性生活方式 28
“多重账户”时代 29
从二选一“之间”孕育而生的柔软性 32
与“另一个自我”并行生活 33
不是“副业”,而是“复业” 37
实现“平行事业”的人们 42
亲手创造媒体 45
将自己内容化,自求多变 47
“搞不懂他在干嘛”将成为一种赞美 53
改变行动先要改变“地点” 56
第2章 “工作设计”——孕育“连接”的工作方式 60
扔掉书桌走到街上吧 60
重点不是选择“地点”,而是选择“有连接的地点” 61
机会会偶然造访! 63
通过“连接”让工作枝繁叶茂 64
将来的工作从“人际圈子”中产生 67
营造“新集会场所” 69
将“圈子”变为“学校”强化连接 73
“社会型学习”——从分享开始 76
由网络发言而偶然产生的“圈子” 80
从“竞争”到“合作” 82
从共享工作间产生的“横向团结” 84
辞职后也能靠自己创业活下去的人们 87
想出发便能出发的生活 92
在玩耍与劳动“之间”工作 97
第3章 “生活设计”——双栖生活时代的“多据点住宿” 102
“居住环境”也能自由地变换 102
市中心与郊外之间的往返生活中得到的宝贵经历 106
日本国内的多据点育儿 107
游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 115
在大自然中找回遗失的自我 119
富有生命感觉的生活方式 120
在连接与非连接“之间”的生活 121
不同于别墅的第二个合身的新家 122
以共享与自我创作克服困难的“DIY人” 125
多重混合的多层面生活方式 131
以“东京-海外”两处生活方式克服文化差异 132
自主创造并增加据点 137
第4章 航海时代的职业生涯设计 146
一成不变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意义 146
厚重的策划案不能解决问题 148
向IDEO学习改变视角的“水平思考” 149
将“偶然性”列入计划中的“计划性偶然事件理论” 152
行动上的突破能产生新的发现 154
将“敏捷”与“精益创业”的理念贯穿人生 158
项目的成功并不由于最初的创意 161
尽早开始、尽早失败 166
偶尔添加些能够“转动”的空白 167
第5章 往返于“之间”的未来人生设计 178
移动与定居“之间”的收获 178
在跷跷板上取得平衡 180
在都市与乡村生活“之间”保持自我 182
过去与未来的“点与点的连接” 184
“之间”将孕育出弹性与韧性 185
“选择”与“意志力”至上的时代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