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国后的“淮海战役”——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伟大胜利 1
2 一统一调 天下大定——1950年扭转物价下滑纪实 7
3 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毛泽东主席关于价值、价格的理论与实践 14
4 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周恩来总理对物价工作的亲切关怀 18
5 难道名称也要进口吗——50年代对苏联物价政策说不 21
6 农民听价格的 不一定听县长的——刘少奇同志对价格作用的评价 25
7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陈云同志主持讨论物价实例(上) 29
8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陈云同志主持讨论物价实例(下) 38
9 不信东风唤不回——卖高价商品 稳经济全局 49
10 你这是给主席脸上抹黑——喻杰同志怒斥江青 53
11 给“边山老少穷”地区“雪中送炭”——60年代缩小工业品地区差价始末 56
12 谁说上将只知兵——王震同志到陕甘宁晋省区调研农产品生产和价格 61
13 如何用价格扶贫——毛泽东主席部署的一次物价调查 67
14 红线女的建议与食盐降价——70年代降低盐价纪略 70
15 “上海牌”手表涨了5块钱——马天水无理取闹 73
16 油莎豆的价格风波——江青干扰华国锋同志 76
17 牛吃精饲料不犯法——王震同志关怀肉类的生产和价格 80
18 段夫子总结经验——段云同志分管物价工作的日子 83
19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70年代是如何杜绝买彩电“走后门”的 87
20 学习邓小平理论 建立新的价格机制——学习邓小平同志对价格改革的教导 90
21 “剪刀差”确实存在的例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议提高农产品价格的论据 97
22 十月调研“怀胎” 一朝顺利“分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高农产品价格决议始末 99
23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李先念同志确定农价改革指导原则 102
24 粮价“三层楼”——姚依林同志的谋略 104
25 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关于提高副食品销价给职工补贴的争论 106
26 提高副食品销价不要影响职工生活——李先念同志的指导思想 110
27 未能实现的良好愿望——农用生产资料降价计划落空记 115
28 群众的意见一定要经常掌握住——北京民用火炉提价的故事 118
29 服务质量不同 价格区别对待——旅游服务价格的一场争论 121
30 见微知著 未雨绸缪——姚依林同志多次预见并抑制通货膨胀的功勋 124
31 润物细无声——小商品价格是如何放开的 130
32 全面分析供求规律 准确掌握变价力度——1981年涤棉布降价未奏效 133
33 农民都有经济账 都是马克思——向陈云同志汇报涤棉布与棉布的价格问题 136
34 一出场就满堂彩——1983年纺织品调价记事 139
35 我是不挂钩派——陈云同志对工资与物价指数挂钩的态度 148
36 物价检查所的由来——国务院领导关怀物价检查工作 151
37 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价格双轨制的产生与结束 155
38 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对工业品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评价 159
39 给城镇居民发“工资”——1985年副食品提高销价补贴办法 162
40 仗要一个一个地打——1986年钢材价格欲放还休 165
41 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胜利——广东省价格放开先行记 169
42 记忆犹新的亲切关怀——邓小平同志对价格改革的一次重要指示 175
43 研究解决“鞭子赶、刀子砍”的问题——卖兔毛难事件 178
44 运用价格杠杆 调整产品结构——1987年关于上海手表降价的争论 181
45 加强物价管理检查的特殊举措——国务院决定派出物价特派视察员 184
46 不审势则调放皆误——放开名烟名酒价格的风波 187
47 抢购风是怎样刹住的——1988年平息涨价风经过 192
48 过热的经济“软着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辉煌业绩 196
49 重温小平同志教诲 继续深化价格改革——悼念邓小平同志对价格改革的亲切关怀 201
50 药品价格能完全随行就市吗——90年代关于药价的争论 207
51 十年磨一剑——《价格法》起草历程 210
52 江山代有才人出——薛暮桥价格研究奖评选纪实 218
53 从政府定价为主到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新的价格模式定位历程 221
54 物价的宏观调控果真像“一把伞”吗——物价运行平稳时期的物价工作 225
55 竭忠尽智 焚膏继晷——《中国物价五十年》编写经过 228
附录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