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 矫形器 ? 3
第一章总论 3
第一节概述 3
目录 3
一、现代矫形器特点 4
二、应用 6
第二节矫形器的分类与名称 7
第三节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10
一、限制肢体运动,保持关节稳定 10
二、矫正畸形,防止畸形的发展 10
三、牵引作用,缓解症状 10
第四节矫形器治疗步骤 11
一、矫形器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运作 11
五、功能代偿,辅助肢体运动 11
六、保护作用,预防组织损伤 11
四、免荷作用,减轻疼痛 11
二、矫形器训练和使用 12
三、随访 12
第五节医师开具矫形器处方应包括的内容 13
一、矫形器处方的要素 13
二、理由 14
三、示例 14
第六节矫形器的设计与制作原则 20
二、易散热 20
六、耐用 21
四、重量轻 21
五、外形美观 21
三、可调节 21
一、尽可能分散局部压力 22
七、易清洁 22
八、使用方便 22
第七节矫形器的基本材料、制作步骤、质量 22
检验与要求 22
一、基本材料 22
二、制作步骤 23
三、检验 24
四、要求 26
五、病人使用矫形器注意事项 27
第一节上肢矫形器 28
一、装配上肢矫形器须知 28
第二章矫形器制作个性化要求与医疗监督 28
二、医疗监督 29
第二节下肢矫形器 30
一、装配下肢矫形器须知 30
二、医疗监督 31
第三节脊柱矫形器 32
一、装配脊柱矫形器须知 33
二、医疗监督 33
第三章矫形器在常见肢体残疾中的应用 35
第一节上肢残疾与畸形 35
一、正中神经损伤 35
二、尺神经损伤合并正中神经损伤 36
三、桡神经损伤 37
四、臂丛神经损伤 37
六、手部痉挛性畸形 38
五、颈5~6平面完全性四肢瘫痪 38
七、手腕部关节炎及劳损性疼痛 39
第二节足踝部残疾与畸形 40
一、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40
二、足下垂 40
三、足内翻 41
四、足外翻 41
五、足不等长 42
六、痉挛足畸形 42
七、?趾外翻 43
八、踝足瘫痪(梿枷踝) 43
九、跟行足(对称仰趾足,足跖屈肌瘫痪) 44
十、锤状趾、爪形趾畸形 45
十三、跖腱膜炎 46
十一、跟骨刺 46
十二、跟腱炎 46
十四、跖痛症 47
第三节膝、髋部残疾与畸形 47
一、膝内(外)翻畸形 47
二、膝反屈(过伸)畸形 48
三、膝关节屈曲挛缩(膝关节伸肌瘫痪) 48
四、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49
五、髋部运动障碍 50
第四节颈部、躯干部残疾与畸形 51
一、小儿斜颈 51
二、颈项劳损、扭伤和颈椎骨关节炎 52
三、颈椎伴有骨折或不伴有骨折的瘫痪 53
四、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 54
五、躯干肌瘫痪和脊柱不稳定 56
六、脊柱侧弯 59
七、热塑矫形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62
第五节截瘫 65
一、常用现代矫形器 65
二、使用注意事项 67
第四章矫形器在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畸形中的应用 68
第一节矫形器在小儿麻痹后遗症中的作用 68
一、防止畸形 68
二、矫正畸形 70
三、代偿患肢功能 70
第二节矫形器的结构特点及装配的适应证 71
一、足踝矫形器的结构特点及装配适应证 71
四、补充短缩肢体的高度 71
二、膝关节周围肌肉瘫痪畸形矫形器的应用 77
三、髋关节周围肌肉瘫痪矫形器的应用 78
第五章矫形器在常见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79
第一节上肢损伤 79
一、肱骨近端稳定性骨折(或手术内固定术后) 79
二、肘部及前臂稳定性骨折(或手术内 80
固定术后) 80
三、腕部及尺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 81
(或手术内固定术后) 81
第二节下肢损伤 82
一、胫腓骨稳定性骨折(或手术内固定术后) 82
二、足踝部稳定性骨折(或手术内固定术后) 83
一、颈椎稳定性骨折(或骨折脱位手术内 84
固定术后) 84
第三节脊柱损伤 84
二、胸腰段脊柱稳定性骨折(或骨折移位手术 85
内固定术后) 85
三、下腰椎稳定性骨折(或骨折移位手术内 86
固定术后) 86
第二篇 假 肢 89
第一章概述 89
第一节假肢分类 89
一、按截肢部位分类 89
四、按装配假肢的目的分类 90
五、按使用材料分类 90
六、按力源分类 90
三、按假肢结构分类 90
二、按截肢后的康复时间阶段分类 90
七、按消费水平分类 91
第二节假肢装配前的心理准备与适应性训练 91
一、心理学治疗 91
二、功能位训练 91
三、残端训练 92
四、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训练 92
五、增强肌力训练 96
六、平衡与步行训练 99
第三节常见残肢并发症的医疗处理 100
一、疼痛 101
二、肿胀 101
三、残肢修整手术 101
四、理疗 102
第四节临时性假肢与正式假肢 103
第二章上肢假肢 105
第一节上肢截肢平面和相适配的假肢 105
一、肩胛胸廓假肢 105
二、肩离断假肢 106
三、上臂假肢 106
四、肘离断假肢 106
五、前臂假肢 106
六、腕关节离断假肢 106
七、部分手假肢 107
八、假手指 107
第二节上肢假肢的分类 107
一、装饰性上肢假肢和假手 107
二、工具型上肢假肢和假手 107
三、功能性上肢假肢和假手 108
第三节上肢假肢的主要结构 110
一、接受腔 110
二、关节铰链和关节 110
三、固定牵引装置 111
四、假手 111
第三章下肢假肢 112
第一节下肢截肢平面和相适配的假肢 112
一、骨盆假肢 112
二、髋离断假肢 112
三、大腿假肢 113
四、膝部假肢 114
五、小腿假肢 115
六、踝部假肢 118
一、壳式假肢 119
第二节下肢假肢的分类 119
二、骨骼式假肢 120
第三节下肢假肢的主要结构 121
一、接受腔 121
二、假肢关节和部件 121
三、假肢足部装置 121
第四章假肢佩戴后的训练 124
第一节穿脱假肢训练 124
一、肩关节离断假肢穿脱训练 124
二、前臂假肢穿脱训练 124
三、上臂假肢穿戴的基本操作技术 126
四、假手持物练习 127
五、髋关节离断假肢穿、脱训练 127
六、大腿假肢的穿戴方法 128
七、小腿假肢的穿戴方法 129
第二节站立位平衡训练 130
第三节步行训练 130
第四节其他相关训练 132
第五章假肢的质控检查 135
第一节小腿假肢的质控检查 135
二、站立位检查 136
三、坐位的检查 136
四、步行时的判定 136
五、脱下假肢的判定 136
二、站立位的判定(两脚跟中心的间隔保持10~15cm,双下肢均等承受体重) 137
第二节大腿假肢的质控检查 137
一、与处方对照 137
否基本满意 137
六、询问病人对假肢的外观、功能、穿着感觉是 137
一、与处方对照 137
三、坐位的判定 138
四、行走时的判定 138
五、脱下假肢的判定 139
六、询问患者对假肢的外观、功能、穿着感觉是否基本满意 140
第三节前臂功能假肢的适合检查 140
第四节上臂功能假肢的适合检查 140
第六章肌电控制假肢和智能假肢 142
第一节肌电控制上肢假肢 142
一、肌电控制假肢的优点 142
二、肌电控制假肢的原理 144
三、不同上肢截肢部位的肌电控制假肢 146
四、残肢肌肉训练 150
第二节智能大腿假肢 152
第七章假肢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54
附录一截肢残肢早期处理的技术问题 155
一、骨骼处理和截肢平面 155
二、肌肉处理 156
三、神经的处理 157
四、残肢的包扎 157
附录二医务人员指导患者使用矫形器与 160
假肢时常见咨询及解答 160
附录三造福截肢人的巧手——肌电控制假肢专家 170
罗永昭答《大众健康》读者问 170
附录四 矫形器与假肢临床应用常见名词 173
中英文对照 173
参考文献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