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3
录 3
上篇 3
一学术思想的形成 3
(一)社会历史因素 3
(二)文化因素 6
1.儒家思想 7
2.道家思想 11
3.军事思想 14
4.唯物辩证法 17
(三)医学因素 24
1.医学师传的影响 25
2.经典著作的启迪 26
3.脾肾学说的渗透 34
(四)道德品质因素 37
1.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崇高医德 37
2.不图名利的超越精神 39
二、学术思想概要 40
1.注重人体正气,发挥自然疗能 41
2.悉心调理脾胃,重视后天之本 43
3.着意滋阴补肾,固护先天之本 43
4.强调精神因素,增强治病效果 47
5.辨析不同体质,采用具体治疗 49
三、对脾胃学说的贡献 51
(一)运用脾胃学说应注重的几个基本问题 52
1.应重视脾胃的盛衰 52
2.辨清内伤外感 53
3.知机审情,多向调节 53
4.师古不泥,药随病变 54
5.洞悉脾胃学说的应用机理 55
6.掌握脾胃学说的适应范围 55
(二)运用脾胃学说应注意的几个边缘关系 58
1.脾胃盛衰与四诊的关系 58
2.脾胃盛衰与八纲的关系 59
3.脾胃盛衰与六淫七情的关系 60
4.脾胃盛衰与心肺肝肾的关系 64
(三)运用脾胃学说的28种方法 81
2.和胃疏肝法 82
1.调和营卫法 82
3.和胃利胆法 83
4.养胃宁心法 84
5.养胃开结法 84
6.清宣温化法 86
7.益气宣窍法 87
8.调中疏导法 87
9.养脾宁肺法 88
10.甘温除热法 89
11.健脾升清法 90
12.健脾温肾法 91
13.健脾利湿法 92
14.健脾平肝法 93
15.健脾化痰法 93
16.健脾利水法 94
17.健脾解表法 96
18.健脾益气法 96
20.温阳通络法 97
19.益气通络法 97
21.温肾健脾法 99
22.健脾补督法 100
23.健脾温肾变法 100
24.温中回阳法 101
25.补气统血法 102
26.补气升阳法 103
27.益气养阴法 103
28.益气托毒法 105
(一)学术见解 109
1.脏腑杂病,治宗脾胃论 109
中篇 109
一、内科学术经验拾萃 109
2.扶助正气,重在脾胃论 110
3.虚实相因,先调脾胃论 111
4.调摄善后,运化脾胃论 111
5.病证结合,三位一体论 111
6.调补脾肾,立足于本论 112
7.化瘀通络,重在养正论 115
8.双向调节,以平为期论 117
9.怡情悦志,主明下安论 118
(二)临证经验 119
1.治疗疑难急症思路举要 119
2.冠心病论治经验钩玄 124
3.精神病中医论治辨析 132
4.咳喘病论治经验 137
5.胃脘痛的论治特点 144
6.糖尿病治验一得 149
7.晚期血吸虫病研究心得 155
8.肾炎论治经验宗要 169
9.淋证经验点滴 198
10.类风湿关节炎论治提要 200
11.肿瘤病论治特点 207
12.老年病论治浅谈 227
13.虚劳病论治纲宗 230
14.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论治发微 236
二、外科学术经验摄要 239
1.内因为主论 240
(一)学术见解 240
2.风恋湿邪论 243
3.血瘀化风论 245
(二)经验摄要 246
1.首重调理脾胃 246
2.注意滋阴养血 248
3.善用化瘀通络 250
(一)学术见解 253
1.脾为女子之本论 253
三、妇科学术经验钩玄 253
2.通补奇经论 255
(二)经验钩玄 258
1.药取中正平和,重在健脾理血养阴 258
2.法宗随证治之,变通灵活有序 263
四、儿科学术经验拾贝 272
(一)学术见解 272
1.脾常不足论 272
2.平调阴阳论 274
3.脾虚动风论 276
1.麻疹救逆的经验 277
(二)经验拾贝 277
2.痫证辨治的经验 283
3.“乙型脑炎后遗症”治验 286
4.“脑炎后遗症”治验 287
5.风湿热治验 289
6.再生障碍性贫血治验 289
7.睑废治验 291
8.尿崩治验 292
9.躁啼治验 292
(一)以整体观为基点 297
1.知药性 297
下篇 297
一、用药思想探析 297
2.明配伍 298
(二)以脾胃观为核心 301
1.明升降 301
2.详纳化 303
(三)以辨证观为指导 305
1.辨天时、地理,彰物理之能 305
2.察体质、好恶,顺自然之理 306
二、食疗临床运用发凡 307
1.健脾胃,促运化 309
2.调阴阳,求平衡 309
3.同气相求,以脏补脏 310
4.注意禁忌,防微杜渐 311
三、创制新方举要 312
1.归经汤 312
2.健脾止咳汤 314
3.益气消水饮 316
4.三参首乌汤 318
5.益气振肌汤 319
6.首乌奇良汤 321
四、特色用药摘录 323
附篇 343
一、治学“金字塔式”要领 343
二、医著简介 347
三、炳凡先生年谱大事记 355
参考文献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