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摘要 1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对象 1
目录 1
1.2 研究意义 2
1.2.1 矛盾之一——传统与现实 2
1.2.2 矛盾之二——趋同与自我 3
1.2.3 矛盾之三——技术与艺术 4
1.3 研究现状 5
1.4 研究方法 6
图表目录 7
图1-1 文章构成 7
本章小结 8
2.1 基本概念 10
第二章 有机空间的概念 10
2.1.1 “有机”的概念 10
图2-1 “有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体性”和“生长性” 11
2.1.2 “有机空间”的概念 12
图2-2 传统岭南庭园 13
图2-4 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室内 14
图2-3 巴塞罗那德国馆室内 14
图2-5 “有机空间”的概念 15
2.1.3 “有机空间”与“有机建筑”的区别与联系 16
2.2.1 表象层面 18
2.2 “有机空间”的概念构成 18
表2-1 “有机空间”与“有机建筑”的区别与联系简表 18
图2-6 表象、结构、本质三者的关系 19
2.2.2 结构层面 20
2.2.3 本质层面 21
表2-2 “有机空间”的表象、结构、本质三个层面的构成 22
2.3 有机空间概念基础——空间结构有机性 23
表2-3 传统岭南庭园与现代建筑空间的空间结构有机性表现 23
2.3.1 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24
图2-7 古根海姆美术馆室内空间 25
2.3.2 空间的组织关系 26
图2-8 萨伏伊别墅室内 27
2.3.3 空间自身的表达方式 28
2.3.4 空间的界面处理 29
图2-9 岭南庭园建筑空间界面处理 30
2.3.5 空间结构有机性的建筑心理学基础 31
图2-10 简单与复杂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34
3.1 传统岭南庭园空间 37
第三章 有机空间的表象 37
3.1.1 地域条件与岭南文化 37
3.1.2 传统岭南庭园的形成与特点 40
图3-1 南越国御苑遗址全景 41
图3-3 广东东莞可园 42
图3-2 广东顺德清晖园 42
图3-4 广东番禺余荫山房 43
表3-1 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庭园比较表 43
图3-5 广东佛山群星草堂 43
3.2 现代建筑空间 45
3.2.1 现代建筑的产生 45
3.2.2 现代建筑空间的演变 46
图3-6 现代建筑空间演变 47
图3-8 威立茨住宅 48
图3-7 帕拉第奥佛斯柯里别墅 48
图3-9 勒·柯布西耶对空间箱体的解体分离空间表层赋予箱体方向性 49
图3-10 萨伏伊别墅 49
图3-11 巴塞罗那德国馆室内 50
3.3 现代岭南建筑空间实践 51
图3-12 孟加拉国议会大厦 51
3.3.2 现代岭南建筑空间 52
3.3.1 现代岭南建筑发展的背景 52
本章小结 55
第四章 有机空间的结构 57
4.1 空间与环境——相互融合 57
图4-1 有机空间结构的组成 57
4.1.1 基本概念 58
4.1.2 空间与环境关系概述 58
图4-2 空间与环境融合 58
图4-3 空间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表现 62
4.1.3 空间与环境关系的表现 62
图4-4 广州白云山双溪别墅 63
图4-5 流水别墅 63
图4-6 广州番禺粤海村 64
图4-7 道格拉斯住宅在树林中突出了白色建筑,两者相得益彰 64
图4-8 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室内 66
图4-9 吉巴欧文化中心 67
图4-10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69
图4-11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70
图4-12 空间与环境相互融合的三个方面 70
4.2 空间与空间——整体网络 71
4.2.1 基本概念 71
图4-13 东京国际文化信息中心 72
图4-14 可园空间关系分析 74
图4-15 可园通过乔木、花基、院墙、山石、廊道划分空间 74
图4-16,4-17 圆厅别墅 75
图4-18 狮子上楼台 76
图4-19 在A、B、C三个空间单元看到的可楼形象 77
图4-20,4-21 伊弗森美术馆的空间关系 77
图4-22 动线系统的组织与连结 78
图4-23 罗比住宅内的动线系统环绕壁炉组织 80
图4-24 廊香教堂 81
4.2.2 整体网络的空间关系符合心理感觉的需要 82
图4-25 广州艺术博物院庭院 82
图4-26 廊香教堂室内 83
图4-27 树状思维与网状思维 84
图4-28 空间整体网络的三个因素 85
4.3 空间与实体——图底互换 86
4.3.1 基本概念 86
4.3.2 中西建筑空间表达的比较 87
图4-29 双头像 87
图4-30 庭园内开放式厅堂 89
图4-31 罗马万神庙室内 91
4.3.3 有机空间“图底互换”的空间表达 92
图4-32 余荫山房的廊桥 94
图4-33 伊顿中心室内 95
图4-34 水上教堂祈祷室室内 96
图4-35 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中庭 97
图4-36 空间与实体“图底互换”的三个方面 97
4.4.1 基本概念 98
4.4 空间与界面——复合多义 98
图4-38 擘红小榭成为不同空间的视觉焦点 101
图4-37 庭园中用廊、墙、山石等对空间作有限度的限定 101
图4-39 庭园中的廊 103
图4-40 密斯的乡村别墅方案 105
4.4.2 复合多义的表现 105
图4-41 孟加拉国议会大厦 106
图4-42 埃克斯特学院图书馆室内 107
图4-43 红线女艺术中心室内 107
图4-44 广东顺德清晖园花墙 108
图4-45 广州白云山庄旅舍短墙 109
本章小结 110
5.1.1 “本质”的定义 113
5.1 有机空间本质的概念 113
第五章 有机空间的本质 113
5.1.2 “有机空间本质”的定义 114
图5-1 有机空间本质 114
5.1.3 有机空间结构再认识 115
5.2 现代意义的构成 116
5.2.1 技术功能层面 117
图5-2 有机空间本质的三个层面 117
图5-3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中庭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大教堂” 119
图5-5 德方斯太平洋大厦 120
图5-4 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的桥 120
图5-6 广州北园酒家内庭 121
图5-7 广州番禺余荫山房的构筑技术 123
图5-8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 125
5.2.2 文化特征层面 126
图5-9 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空间界面处理 129
图5-10 安腾忠雄作品中的清水混凝土壁也成为“日本文化”的表达 132
图5-11 马里欧·博塔的作品 132
图5-13 北京香山宾馆 133
图5-12 海口华侨宾馆 133
5.2.3 哲学思想层面 134
图5-14 澳门新竹苑室内 141
本章小结 141
第六章 有机空间的创作原则 144
6.1 整体原则 144
6.1.1 概念意义 144
6.1.2 原则表现 145
图6-2 美国科学馆 147
图6-1 鼎湖山宝鼎园 147
图6-3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148
图6-4 救世军旅馆空间序列 150
图6-5 拉金大厦 151
6.2 围合原则 152
6.2.1 概念意义 152
图6-6 桃树中心广场大厦室内 154
6.2.2 原则表现 154
图6-7 欧特·福姆集合住宅 155
图6-8 东京都新市政厅前广场 156
图6-9 路易斯·康利用开洞的墙体,既限定空间,又表现空间内涵 156
图6-10 大阪住吉的长屋 157
图6-11 比例与尺度 157
图6-12 广州矿泉别墅庭园 158
6.3.1 概念意义 159
6.3 光线原则 159
6.3.2 原则表现 161
图6-13 群星草堂秋爽轩 162
图6-14 可园绿绮楼望向竺台方向 163
图6-15 光的教堂 163
图6-17 孟加拉国议会大厦“光的柱体” 165
图6-16 孟加拉国议会大厦的过道 165
图6-19 孟加拉国议会大厦的会场天花 166
图6-18 孟加拉国议会大厦的祈祷室 166
图6-20 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室内 167
图6-21 卡里艺术中心室内及遮阳板细部 168
6.4 环绕原则 168
6.4.1 概念意义 168
6.4.2 原则表现 169
图6-22 罗比住宅内的动线系统环绕壁炉组织 170
图6-23 擘红小榭西侧廊道 171
图6-25 亚特兰大海氏美术馆室内 172
图6-24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室内 172
图6-26 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大厅 173
6.5 牵引原则 174
6.5.1 概念意义 174
6.5.2 原则表现 175
图6-27 广州顺德清晖园水池视线牵引分析 176
图6-28 流水别墅视线分析 177
本章小结 178
图6-29 萨夫伊别墅视线牵引分析 178
7.1 有机空间与全球化 182
第七章 余论:迈向未来的有机空间 182
7.1.2 地域性与国际性的相互转化 183
7.1.1 文化趋同的危机 183
图7-1 利雅得大清真寺 184
图7-2 吉隆坡IBM大楼 184
7.1.3 跨文化的“超越主义”态度 185
7.2 有机空间与生态观念 186
7.2.1 生态观念的提出 187
图7-3 广东传统民居的导风设计 188
7.2.2 生态技术与观念为有机空间发展提供途径 188
图7-4 廊香教堂与环境关系分析 190
图7-5 西塔埃里森 190
图7-6 管式住宅 190
图7-7 欧洲人权法庭 192
图7-8 深圳市新市政厅 193
图7-9 联想集团深圳分部研发中心 194
7.3 有机空间与信息时代 194
7.3.1 空间界定的虚化 196
7.3.2 动态的空间结构 197
7.3.3 价值观念的改变 198
图7-10 “SOHO”住宅内部 199
图7-11 迈特汤中心室内 200
本章小结 201
结论 205
主要参考文献 208
后记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