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编纂说明 1
第一章 概述 1
一、经济概况 1
目录 1
二、青岛市农村金融概况 2
第二章 大事记 7
一、青岛开埠德帝在青岛发行钞币 65
(二)德华银行在青岛发行的银行券 65
(一)清末设防前后,青岛流通的货币 65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青岛币制 65
第三章 货币 65
(三)德华银行在青岛发行的镍镉小洋 66
二、日帝第一次占领期间青岛流通的货币 66
(一)日本正金和朝鲜银行发行的兑换券 66
(二)中国银行开始在青岛发行的兑换券 67
三、北洋军阀时期的青岛货币 67
(一)青岛通用的银两——胶平银 67
(二)青岛通用的银元、铜元 68
(三)中国、交通两行发行的兑换券 68
(四)青岛地方银行和山东省银行滥发纸币 69
(七)日本浪人制造伪钞,破坏我国银行纸币信用 70
(五)流通于青岛的外国银行券及商号滥发的角票 70
(六)青岛的毁钱铸铜、走私贩运和禁运 70
四、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岛币制改革 71
(一)青岛废除胶平银经过及各银行对正金银行钞票的抵制活动 71
(二)币制改革前青岛发行和流通的货币 73
(三)青岛的银元外流和禁运 73
(四)废两改元和推行法币 74
五、抗战时期敌伪在青岛利用货币进行掠夺 75
(一)敌伪银行发行纸币 75
六、抗战胜利后的通货恶性膨胀 76
(一)法币的膨胀 76
(三)伪币的贬值和收兑 76
(二)敌伪对法币贬值和禁止流通 76
(二)金元券的发行和垮台 77
(三)银元及银元辅币券再次流通 78
第二节 新中国的货币 78
一、解放区的币制——北海币 78
二、新中国的货币发行 79
(一)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 79
(二)坚决、迅速、彻底肃清金元券、银元券 79
(四)打击、取缔金银、外币黑市活动 80
(五)实行新的币制——发行新币、收回旧币 80
(三)禁止金银、外币计价与流通 80
(六)收回苏联印制的三种票券 81
(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金属硬分币 81
附:货币图样 83
第四章 金融机构 83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青岛金融机构 83
一、外国在青岛的银行 83
(一)德华银行 83
(二)正金银行 83
(三)其他外商银行 83
(一)官僚资本银行 84
二、官办银行 84
(二)官办地方银行 85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日伪银行 86
三、民族资本金融业 86
(一)商业银行 86
(二)银号和钱庄 86
(三)典当业 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体系 87
一、革命根据地银行 87
二、中国农业银行 88
(一)信用合作社的性质 90
三、信用合作社 90
(二)信用合作社的任务 91
(三)信用社的创立与发展 91
附:1988年度农行、信用社机构及领导人一览表 97
附:行址照片 125
第五章 农村存款 125
第一节 存款种类 125
二、国营农业企事业存款 125
三、集体(合作)农业存款 125
四、乡镇企业存款 125
七、农村储蓄 126
(二)定期储蓄 126
(一)活期储蓄 126
五、承包户及个体户存款 126
六、农村其他存款 126
一、农村国营工商企业存款 126
(三)华侨储蓄 127
(四)有奖储蓄 127
(五)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 130
八、金融债券 131
第二节 存款的政策原则 132
第三节 农村存款的增长变化 133
第四节 存款的组织发动 134
第一节 农贷的兴起 139
第六章 农业贷款 139
第二节 农业贷款 140
一、农贷的方针、原则 140
(一)农贷的方针 141
(二)农贷的原则 141
二、各个时期农贷的发展变化 142
(一)解放初期 142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142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144
(四)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年) 147
(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 149
(六)“文革”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1966~1977年) 150
(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1988年) 152
第七章 农村商业贷款 169
第一节 农村商业信贷的范围 169
第二节 农村商业贷款的发展变化 169
第八章 国营农业企业贷款 177
第九章 乡镇企业贷款 181
第一节 乡镇企业信贷的任务 181
第二节 乡镇企业贷款的政策和基本原则 181
第三节 乡镇企业贷款的发展变化 183
第十章 农业拨款监督 201
第十一章 信托业务 203
第十二章 国际业务 207
附:支持生产图片 209
第十三章 会计出纳 209
第一节 会计 209
一、任务和作用 209
二、会计核算的沿革 209
三、财务管理 213
四、经济核算 216
二、基本制度 218
一、主要任务 218
第二节 出纳 218
五、固定资产 218
三、业务发展 219
第三节 技术练兵和比赛 219
第十四章 计划 239
第一节 农村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变革 239
一、指标管理制 239
二、农贷固定基金制 240
三、“小包干”制 240
四、“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 241
五、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241
六、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青岛市计划单列后的计划管理 242
第二节 1981年以来农村信贷计划执行情况 243
第三节 现金管理 248
第四节 统计 250
第五节 信息 251
第六节 利率 253
第七节 电子计算机 275
第十五章 劳动人事管理 283
第一节 干部管理 283
第二节 劳动工资管理 285
第三节 干部培训 291
第五节 企业整顿 292
第四节 技术职称和职务评聘 292
第十六章 信用合作社管理 295
第十七章 政治工作 299
第十八章 审计稽核 305
第一节 任务和作用 305
第二节 审计稽核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306
第三节 审计稽核工作情况 306
第十九章 监察、保卫 309
第一节 监察 309
一、任务职责 309
二、机构建立 309
三、监察工作情况 310
一、组织建设 311
二、责任范围 311
第二节 安全保卫 311
三、制度与设施 312
(一)制度 312
(二)设施 312
四、重大事故 312
第二十章 宣传报道 313
第二十一章 金融研究 317
第二十二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321
第一节 党组织 325
第二十三章 党团组织 325
第二节 团组织 326
第二十四章 工会 329
第一节 基本任务 329
第二节 组织配备 330
第三节 劳动竞赛 330
第四节 职工教育 332
第五节 文体活动 332
第六节 职工福利 332
第七节 精神文明建设 333
第二十五章 模范人物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