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超临界流体种类 1
1.1.3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1
第1篇 中药成分提取技术 1
第1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1
1.1 超临界流体简介 1
1.1.1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 1
1.2.1 超临界CO2流体的溶解性能 2
1.2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 2
1.2.2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的优点 3
1.4.1 影响因素 4
1.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影响因素及工艺优选 4
1.3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简介 4
1.5.1 生物碱的提取 7
1.5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应用 7
1.4.2 工艺参数的优选 7
1.5.4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8
1.5.3 香豆素和木脂素的提取 8
1.5.2 醌类及其衍生物的提取 8
1.5.6挥发油的提取 9
1.5.5 皂苷及多糖的提取 9
1.6.2 工业生产设备 10
1.6.1 中小型萃取设备 10
1.6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设备简介 10
1.7 存在问题 12
参考文献 13
2.2.1 设备结构 14
2.2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14
第2章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技术 14
2.1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概念 14
2.3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流程 15
2.2.2 工作原理 15
2.4.1 物料准备 17
2.4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操作方法 17
2.4.7 造梯度 18
2.4.6 填装溶剂 18
2.4.2 阶段提取 18
2.4.3 排渣装料 18
2.4.4 饱和溶剂迁移 18
2.4.5 不饱和溶剂迁移 18
2.6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技术设计特色 19
2.5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主要工艺参数 19
2.6.1 中药动态提取发展状况 20
2.7 动态连续逆流提取技术应用及其评价 23
2.6.2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特点 23
2.8.1 热回流抽提-浓缩工艺及设备 26
2.8 热回流抽提-浓缩工艺及设备简介 26
2.8.2 热回流抽提-浓缩工艺与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比较 28
参考文献 29
3.2.1 空化效应 30
3.2超声波提取的原理 30
第3章 超声波提取技术 30
3.1 超声波提取的概念 30
3.3超声波提取的特点 31
3.2.3 热效应 31
3.2.2机械效应 31
3.4.2 超声波提取中药叶类药材 32
3.4.1 超声波提取根及根茎类药材 32
3.4 超声波技术在中药提取方面的应用 32
3.4.9 超声波提取其他药材 33
3.4.8 超声波提取菌类药材 33
3.4.3 超声波提取皮类中药 33
3.4.4 超声波提取中药花类药材 33
3.4.5 超声波提取中药果实类药材 33
3.4.6 超声波提取种子类药材 33
3.4.7 超声波提取全草类中药 33
3.5.3 超声波频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4
3.5.2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4
3.5 影响超声波提取效率的因素 34
3.5.1 浸泡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4
3.5.5 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5
3.5.4 占空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5
3.6.3 注意超声波对有效成分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影响 36
3.6.2 酶的存在与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36
3.5.6 药材组织结构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6
3.6 超声波提取应注意的问题 36
3.6.1 超声波的凝聚机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6
3.7.2 超声波提取设备及工程化问题 38
3.7.1 超声波提取的提取率问题 38
3.7 超声波提取存在的问题 38
参考文献 39
3.7.3 超声波用于中药复方提取的可行性研究 39
4.1.2 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41
4.1.1 酶的概念 41
第4章 生物酶解提取技术 41
4.1 概述 41
4.2.1 用于植物药的提取 42
4.2 酶反应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42
4.2.3 酶解技术在中药提取液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49
4.2.2 酶在动物药提取过程中的应用 49
4.3.1 酶本身的因素 51
4.3 影响因素 51
4.2.4 酶解技术在药渣再利用中的应用 51
4.4.1 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53
4.4 应注意的问题 53
4.3.2 处理对象的因素 53
4.3.3 酶解工艺的因素 53
4.4.3 酶本身的残留问题 54
4.4.2 对药理药效的影响 54
参考文献 55
4.5 前景与展望 55
4.4.4 酶的标准 55
5.1.3 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57
5.1.2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 57
第2篇 中药分离纯化技术 57
第5章 分子蒸馏技术 57
5.1 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57
5.1.1 分子运动自由程 57
5.2 分子蒸馏技术的特点 58
5.3分子蒸馏设备 59
5.3.2 分子蒸馏器的种类及特点 60
5.3.1 分子蒸馏器设计原理 60
5.4.1 分离效果的衡量指标 61
5.4 分子蒸馏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 61
5.4.2 影响因素 62
5.5.2 应用局限性 63
5.5.1 应用优势 63
5.5 分子蒸馏技术在中药和天然药物中的应用 63
5.5.3 应用实例 64
参考文献 69
6.1.1 大孔吸附树脂的合成方法 70
6.1 大孔吸附树脂的合成方法及类型 70
第6章 大孔树脂分离技术 70
6.3.1 中药分离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技术要求 71
6.3 中药分离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技术要求及分离纯化工艺要求 71
6.1.2 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 71
6.2 大孔吸附树脂的性质及分离原理 71
6.3.2 大孔树脂用于中药分离纯化工艺的技术要求 72
6.3.3 大孔吸附树脂安全性评价 73
6.4 大孔吸附树脂的规格 74
6.5.1 树脂的预处理 75
6.5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工艺 75
6.5.2 装柱与药液的上柱吸附 76
6.5.3 树脂的解吸分离 78
6.5.5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工艺流程 80
6.5.4 树脂的再生 80
6.6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优势 81
6.7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82
6.8.1 大孔树脂规格的选择 83
6.8 中药生产应用树脂分离纯化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83
6.8.2 影响树脂纯化效果的因素及工艺条件 85
6.8.3 纯化条件的规范 87
6.8.4 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建立 89
参考文献 90
6.8.5 树脂稳定性考察 90
7.1.1 膜分离原理 92
7.1 简介 92
第7章 膜分离技术 92
7.2.1 无流动操作 93
7.2膜分离操作模型 93
7.1.2 膜的分类与特征 93
7.1.3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93
7.3.1 分类 94
7.3 膜组件应用形式及其适用范围 94
7.2.2错流(切向流)操作 94
7.3.2膜组件的选择 95
7.5 膜分离技术在中成药生产中的应用 97
7.4 膜分离技术用于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的原理和依据 97
7.5.1 微滤 98
7.5.2超滤 100
7.6膜分离技术的评价指标 106
7.7 膜分离技术用于中药研究实例 107
7.8膜分离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09
参考文献 110
8.1 概述 113
第8章 超微粉碎技术 113
第3篇 中药制剂成型技术 113
8.3 超微粉碎应用于中药加工的目的及意义 114
8.2超微粉碎的原理 114
8.4.1 超微粉碎方法 115
8.4超微粉碎方法及其要求 115
8.5.1 辊压式粉碎机 117
8.5设备 117
8.4.2 中药超微粉碎方法要求 117
8.5.2辊碾式粉碎机 118
8.5.3 高速旋转撞击式粉碎机 120
8.5.4 球磨机 122
8.5.5 搅拌磨 126
8.5.6 气流粉碎机 129
8.5.8 纤维类材料超微粉碎设备 133
8.5.7 中药超细粉碎机组 133
8.6.1 超微粉碎的分级技术 134
8.6 超微粉碎配套辅助技术简介 134
8.6.4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简介 136
8.6.3微粉测量技术 136
8.6.2 超微粉碎干燥方法 136
8.7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137
8.6.5 超细粉体的包装、储存及运输 137
8.8存在问题 141
参考文献 143
9.3.1 固体分散体应具备的条件 145
9.3 固体分散体的常用载体 145
第9章 固体分散技术 145
9.1 概述 145
9.2 固体分散体的特点 145
9.3.2 固体分散体载体的分类 146
9.4.1 熔融法 149
9.4 固体分散体成型技术 149
9.5 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作用 150
9.4.5 溶剂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 150
9.4.2 溶剂法 150
9.4.3 溶剂熔融法 150
9.4.4 研磨法 150
9.7 固体分散体的质量检查与评定 151
9.6 固体分散体的缓释作用 151
9.7.1 热分析法 152
9.7.3 红外光谱测定法 153
9.7.2 X射线衍射法 153
9.7.5 溶出速率测定法 154
9.7.4 显微镜法 154
9.8 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 155
9.7.6 生物实验法 155
9.9 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156
9.10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57
参考文献 158
9.11 固体分散体应用前景 158
10.1.1 乳剂的基本概念 160
10.1 乳剂的形成 160
第10章 乳化技术 160
10.1.2 乳化剂 162
10.1.3 乳剂的制备 169
10.1.4 乳剂制备的设备 171
10.2.1 普通乳 172
10.2 乳剂的分类 172
10.2.3 复乳 174
10.2.2 亚微乳 174
10.2.4 微乳 176
10.3.2 液晶相与膜的结构与性质 177
10.3.1 流变性 177
10.3乳剂的性质 177
10.3.4 稳定性 178
10.3.3 乳滴表面的电学性质 178
10.3.5 释药特性、吸收与靶向性 180
10.4.1 物理稳定性评价 183
10.4乳剂质量评价 183
10.4.4 药物释放特性和靶向性评价 184
10.4.3 化学测定法 184
10.4.2 乳滴的表面电荷 184
参考文献 185
11.2.1 喷雾干燥原理及发展现状 186
11.2喷雾干燥技术 186
第11章 雾化技术 186
11.1 概述 186
11.2.2 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188
11.2.3 喷雾干燥技术相关研究 191
11.2.4 喷雾干燥设备及其选择 192
11.3.1 气雾剂原理及研究现状 195
11.3 气雾剂制备技术 195
11.3.3 气雾剂制备的关键技术 196
11.3.2 中药气雾剂的研究 196
参考文献 199
12.2.1 按包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类 200
12.2 包合物的分类 200
第12章 环糊精包合技术 200
12.1 概述 200
12.3 β-环糊精包合原理 201
12.2.2 按包合物的几何形状分类 201
12.4.1 结构 202
12.4 环糊精的结构和性质 202
12.4.2 性质 203
12.5 环糊精包合物的特点 204
12.6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205
12.7 中药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 207
12.8 β-环糊精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 209
12.9.2 合理选择添加剂 211
12.9.1 β-环糊精的结构修饰 211
12.9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211
12.10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安全性 212
12.9.5 刺激作用的改善 212
12.9.3 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 212
12.9.4 包合介质中高聚物的应用 212
参考文献 213
第13章 微型胶囊制备技术 215
13.1.2 囊材 216
13.1.1 囊芯物 216
13.1 囊芯物与囊材 216
13.2.1 物理化学法 219
13.2 微囊的制备 219
13.2.2化学法 222
13.2.3物理机械法 223
13.2.4 纳米囊的制备 224
13.3.1 微囊的结构与大小 225
13.3 微囊的性质 225
13.3.2 药物的释放 227
13.4.2 微囊中药物的含量测定 231
13.4.1 微囊的囊形与大小 231
13.4 微囊的质量评价 231
13.5.1 多种药物制剂 232
13.5 微囊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232
13.4.3 微囊中药物的释放度的测定 232
13.5.3 提高药物稳定性 233
13.5.2 长效或缓释作用 233
13.5.6 对酶制剂的特殊用途 234
13.5.5 定位释放 234
13.5.4 遮盖药物不良气味 234
参考文献 235
13.5.7 靶向作用 235
14.1 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 236
第14章 冷冻干燥技术 236
14.3.1 冷冻干燥设备 237
14.3 冷冻干燥设备及性能选择 237
14.2 冷冻干燥的特点 237
14.4 冷冻干燥设备验证 238
14.3.2 设备性能选择 238
14.5.1 冻干产品的配方研究 239
14.5 冷冻干燥工艺过程及技术参数的选择 239
14.5.2 预冻 240
14.5.4 解析干燥 241
14.5.3 升华 241
14.5.6 玻璃化转变温度 242
14.5.5 冻干曲线 242
14.5.7 其他技术参数 243
14.7 冷冻干燥中常出现的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244
14.6.3 加添加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244
14.6 冻干添加剂 244
14.6.1 添加剂应具备的性质 244
14.6.2 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244
14.8.1 在中药材处理中的应用 245
14.8 冷冻干燥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245
14.8.2 冻干技术用于粉针剂的制备 246
14.8.3 在其他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248
参考文献 249
15.1.1 制粒设备 250
15.1 干法制粒 250
第15章 制粒技术 250
15.2.1 湿法制粒机理 251
15.2 湿法制粒 251
15.1.2 干法制粒的影响因素 251
15.1.3 干法制粒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251
15.2.2制粒设备 252
15.2.3 湿法制粒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255
15.3 流化制粒 257
15.3.1 流化制粒过程和机理 257
15.3.2 流化床和喷嘴的组合方式 258
15.3.4 流化制粒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办法 259
15.3.3 流化制粒的特点 259
15.3.5 沸腾制粒机制备中药颗粒时“塌床”现象的防止和操作控制 261
15.3.6 流化制粒中颗粒粒径控制方法 262
15.4.1 喷雾制粒设备 263
15.4喷雾制粒 263
15.4.4 喷雾制粒易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64
15.4.3 影响中药喷雾制粒的因素 264
15.4.2 喷雾制粒的特点 264
15.4.5 喷雾制粒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265
参考文献 267
16.2.1 片剂成型的原理 268
16.2 片剂成型原理及压片过程 268
第16章 压片技术 268
16.1概述 268
16.2.3 压片过程技术参数 269
16.2.2 压片的力学过程 269
16.3.4 干法制粒压片 270
16.3.3 湿法制粒压片 270
16.3普通压片方法 270
16.3.1 粉末直接压片 270
16.3.2 结晶物直接压片 270
16.4.1 泡腾片 271
16.4特殊片压片方法 271
16.4.2 分散片 273
16.4.3 咀嚼片 276
16.5.2旋转式压片机 277
16.5.1 单冲压片机 277
16.4.4 口含片 277
16.5 压片机械及其技术改造 277
16.5.3高速双轨压片机 278
16.5.4 压片机械的技术改造 280
参考文献 281
17.3 微丸的类型及释药机制 282
17.2微丸的特点 282
第17章 微丸制备技术 282
17.1 概述 282
17.3.6树脂型微丸 283
17.3.5 不溶性薄膜衣微丸 283
17.3.1 速释微丸 283
17.3.2 骨架型缓释微丸 283
17.3.3肠溶衣型微丸 283
17.3.4 可溶性薄膜衣微丸 283
17.5 微丸的质量评价要点 284
17.4 微丸形成的机理及过程 284
17.3.7脉冲控释微丸 284
17.6.1 泛制法 286
17.6 微丸的成型技术与设备 286
17.6.2 离心造粒法制备微丸 288
17.6.3 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 289
17.6.4流化床制备微丸 293
17.6.6 熔融法制备微丸 294
17.6.5 快速搅拌法制备微丸 294
17.6.7液相中制备微丸 295
17.9微丸的辅料 299
17.7微丸的包衣 299
17.6.8 空白丸芯法 299
17.9.3 中药微丸的发展方向 300
17.9.2 中药微丸制剂研制的难点 300
17.9 中药微丸制剂 300
17.9.1 中药微丸制剂的现状 300
17.9.4 中药微丸制备举例 301
参考文献 302
18.2.1 成膜材料 303
18.2 薄膜包衣的处方组成 303
第18章 薄膜包衣技术 303
18.1 概述 303
18.2.4 溶剂 307
18.2.3 着色剂(遮光剂) 307
18.2.2 增塑剂 307
18.3.1 与薄膜包衣相关的几个概念 308
18.3 包衣原理 308
18.2.5 其他 308
18.4.1 滚转包衣法 309
18.4 薄膜包衣方法及包衣设备 309
18.3.2 薄膜包衣的原理 309
18.4.3 压制包衣法 311
18.4.2 悬浮包衣法 311
18.5 薄膜包衣的质量评价 312
18.6.1 包衣底物 313
18.6 影响薄膜包衣的因素及操作中易产生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13
18.6.2 薄膜包衣的处方 314
18.6.3 包衣方法和制备工艺 315
18.7.1 包衣目的 316
18.7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316
18.7.2 不同包衣材料的应用 317
18.7.3 包衣工艺与设备 321
参考文献 322
18.7.4 中药制剂薄膜包衣中存在的问题 322
19.2.1 物理灭菌法 324
19.2 常用灭菌方法 324
第19章 消毒灭菌技术 324
19.1 概述 324
19.2.2 化学灭菌方法 327
19.3.1 辐射灭菌 330
19.3 辐射与微波灭菌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330
19.3.2 微波灭菌 332
参考文献 333
20.2.1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 335
20.2经皮吸收 335
第4篇 新型给药制剂制备技术 335
第20章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制备技术 335
20.1 概述 335
20.2.3 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337
20.2.2 经皮吸收途径 337
20.3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与技术 340
20.3.1 药剂学方法 341
20.3.2 物理学方法 345
20.3.3 化学方法 347
20.4.1 经皮给药系统的类型 348
20.4 经皮给药制剂的组成及制备 348
20.4.2 经皮给药系统的基质组成材料 349
20.4.4 巴布剂 351
20.4.3 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 351
20.5.1 体外试验 353
20.5 经皮给药制剂中药物的渗透试验研究 353
20.5.2体内试验 356
20.6.1 体外质量评价 357
20.6 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 357
20.6.2 体内质量评价 359
20.7.1 中药有效成分TTS的开发 360
20.7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 360
20.7.2 中药复方TTS的开发 363
20.7.3 中药经皮作用与穴位作用 365
参考文献 366
21.1.1 定义 368
21.1概述 368
第21章 中药缓释、控释制剂制备技术 368
21.1.3 分类 369
21.1.2特点 369
21.1.4 缓释、控释给药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70
21.2.1 药材的前处理 371
21.2 中药缓释、控释给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371
21.2.4 缓释、控释制剂的质量综合评价 372
21.2.3 缓释、控释制剂处方设计 372
21.2.2 有效成分的确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372
21.2.5 中药缓释、控释制剂释药机理的研究 373
21.3.1 水凝胶 374
21.3 中药缓释、控释给药系统的常用辅料 374
21.2.6 中药缓释、控释给药系统研究总体思路 374
21.3.3 离子交换树脂 375
21.3.2 生物降解聚合物 375
21.4.2 包衣技术 376
21.4.1 固体分散技术 376
21.4 中药缓释、控释给药系统制备技术 376
21.4.6 缓释、控释骨架成型技术 377
21.4.5 中药缓释微囊与微球成型技术 377
21.4.3 乳化技术 377
21.4.4 缓释微丸成型技术 377
21.4.7 脉冲式释药技术 378
21.4.8 自调式释药技术 379
21.5.1 处方前研究 380
21.5 中药缓释、控释给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380
21.5.2 处方及工艺设计 381
21.5.3 肝苏缓释胶囊研究实例 382
21.6.1 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387
21.6 中药缓释、控释给药系统的质量综合评价 387
21.6.2 药代动力学研究 390
21.6.4 生物利用度 393
21.6.3 药效动力学研究 393
21.6.6 肝苏缓释胶囊的体外质量评价实例 395
21.6.5 体内外相关性考察 395
参考文献 400
22.1.3 分类 402
22.1.2特点 402
第22章 中药靶向制剂制备技术 402
22.1 概述 402
22.1.1 定义 402
22.2.1概述 403
22.2脂质体制备技术 403
22.1.4 中药靶向制剂的发展概况 403
22.2.2 脂质体的组成及特性 404
22.2.3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405
22.2.4 新型脂质体简介 406
22.2.5 脂质体的质量研究 408
22.2.6 提高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411
22.3.2 肝靶向制剂设计理论 412
22.3.1 肝的生理结构及特点 412
22.3 中药肝靶向制剂 412
22.3.3 中药肝靶向制剂研究的展望 413
22.3.4 中药肝靶向制剂实例 414
22.4.3 中药肺靶向给药系统实例 415
22.4.2 肺靶向制剂的设计原理 415
22.4 中药肺靶向给药系统 415
22.4.1 肺的生理结构及特点 415
22.5.2 结肠靶向制剂设计理论 417
22.5.1 结肠的生理结构及特点 417
22.5 中药结肠靶向给药系统 417
22.5.3 中药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实例 418
22.6.1 骨髓的生理结构及特点 419
22.6 中药骨髓靶向制剂 419
22.6.3 骨髓靶向给药系统的应用及展望 420
22.6.2 骨髓靶向制剂设计理论 420
22.7.2 淋巴靶向给药系统设计理论基础 421
22.7.1 淋巴系统的生理结构与特点 421
22.7 中药淋巴靶向给药系统 421
22.7.3 淋巴靶向给药系统的应用及展望 422
22.7.4 中药淋巴靶向给药系统实例 423
参考文献 424
22.8 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的质量评价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