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总序 1
译者序 1
前言 1
第一章导论:制度性公共选择理论与政治分析 1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 2
致射 . 4
二、本书的结构 8
第一部分民主 15
第二章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 15
一、多元主义途径 16
图2.1 退出或表达对利益集团的相对意义——与质量相关的需求弹性 20
图解目录 20
图2.2需求无弹性时的退出和表达 21
图2.3不满的团体成员所面对的多种退出和表达的选择 22
二、统合主义途径 31
三、集体行动逻辑的模型 35
四、新右派模型 42
五、结论 50
第三章重构团体理论 52
一、人们为什么加入团体 52
图3.1 团体参与所受的约束 53
图3.2人们为什么加入团体 68
二、解释团体有效性的变化 71
图3.3外生性团体的特征 74
图3.4 内生性团体的特征 77
三、解释利益集团内部民主 81
四、结论 88
第四章对投票行为的经济学解释(与休吉·沃德合著) 90
一、投票决定 91
图4.1投票决定 98
二、外生性的投票者偏好 102
图4.2单峰值的投票者效用图 103
图4.3非单峰值的投票者效用图 104
图4.4偏好总体分布的不同形态 105
图4.5基于亲近假定的投票循环 108
图4.6“方向性”投票产生的政党分歧 109
图4.7对ADP是否回应变化的不同看法 115
图4.8 罗伯特森对英国政党的政策立场如何变化的描绘(1924一1966) 121
图4.9二维问题空间内个体投票者偏好的变化 123
三、结论 124
第五章政党竞争——偏好塑造模型(与休吉·沃德合著) 126
一、适应投票者的偏好 127
二、执政党 131
图5.1 利用政府权力重塑ADP曲线的实例 133
三、偏好塑造策略与偏好适应策略 143
图5.2三党竞争下的简约化敌对政治模型 150
表5.2 宪法和制度安排对选择偏好适应策略或偏好塑造策略的影响 153
四、结论 160
第二部分官僚制 165
第六章现有公共选择模型对官僚制的解释 165
一、多元主义模型 166
二、新右派模型 173
图6.1 尼斯坎南的模型:官僚机构为何过度提供产出 178
图6.2“高需求”取决于阻止完全的过度供给 180
三、分析官僚制时的若干问题 181
图6.3成本缩减对公司和机构产出均衡水平的影响 181
图6.4唐斯如何推导出“协调递减法则” 183
图6.5唐斯如何推导出“常扩张性控制法则” 191
四、结论 193
一、官僚制内部的集体行动问题 194
第七章机构塑造模型 194
图7.1 假定机构净效用、影响力概率、倡议成本和可选收益率的分布 199
二、分析预算和机构的关键概念 201
图7.2核心预算、机构预算、项目预算和超级项目预算的组成要素 202
图7.3 供给性机构和管制性机构中的预算是如何增长的 204
图7.4转让性机构和契约性机构中的预算是如何增长的 206
图7.5控制性机构中的预算是如何增长的 207
表7.1英国中央政府的机构类型(1987—1988) 209
表7.2英国中央政府机构类型的平均预算水平 210
(1987—1988) 210
三、预算最大化的条件 212
表7.3 各机构类型核心预算、机构预算和超级项目预算占项目预算的平均百分比 212
表7.4官僚从预算最大化中获得的福利所得 213
图7.6 Z字形机构预算曲线 217
图7.7 重新集权化的削减怎样能增加核心预算或 218
机构预算 218
图7.8官僚是否将预算最大化所受的影响 219
图7.9官僚在决定是否倡导预算增长时的选择问题 221
四、官僚的动机与机构塑造策略 222
表7.5官员可能拥有的积极和消极价值观 224
图7.10新右派对直线型机构重组产生的影响的看法 228
图7.11 机构塑造模型对直线型机构重组产生的影响 229
的看法 229
五、结论 230
第八章预算最大化模型与机构塑造模型之比较 232
一、政府增长与组织 232
表8.1 29个英国中央政府部门中不同机构类型之间项目预算削减的分布(1975一1984) 238
政策领域之间的分布 239
表8.2英国中央政府机构以及核心预算在机构类型与 239
表8.3 不同职能范畴间英国公共支出计划总额的年均增长百分比(1978—1979年度到1987—1988年度) 240
(1851—1981) 244
表8.4英美不同政府层次就业增长的长期模式 244
表8.5对6个发达工业国家中央政府重要性的测度 244
二、解释私有化和非制度化 250
图8.1 当机构将收益外部化时私有化的影响 269
图8.2 当契约者能获得超常利润时私有化的影响 270
图8.3 当机构将成本外部化时私有化的影响 271
三、结论 272
一、需求方的意义 274
第九章 结论——政治科学中的经济学阐释 274
二、供给方的意义 280
三、结论 285
参考文献 286
作者索引 304
主题索引 307
后记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