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妙灵 1
序 张新鹰 1
绪论以韦伯为代表的现代宗教社会学理论与佛教 1
一、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模式及其佛教论 3
二、韦伯宗教社会学的视角偏差及其方法论纠正 16
三、深入运用韦伯宗教社会学模式研究佛教的现实意义 24
第一章 佛教的诞生 29
第一节 “觉醒”时代 29
第二节 “神秘”的涅槃? 38
第三节 由佛教“空境”反观社会 48
第二章 宗教社会学视角下的佛学基本原理与观点 53
第一节 宗教社会学视角下的佛学基本原理 53
第二节 由佛学原理示现的文化观 66
第三节 由佛学原理示现的历史观 74
第三章 部派分裂动因探析 81
第一节 个人自由与社团规范 82
第二节 深刻而复杂的分歧 87
第三节 基本动因在于社会各阶层宗教需求的广泛性 90
第四节 人的宗教需求之由来与启示 93
第四章 大乘起源及其精髓新论 98
第一节 大乘佛教基本概念的界定 98
第二节 大乘起源与衰退考辩 102
第三节 大乘菩萨行的精髓 110
第五章 佛教中国化与南禅独秀 115
第一节 从佛陀的重理智向法门多样化的转变 115
第二节 中国化佛教诸宗并起的宗教社会学分析 118
第三节 中国传统政治秩序与南禅独秀 126
第四节 从历史比较中看南禅的重振 131
第六章 佛教“意义系统”与净土信仰取向比较 137
第一节 净土理想是佛教超越性的体现 137
第二节 从士大夫到大众信仰的转变及其比较 142
第三节 知识分子重归佛教与理性的论辨探讨 146
第四节 古今净土信仰比较研究的意义与韦伯拯救途径论的局限 151
第七章 社会转型与人间佛教 157
第一节 人间佛教思想的源和流 157
第二节 人间佛教对传统的质的提升 162
第三节 人间佛教思想的现代特征 168
第四节 以佛教理性重新审视传统扬优汰劣 173
第五节 人间佛教前后三代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趋向 177
第八章 中国近代佛教改革与德国宗教改革的比较 187
第一节 太虚与马丁·路德 189
第二节 中德宗教改革的内涵比较与评估 196
第三节 改革的扩散与社会影响 204
第九章 高科技社会与人间佛教 214
第一节 求真与求善 214
第二节 膨胀与规限 218
第三节 发展与指导 224
第十章 中国佛教的主要社会功能 232
第一节 “治心”种种 232
第二节 敦伦之效 235
第三节 济世之穷 239
第四节 “经忏”与巫术污染之弊 242
第五节 佛教社会功能的转型 246
第十一章 佛教·民间信仰·巫术 251
第一节 宗教与魔法(巫术) 252
第二节 传统宗教褪巫的必要与可能 255
第三节 巫术与民间信仰 259
第四节 佛教对民间信仰的摄化 263
第十二章 21世纪中国佛教之社会文化定位 268
第一节 成功实现现代转型之前提 268
现代转型之潜质 274
第三节 佛教在现代社会文化中的适当定位及其问题 276
第四节 曱21世纪中国佛教十大趋向 281
结语:论佛教信仰的理性特征 291
一、世界宗教史上的多种类型的信仰 291
二、佛教思想的实体理性化 297
三、佛教的形式理性化 300
四、佛教理性的特征 308
五、多种信仰之间的重心比较 314
附录1:道家社会观新论 319
附录2:佛学探究的方法与学术理念 332
后记 347
第二节 中国化佛教在传统文化中最富齐世第五十六 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