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 四编 第17册 唐代僧俗交涉之研究 以僧人世俗化为主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明孙主编;叶珠红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862542378
  • 页数:203 页
图书介绍:

上册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1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5

一、释「僧俗交涉」 5

二、研究内容 6

第三节 研究回顾与研究方法 8

一、研究回顾 8

二、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唐代帝王与佛教 19

第一节 唐代帝王对于佛教的管理 19

一、道先佛后的主张 20

(一)高祖——老先、次孔、末释 20

(二)太宗——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 22

(三)高宗——道先佛后 25

二、对于度牒、僧尼籍的控管 27

(一)度牒与僧尼籍 27

(二)公度与私度 30

三、沙汰僧尼 32

(一)沙汰伪滥僧 32

(二)以「试经」沙汰 35

(三)视为「蠹物」沙汰 39

四、会昌毁佛 41

第二节 唐代帝王的佛教政策 44

一、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 44

(一)藉僧人之助定天下 45

(二)藉佛经以安天下 47

1.唐初帝王对于译经的贡献 48

2.武则天与佛教 49

第三节 唐代帝王与僧人之交涉 51

一、对僧人之礼遇 52

(一)延为内道场供奉 52

(二)赐紫方袍 54

(三)赐寺额与谥号 56

二、唐代帝王与异僧之交涉 58

(一)预言僧 58

1.「帝师」万回 60

2.「天师」一行 63

(二)祈雨僧 67

(三)丹药僧 67

第四节 小结 70

第三章 唐代皇室贵族与佛教 75

第一节 议沙门致拜君、亲 75

一、唐以前之沙门「致礼」问题 75

二、唐代沙门「致礼」问题 77

第二节 轮回果报的信仰 80

一、立寺与造像 81

二、奉迎佛骨 84

第三节 唐朝皇室成员之法事活动 86

一、为亡者追福 87

二、唐代皇室贵族受菩萨戒 89

第四节 唐代皇室贵族与胡僧 90

一、胡僧惠范 91

二、开元三大士 93

(一)善无畏 93

(二)金刚智 95

(三)不空 98

第五节 小结 102

第四章 唐代官吏与佛教 105

第一节 维护儒家伦常与社会安定 105

一、判僧之自由心证 106

二、对违戒僧人之判文 108

三、良吏与劣僧 110

第二节 襄助译经与饭僧邀福 112

一、译场之分职 113

二、唐代译场概况 115

三、饭僧邀福 118

(一)唐代帝王与官吏之奢靡 119

(二)唐代官吏饭僧 123

第三节 唐代官吏与异僧之交涉 125

一、预言僧人 126

(一)知前世今生 126

(二)明祸福休咎 129

二、法术僧人 133

第四节 唐代宦官与佛教 135

一、唐代宦官之娶妻养子 136

二、唐代宦官及妻、女崇佛 141

第五节 小结 144

第五章 唐代文士与佛教(上) 149

第一节 佛寺纪游 150

一、文化浸润的休闲因素 150

二、离苦得乐的宗教因素 156

三、遥体僧情的社交因素 163

第二节 游寺题诗 167

一、因景生情、就地题诗 168

二、僧房题诗 173

(一)对僧人之崇敬 174

(二)题诗作别 176

三、影堂题诗 178

第三节 文士与僧人之休闲活动 181

一、茶与诗 181

二、棋与琴 183

(一)弈棋 183

(二)弹琴 186

三、花园与药圃 188

四、共结林中社 191

第四节 寓止佛寺与习业山林 194

一、寓止佛寺 195

二、习业山林 198

下册 205

第六章 唐代文士与佛教(下) 205

第五节 访僧不遇与共僧同宿 205

一、访僧不遇 205

二、与僧同宿 209

第六节 戏僧与悼僧 213

一、文人戏僧 213

二、别僧与悼僧 217

第七节 唐代士人之释门文章 221

一、为佛寺、经像撰碑铭、序记 222

二、为译经、注经作序 224

三、为僧人作塔铭、碑文、序文 226

(一)帝王敕作 227

(二)应邀而作 227

四、唐代士人与佛事文章 231

(一)寺碑与院碑 231

(二)神异与功德 233

五、文士与僧人之书信往来 234

第八节 小结 238

第七章 唐代庶民与佛教 245

第一节 消灾追福之法事活动 245

一、舍宅与立社 246

(一)舍宅为寺以邀福 246

(二)立邑社同修福 248

二、造像与写经 251

(一)造像 252

(二)写经 253

三、为亡者追福 255

第二节 冥报故事与佛典启示 257

一、报应之福善祸淫 257

(一)因善得福 258

(二)不善致祸 259

二、佛典的流行 261

(一)初唐《法华经》流行概况 261

(二)中唐《金刚经》之流布 262

第三节 唐代妇女与佛教 265

一、唐代妇女与比丘尼的社会地位 265

(一)唐初妇女地位的提升 266

(二)佛门对女性的歧视 268

二、以华情学梵事 270

(一)唐代妇女奉佛概况 271

(二)唐代比丘尼与家庭 275

(三)唐代比丘尼与家族 276

第四节 唐代僧人之世俗化 277

一、唐代僧人违律 278

(一)僧人之贪鄙趋利 278

(二)唐代僧人违戒情形 280

二、僧人之世俗化 281

(一)门僧与客僧 281

(二)「异僧」与「狂僧」 283

三、唐代胡俗与胡僧 284

(一)唐代胡俗 285

(二)胡僧识宝 287

(三)《全唐诗》里看胡僧 292

四、域外僧人之僧俗交涉 293

第五节 小结 295

第八章 僧俗交涉所彰显之寺院功能 303

第一节 寺宝奇闻 303

一、镇寺之宝 304

二、寺院传说与奇僧逸闻 309

(一)寺院传说 309

(二)奇僧逸闻 311

第二节 济贫救苦之设施 312

一、普通院 312

二、悲田养病坊 313

(一)「悲田养病坊」缘起 314

(二)寺院主办与朝廷专使 315

第三节 文化休闲与娱乐 317

一、上元灯节 318

二、赏牡丹花 321

(一)寺院与牡丹 321

(二)文士与牡丹 325

(三)牡丹与杜鹃 326

三、观百戏 328

(一)寺院与百戏 329

(二)戏场与百戏 330

四、听俗讲 332

(一)唐代俗讲盛况 333

(二)唐代俗讲师的魅力 336

第四节 小结 339

第九章 唐代僧俗交涉对于文化之触发与创建 343

第一节 对于佛教文化之触发 344

一、对「财施」观念的强化 345

(一)三阶教「无尽藏」之创建 345

(二)武则天、唐玄宗检校「无尽藏」 347

(三)无尽财与长生钱、长生库 349

二、对佛教戒律的奠定 351

(一)大唐第一律师——释道宣 352

(二)道宣与南山律宗 356

(三)戒律与唐代僧人 358

三、佛教节日与佛教文物 361

(一)盂兰盆会的定型 361

(二)经幢与舍利 362

1.经幢 362

2.舍利塔 364

第二节 对于中国文化之创建 365

一、对于世学之创建 366

(一)韵书与字典、辞典 366

(二)诗学观念与诗体新创 368

1.诗学观念——「造境说」 368

2.诗体之新创 372

二、对茶文化之推行 373

(一)开元时首创饮茶之风 373

(二)「茶僧」与「茶神」 375

1.「茶神」陆羽 375

2.「茶僧」皎然 376

(三)陆羽传说 378

三、对于书法艺术之创建 380

(一)书僧怀素 381

(二)怀素与草书 382

第三节 唐代古文家与僧人之会通儒、释 385

一、李华主禅定不废礼 386

二、梁肃与天台 387

三、柳宗元之中道观 388

四、唐代僧人之会通儒、释 390

第四节 小结 392

第十章 结论 399

参考文献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