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危机四伏的人类环境 12
(一)传统发展观与全球重大问题 13
1.世界人口剧增及高度城市化 14
2.自然资源过度消耗 16
3.环境污染严重 18
4.生态环境恶化 20
5.南北差距扩大 23
(二)中国的环境问题 24
1.大气污染严重 25
2.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27
3.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28
4.噪声和电磁辐射形势严峻 29
5.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29
6.自然生态恶化加重 30
7.自然灾害严重 32
(三)中国环境保护的实践 33
1.工业污染防治 34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5
3.国土整治 36
4.农村环境保护 37
5.生态环境建设 38
6.生物多样性保护 39
第二章 人类社会的新发展观 40
(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产生 40
1.斯德哥尔摩会议与《人类环境宣言》 41
2.布伦特兰报告与可持续发展概念 44
3.世界环发大会与《21世纪议程》 46
(二)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基本原则 51
1.公平性原则 51
2.持续性原则 52
3.共同性原则 52
1.环境创新 53
(三)创新——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 53
2.经济创新 56
3.社会创新 58
4.文化创新 60
(四)环境保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实践 63
1.全球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63
2.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64
3.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呈现“法律化”的趋势 65
4.环境保护成为影响各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65
5.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 67
1.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68
(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8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68
2.我国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可行性与战略性 71
3.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76
(二)中国21世纪议程 78
1.制定背景与基本内容 78
2.主要特点 80
3.具体实施 83
(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85
1.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重要意义 86
2.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86
3.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 88
(四)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 93
1.可持续生产 93
2.可持续消费 94
3.环境标志制度 95
第四章 人口与环境 97
(一)世界与中国的人口发展现状 97
1.绝对数量大 98
2.增长速度快 99
3.年龄结构偏大 99
4.分布不均衡 99
6.人口整体素质不高 100
5.人文发展指标低 100
(二)人口对环境保护的压力 101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102
2.对水资源的影响 103
3.对能源供应的压力 103
4.对生态环境的困扰 104
(三)中国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106
1.中国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06
2.中国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08
3.制约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 109
1.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邓小平人口思想 110
(四)中国的人口控制政策 110
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13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 115
(五)促进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17
1.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战略 118
2.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发展教育事业 120
3.重视贫困人口问题,认真解决返贫现象 122
4.加快城市化发展,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24
第五章 资源与环境 126
(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利用 126
1.土地资源 126
2.水资源 128
3.森林资源 129
4.矿产资源 130
5.生物多样性资源 131
6.海洋资源 134
(二)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136
1.自然资源总量大 136
2.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137
3.资源的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匹配 138
4.低劣资源比例较高 138
5.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严重 139
1.工业化影响资源环境的要素 140
(三)中国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发展 140
2.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144
3.中国工业化与资源环境问题 146
(四)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50
1.加强资源的法治管理 150
2.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151
3.建立和完善资源产权制度 151
4.发展资源产业,补偿资源消耗 152
5.建立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153
6.依靠科技进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154
(一)人类文明的支柱——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 156
第六章 科技与环境 156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57
2.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158
3.科学技术对开发利用资源的支撑作用 159
4.科学技术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保障作用 162
(二)锋利的双刃剑——科学技术与环境问题 163
(三)威武的保护神——现代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66
1.科学预测与决策 167
2.污染控制 167
3.清洁生产 170
4.节约能源 172
5.生态农业 173
6.综合利用技术 177
7.环保产业 177
(四)加强科技自身发展,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78
1.加强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178
2.加强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科学研究 179
3.加强我国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 180
4.加快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183
5.加强科学技术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普及工作 183
6.加强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184
(一)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 185
第七章 社会与环境 185
1.城市化与环境污染 186
2.农村工业化与环境污染 190
3.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 192
(二)解决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前提 194
1.大力发展经济,奠定解决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的物质基础 194
2.加强环境教育和培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194
3.发动公众积极参与,发挥监督作用 195
4.进一步完善环境立法,加强执法力度 196
5.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198
1.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 199
(三)促进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199
2.促进区域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 204
3.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07
第八章 经济与环境 21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保护 213
1.市场经济体制与环境保护 213
2.贫困与环境的恶性循环 217
3.贫困地区转换经济运行机制的迫切性及其重要途径 220
(二)经济运行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222
1.环保成本和收益与国民收入均衡 222
2.环境经济价值评估 224
1.环境标准 228
(三)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政策 228
2.环境污染治理费用 230
3.排污权交易 232
(四)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发展 234
1.“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代价 234
2.“边发展,边治理”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236
3.注重发展环保产业和生态农业,综合加强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模式 237
第九章 中国的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 241
(一)环境保护方针政策 241
1.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立 241
2.指导方针 243
3.环境保护政策体系 244
(二)环境保护法制体系 249
1.环境保护基本法 250
2.其他环境法律法规 252
(三)新世纪环境保护战略 253
1.指导思想 254
2.奋斗目标 254
3.重点领域 255
4.对策措施 260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