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经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干春晖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30208274X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经济学维度讨论各类企业并购和企业并购中的各类问题,特别是研究了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其决定因素,有关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各种经济学理论,跨国并购,并购后整合,并购防御策略,以及并购的规制经济学等。适用于对企业并购理论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1

第1章 企业并购的演进:特点与成因 1

1.1 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 1

1.1.1 美英等国企业并购的兴起与发展 2

1.1.2 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 5

1.1.3 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 5

1.2 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 6

1.2.1 美英等国的企业并购 6

1.2.2 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 8

1.2.3 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 9

1.3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 10

1.3.1 美英等国的企业并购 10

1.3.2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 11

1.3.3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 12

1.4 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 13

1.4.1 美英等国的企业并购 14

1.4.2 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 15

1.4.3 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 16

1.5.1 美英等国的企业并购 17

1.5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17

1.5.2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成因 20

1.5.3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特点 22

第2章 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其决定因素 25

2.1 效率动因 25

2.1.1 管理协同效应 26

2.1.2 营运协同效应 27

2.1.3 财务协同效应 28

2.2.1 增强企业市场势力的横向并购 29

2.2 经济动因 29

2.2.2 降低交易费用的纵向并购 30

2.2.3 实现多样化经营的混合并购 31

2.3 其他动因 33

2.3.1 管理层利益驱动 33

2.3.2 投机 33

2.3.3 目标企业价值低估 34

第3章 横向并购:福利权衡 36

3.1 横向并购概览 36

3.2 横向并购和市场集中度 38

3.3 横向并购与竞争 40

3.4 横向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 42

3.5 威廉森模型:福利权衡 43

3.5.1 基本模型 43

3.5.2 福利权衡模型的含义和拓展 47

3.6 行业差异对横向并购的影响 51

3.7 横向并购效应的三种分析方法 54

3.7.1 外生并购理论 55

3.7.2 内生并购理论 55

3.7.3 动态并购理论 56

3.8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福利分析 56

3.8.1 模型 57

3.8.2 结论 60

3.9 动态分析 61

3.9.1 模型 61

3.9.2 结论 65

第4章 纵向并购:降低交易费用与稳定经营环境 69

4.1 纵向一体化理论 70

4.1.1 市场失灵 70

4.1.2 所有权的成本与收益 72

4.1.3 路径依赖 73

4.1.5 转移风险 74

4.1.4 供给与信息的不确定性 74

4.1.6 技术进步 75

4.2 契约、交易费用与纵向一体化 76

4.2.1 契约的不完备性 76

4.2.2 交易费用与纵向一体化 78

4.3 由生产阶段向销售阶段纵向一体化分析 79

4.3.1 非一体化 80

4.3.2 前向一体化情形之一:垄断的经销商 81

4.3.3 前向一体化情形之二:产品专用服务 82

4.3.4 前向一体化情形之三:完全一体化与非一体化 84

4.4 由生产阶段Ⅰ向生产阶段Ⅱ的一体化 87

第5章 混合并购:资产利用与风险降低 90

5.1 混合并购概述 91

5.2 混合并购的绩效衡量 92

5.2.1 衡量多角化程度的指标 92

5.2.2 绩效衡量 93

5.3 混合并购与资产利用 94

5.3.1 专用性资产和通用性资产 95

5.3.2 通用性有形资产的利用 96

5.3.3 通用性无形资产的利用 97

5.4 混合并购与融资协同 99

5.5 混合并购与风险降低 101

5.6 混合并购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103

5.7 多角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 105

第6章 跨国并购 107

6.1 跨国并购的涵义与特征 107

6.1.1 跨国并购的涵义 107

6.1.2 跨国并购的特征 111

6.2.1 目标企业价值低估 118

6.2 跨国并购的动因 118

6.2.2 获取市场势力 119

6.2.3 取得规模经济性 120

6.2.4 合理避税与寻求投机 121

6.2.5 获取财务协同效应 121

6.3 跨国并购理论 122

6.3.1 垄断优势理论 123

6.3.2 比较优势论 124

6.3.3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24

6.3.4 内部化理论 126

6.3.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27

6.3.6 要素组合分析理论 131

6.4 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132

6.4.1 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理论 133

6.4.2 欧美的跨国并购管制 134

6.4.3 对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评述 136

第7章 企业并购整合 139

7.1 并购后整合:含义与重要性 139

7.2 并购整合创造价值相关理论 141

7.2.1 能力保护 142

7.2.2 能力的扩散与转移 143

7.3 战略整合 144

7.4 企业各种资源的整合 146

7.4.1 人力资源整合 146

7.4.2 整合企业财务资源及有形资源 150

7.4.3 整合商誉及其他无形资源 151

7.5 文化整合 152

7.5.1 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风险 152

7.5.2 文化整合的模式 154

7.5.3 文化整合的过程 155

7.6.1 整合项目管理模式 156

7.6 并购整合管理 156

7.6.2 并购引擎管理模式 161

7.6.3 整合过程中常见要点 163

第8章 企业并购防御策略 165

8.1 并购防御策略 166

8.1.1 防御性策略 166

8.1.2 积极性策略 170

8.2 关于并购防御措施动机的两种理论假说 175

8.2.1 股东利益假说与经理人防御假说 175

8.3 并购防御措施的股东财富效应 176

8.2.2 两种假说的检验 176

8.3.1 并购防御措施对股价和并购溢价的影响 177

8.3.2 反并购措施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 181

8.3.3 反并购措施的信息含量 182

8.3.4 结论 182

8.4 相关理论问题 183

8.4.1 强制要约与防御 183

8.4.2 目标公司并购防御战略的实施 184

8.5 反并购防御的博弈论维度研究 185

8.5.1 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毒丸”计划的反防御 185

8.4.3 并购防御的成本 185

8.5.2 并购的必然性 186

8.5.3 重点防御策略 187

8.5.4 反并购时机的把握 188

8.5.5 消除竞价者 189

第9章 企业并购的管制经济学 191

9.1 并购的垄断效应 191

9.2 并购控制理论 192

9.2.2 行为主义理论 193

9.2.1 结构主义理论 193

9.3 美国反垄断法与企业并购控制 194

9.3.1 美国反垄断法的立法概况 194

9.3.2 美国企业并购控制的指导原则 197

9.3.3 美国企业并购控制法的发展趋势 204

9.4 欧洲企业并购控制 206

9.4.1 调整对象 207

9.4.2 “共同体规模”的界定 207

9.4.3 相关市场和市场优势地位的界定 208

9.4.4 对集中的评价 214

参考文献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