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问题的缘起 1
二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三 研究对象、视角、目的及章节分布 15
第一章 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概述 17
第一节 印度观音信仰及造像入华史描述 17
第二节 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概述 23
第二章 莫高窟唐代说法图中的观音画像 54
第一节 观音三尊像的信仰转换及其图像演变 54
一 印度早期的观音三尊像 54
二 观音三尊像信仰系统的转变 56
三 三尊式造像中观音图像特征的演变 58
第二节 莫高窟唐代说法图中的观音画像 61
第三节 观音、地藏的组合样式 69
一 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69
二 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71
三 莫高窟唐代观音与地藏组合画像 73
第三章 莫高窟唐代经变画中的观音画像 79
第一节 净土经典的输入与净土往生型观音信仰的盛行 80
第二节 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画像及相关问题 87
一 净土经变中观音的图像特征 88
二 “偶像式”构图中的次中心 95
三 “偶像式”构图中观音的观看方式 99
四 《十六观》中的观音画像 102
第三节 观音救难经典的输入与流传 107
第四节 观音变相中的观音画像及相关问题 110
一 构图模式与观音的画像特征 112
二 观音变相中的“位” 121
三 观音三十三现身与世俗人物画 123
四 观音经变中的格套与榜题 128
第四章 莫高窟唐代密教观音画像 133
第一节 唐代敦煌密教的发展与莫高窟密教观音概况 136
一 初唐敦煌密教与莫高窟密教观音 136
二 盛唐敦煌密教与莫高窟密教观音 137
三 中唐敦煌密教与莫高窟密教观音 139
四 晚唐敦煌密教与莫高窟密教观音 140
第二节 莫高窟唐代十一面观音画像 142
一 手臂数量与手印持物 149
二 面相的选择与排列 151
三 姿势面向 158
四 眷属 161
第三节 莫高窟唐代不空羂索观音画像 162
一 手臂数量与手印持物 170
二 面数、眼目与面相 171
三 姿势、眷属、鹿皮衣 173
第四节 莫高窟唐代如意轮观音画像 175
一 手臂数量与手印持物 184
二 姿势面向及眷属 186
第五节 莫高窟唐代千手千眼观音画像 188
一 手臂数量与手印持物 197
二 眼目、面相及其排列 199
三 姿势、眷属 201
第六节 密教观音画像的艺术特色 203
一 密教观音像的画法 203
二 信仰混融与形象互借 207
三 形体的共用与互生 211
四 静穆与律动 214
五 对称布局与结构样式 217
六 显性圆与隐性圆 220
第五章 莫高窟唐代单尊观音画像 227
第一节 龛外两侧的单尊观音画像 229
第二节 窟门两侧的单尊观音画像 236
第三节 屏风及南北壁的独尊观音画像 239
第四节 敦煌遗画中的单体观音画像 245
一 幢幡中的观音像 246
二 大幅绢画中的观音像 250
三 非悬挂类观音像 254
第六章 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的手姿与持物 259
第一节 观音手印及其多义性图像模式 260
第二节 “莲花手”观音与持莲花手姿 267
第三节 杨枝观音与持杨柳手姿 275
第四节 净瓶与观音持瓶手姿 282
一 净瓶与观音的关系 282
二 观音净瓶手的持姿 287
三 观音净瓶的造型及图案 289
第五节 观音手姿的艺术特点 313
第七章 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与美术史诸问题 317
第一节 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的风格与流派 317
一 印度风格 318
二 中印混合风格 324
三 时代风格 326
第二节 莫高窟唐代密体与疏体观音画像 331
第三节 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与“四家样” 335
一 “吴家样”与“曹家样” 335
二 “张家样”与“周家样” 340
第四节 莫高窟唐代女性观音画像与仕女画之关系 343
一 唐代审美语境与莫高窟女性观音画像 344
二 莫高窟唐代女性观音画像与仕女画的关系 352
第五节 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的画稿与圆光 361
一 画稿 361
二 圆光 363
第六节 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转译与释读的反思 366
附论 浅析莫高窟观音画像的美学意味 372
参考文献 395
附 插图来源 416
后记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