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社会学:一种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R·柯林斯著;吴琼 齐鹏 李志红译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1165033
  • 页数:6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追踪了古代希腊、中国、日本、印度,以及中世纪基督教世界和现代欧洲的哲学思想,提炼出了一种全球化的学术变迁理论。

第一编 理论框架 1

第一章 心灵的联合 3

第一节 互动仪式的一般理论 4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互动仪式 10

第三节 机遇结构 28

第四节 思维社会学 42

第二章 代际网络 52

第一节 稀少的重要创造 52

第二节 谁能名垂青史? 58

第三节 不重要的哲学家有何作为? 63

第四节 学术生活的结构模型:中国和希腊的长时段链条 68

第五节 个人联系的重要性 74

第六节 结构的角逐 83

第三章 关注空间的分割:古希腊的例证 91

第一节 学术的少数法则 92

第二节 争论网络的形成与希腊哲学的萌发 94

第三节 有组织的学派能持续多久? 103

第四节 少数法则危机与后苏格拉底时期的创造 116

第五节 希腊化时代的立场重组 125

第六节 罗马人的基础和第二次重组 134

第七节 宗教两极分化的诱因 148

第八节 基督教与异教统一阵线的总决战 153

第九节 两种创造模式 164

第二编 学术共同体比较史 164

第一部分 :亚洲道路 164

第四章 对立中的创新:古代中国 169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哲学对立 170

第二节 汉代的中心化:官方儒学及其反对派的形成 190

第三节 外部支持的反复 198

第四节 士大夫的文化:清谈运动和玄学 208

第五节 阶级文化与中国本土哲学创造性的停滞 215

第五章 学术世界的内外政治:印度 219

第一节 宗教主导的社会政治基础 220

第二节 哲学派别的宗教基础:吠陀仪式论者的分化与重组 237

第三节 导师的激烈竞争 240

第四节 寺院运动与禅定神秘主义的理想 250

第五节 反寺院运动与印度教世俗文化的形成 260

第六节 学术关注空间的分割 267

第七节 佛教与印度教的分水岭 283

第八节 后佛教时期学术领域的重建 327

第九节 印度教哲学的衰落与经院主义和折衷主义 346

第六章 组织基础的革命:中国的佛教与理学 351

第一节 佛教与中古中国的组织变革 353

第二节 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学术外交关系 360

第三节 中国佛教的哲学创造 363

第四节 禅宗革命 374

第五节 理学的复兴 386

第六节 中国形而上学的微弱继续 405

第三编 学术共同体比较史 405

第二部分 :西方道路 405

第七章 本土思想与外来思想的冲突:伊斯兰教、犹太教与基督教 415

第一节 宗教语境内的哲学 416

第二节 穆斯林世界:寄生于一种政治化的宗教中的学术共同体 422

第三节 四个教派 425

第四节 10世纪学派的重组 444

第五节 哲学网络的鼎盛:伊本·西那和伽萨里 458

第六节 苏非派和经院派的规范化 467

第七节 西班牙与中世纪哲学 475

第八节 尾声:观念输入能取代创造吗? 503

第八章 学术扩张作为一把双刃剑: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 509

第一节 基督教思想的组织基础 515

第二节 大学的内部自主 525

第三节 神学哲学的完结 555

第四节 作为廷臣的知识分子:人文主义者 574

第五节 学术停滞的问题 579

第六节 结语:20世纪末学术的非道德化 603

第九章 网络杂交与科学的迅速发现 606

第一节 几个创新的圈子 612

第二节 科学革命的哲学关联 619

第三节 三次革命及其学术网络 655

第四节 数学家网络 655

第五节 科学革命 658

第六节 哲学革命:培根与笛卡儿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