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导言 1
一、从胡风和范泉说起 3
二、从学科边界和命名说起 8
贰 进程篇 17
一、“开放”“解严”背景下的启动(1979—1990) 19
二、学科建构推动下的拓展(1991—2001) 28
三、文化研究新视域下的深入(2002—2013) 36
叁 专题篇 47
一、日据时期文学研究 49
二、乡土文学研究 56
三、现代派文学研究 63
四、女性文学研究 68
五、“同志”文学与“酷儿”写作研究 75
六、新世代作家与都市文学研究 79
七、眷村文学与客家文学研究 84
八、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90
九、自然写作研究 96
十、小说、诗歌与戏剧研究 99
十一、散文与报导文学研究 105
十二、儿童文学与理论批评研究 113
十三、文学期刊与报纸副刊研究 118
十四、两岸文学比较研究 121
十五、两岸文学整体研究 126
肆 学者篇 133
一、学者综观:学术形象与学术个性 135
二、学者选评 150
(一)汪景寿:让台湾文学课程走进中国最高学府 150
(二)王晋民:文学史视野下的台湾文学研究 154
(三)封祖盛:理论视域下的流派研究 156
(四)黄重添:当代台湾小说的艺术采光 158
(五)陆士清:台湾文学研究教学与交流的先行者 163
(六)古继堂:率先尝试台湾文学文体史的写作 167
(七)刘登翰:整合视野与文化诗学研究 171
(八)古远清:以个人之力构筑台湾文学版图 177
(九)章亚昕:台湾现代诗歌史的新书写 180
(十)汪毅夫:钟情于台湾近代文学的专门家 182
(十一)朱双一:由“世代”与“个体”纵观思潮 186
(十二)刘红林:学术研究与期刊编辑一身二任 191
(十三)樊洛平:台湾女性文学史书写的开拓者 194
(十四)黎湘萍:穿越记忆与悲悯介入 196
(十五)计璧瑞:透视日据时代的台湾文学 202
(十六)方忠:立足传统与面向现代的汇通 205
(十七)刘俊:从白先勇研究到跨区域观照 210
(十八)刘小新、朱立立:理论阐释与文本细读的融合 214
三、博硕士群观察:求深务新锐意精进 218
伍 史料篇 231
一、学术论著书目(1983—2014) 233
二、期刊论文要目(1979—2013) 260
三、会议论文目录 473
四、博士硕士论文一览 498
五、研究机构一览 524
六、专业期刊一览 528
七、学术会议一览 530
陆 结语 543
参考文献 548
后记 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