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构造运动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祥根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2821988
  • 页数:42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中国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1

一、中国新构造运动 1

二、新构造运动术语的含义 2

三、中国新构造运动研究概况 2

第二节中国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意义 3

一、新构造升降运动研究意义 3

二、新构造断裂运动和地震活动研究意义 4

三、火山和温泉活动的研究意义 6

四、研究新构造运动的理论意义 6

第三节中国新构造运动研究的常用方法 7

第四节新构造运动表现与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 9

第五节本书撰写思路 9

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前新构造期中国大陆地质构造演化概述 12

第一节前新构造期的造山带和古构造作用及岩浆活动特点 12

一、前寒武纪古陆核(克拉通) 12

二、古生代造山带 14

三、中生代造山带 14

四、新生代造山带 14

五、岩浆活动特点 17

第二节新生代构造运动和地文期问题 19

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构造期次及其夷平面的形成 19

二、华夏裂谷运动阶段及其沉积间断与夷平面对比 32

第三节上新世晚期古地理环境 36

一、“泛湖期”和准平原景观古地理 36

二、上新世末期中国大陆原始地形高程 38

参考文献 40

第三章中国山川地貌、第四纪沉积间断和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间 42

第一节中国山川地貌轮廊与特征 42

一、山系 42

二、水系 44

第二节3.40MaB.P.以来沉积物间断特征 45

一、滇西北地区 45

二、青藏高原东北缘 46

三、青藏高原西北缘 47

四、渭河地区 48

五、河北平原地区 51

六、淮北地区 55

七、南黄海地区 56

第三节中国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间 56

一、同中国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间相关的沉积物特征及其古地磁年龄 58

二、3.40MaB.P.沉积物同上新统的差异 58

三、小结 64

参考文献 66

第四章中国新构造运动类型(上) 67

第一节新构造升降运动 67

一、大区域上升运动 67

二、大区域下降运动 93

三、大面积隆起与折返隆起、局部隆起及东西向隆起运动 112

第二节新构造断裂运动 135

一、断裂(区)系概述 141

二、地震断层及最新断裂(运动)构造带 174

三、现代地裂运动 181

四、新构造断裂(运动)系统基本特征 187

五、关于活动断层定义的新含义 194

第三节新构造块体运动 194

一、中国新构造块体、运动特征概述 196

二、中国新构造块体运动基本方式 218

第四节新构造褶皱运动 222

一、中国新构造褶皱的分布及其规律 224

二、中国新构造褶皱运动特点 226

第五节新构造水平运动 227

一、地壳缩短和纬度变化 227

二、地质块体沿断裂带的走向滑动 230

参考文献 230

第五章中国新构造运动类型(下) 237

第一节地震活动 237

一、中国地震活动特征 237

二、中国地震活动带 253

三、中国8级强震 261

第二节火山活动 265

一、新构造时期中国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 265

二、新构造时期中国火山活动幕 277

第三节泥火山 285

一、新疆独山子泥火山 285

二、台湾的泥火山 285

第四节温泉 285

一、中国温泉分布及其深部地质和地热概况 286

二、中国温泉分布区(带)的特点 296

第五节新构造变质作用 297

一、台湾地区 299

二、喜马拉雅地区 299

参考文献 299

第六章中国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 301

第一节中国新构造运动期次 301

一、3.40~2.12MaB.P.新构造运动早期阶段 304

二、1.80~1.45MaB.P.新构造强烈上升运动和重组水系阶段 307

三、1.10~0.60MaB.P.强烈的新构造差异运动阶段 311

四、0.15~0.07MaB.P.持续的新构造差异运动阶段 315

五、0.012~0.00MaB.P.新构造高速率运动阶段 318

第二节中国新构造运动域特征 324

一、地中海—喜马拉雅新构造域——青藏、新疆新构造造山和隆起变形特征(第三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324

二、滨太平洋新构造域——中国东部及近海新构造下降运动(第三期华夏裂谷运动后期) 331

第三节中国新构造运动特点 341

一、新构造运动作用塑造了中国大区域地貌 341

二、中国新构造运动特点 341

第四节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应力作用 343

一、新构造晚期(中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作用方向的改变 345

二、地中海—喜马拉雅新构造域应力作用的影响范围 345

三、西太平洋新构造域应力作用对中国大陆华北地区的影响 351

四、地球自转产生水平推挤的附加力,形成纬向构造 351

五、(新)构造运动中的重力作用 351

参考文献 352

第七章中国新构造与环境 356

第一节黄土化、沙漠化和荒漠化——新构造与气象因素的耦合作用 356

一、季风与焚风 356

二、降尘(沙尘暴)与黄土化——季风、北极冰盖、新构造运动的耦合 357

三、干旱与沙漠化——新构造运动与气候因素的耦合 361

四、人为负面影响与荒漠化 366

第二节新构造运动与水系布局及洪涝灾害、黄河断流等问题 369

一、中国大陆湖泊和主要水系演变概述 369

二、中国大陆主要江河洪涝灾害区的新构造沉降因素 371

三、黄河断流问题 380

四、“南水北调”工程 383

第三节冰期、间冰期与海陆变迁 389

一、埋藏的古海面 390

二、现代海面上升及其危害评估 390

第四节地震高烈度环境及地震灾害 398

一、地震高烈度环境 398

二、地震灾害 398

三、震害预测 403

第五节新构造与边坡失稳环境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408

一、中国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及其规律 408

二、边坡失稳环境的基本因素 410

参考文献 414

附录编制中国新构造图的有关问题 415

第一节明确编制中国新构造图的理论基础 415

一、理论基础和基本资料的分析利用 415

二、编图思路 416

第二节区分新构造编图的种类 417

一、新构造要素图 417

二、专业性新构造图 417

三、单一要素新构造图 418

四、新构造(运动)图 418

第三节区域性大比例尺新构造图的编制 418

一、区域性新构造图中升降要素的确定 418

二、朔贾运河新构造图编制要素(内容) 421

参考文献 423

后记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