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 MPA 简明读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竺乾威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309038533
  • 页数:5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公共行政、公共经济、行政法学等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探讨国家公务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能力和素质。

第一篇 宪法与政府 3

第一章 现代政府的宪法构造 3

一、现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3

(一)宪法产生的一般条件 3

(二)现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4

(三)现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7

二、现代政府的体制形式 8

(一)代议民主制度的内涵 8

(二)代议民主制度的历史论证 10

三、现代政府的权力配置方式与权力行使方式 12

(一)人民主权原则 12

(二)权力制约原则 13

(三)法治原则 15

第二章 现代立宪政府的理论基础 19

一、现代西方立宪政府的理论基础 19

(一)理性主义 19

(二)智性主义 21

(三)制度主义 22

(四)个人主义 24

二、当代中国立宪政府的理论基础 25

(一)人民民主 26

(二)民本主义 27

(三)社会平等 29

(四)集体主义 30

第三章 现代立宪政府的制度构架及制度转型 32

一、代议制度 32

(一)代议机关的产生、性质和地位 32

(二)代议机关的组成和职权 34

二、行政制度 36

(一)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 36

(二)行政机关的职权 38

(三)公务员制度 40

三、司法制度 40

(一)法律适用上 41

(二)法院组织上 41

(三)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侧重上 43

(四)诉讼程序上 43

(五)违宪审查制度上 44

四、现代立宪政府的制度转型 44

(一)制度转型的推动力量 45

(二)制度转型的现实演变途径 46

第四章 中国宪法与中国政府 48

一、中国宪法的发展 48

(一)我国宪法的产生历程 48

(二)现行宪法的修改与完善 51

二、当代中国立宪政府的制度框架 53

(一)立法制度 53

(二)行政制度 57

(三)司法制度 60

第二篇 公共行政 67

第一章 公共行政概论 67

一、公共行政的含义、功能及原则 67

(一)公共行政的含义 67

(二)公共行政的功能 69

(三)公共行政的原则 72

二、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 74

(一)西方的公共行政理论 74

(二)转型时期的中国公共行政 77

(三)知识经济社会与公共行政 79

第二章 行政组织 81

一、行政组织及其类型 81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 81

(二)行政组织的目标 82

(三)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 83

(四)行政组织的类型 84

二、静态和动态的行政组织 84

(一)行政组织的结构 84

(二)行政组织的体制 86

(三)行政组织的气候 90

(四)行政组织的冲突 90

三、非正式组织 92

(一)非正式组织的含义与成因 92

(二)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和类型 93

(三)非正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94

第三章 行政领导 96

一、行政领导的结构和过程 96

(一)行政领导的结构 96

(二)行政领导的过程 98

二、行政领导的方式和类型 101

(一)行政领导的方式 101

(二)行政首长的领导类型 102

第四章 行政沟通 103

一、行政沟通的含义、理论基础、原则及功能 103

(一)行政沟通的含义 103

(二)行政沟通的理论基础 103

(三)行政沟通的原则 104

(四)行政沟通的功能 106

二、行政沟通的种类、方式与形态 107

(一)行政沟通的种类 107

(二)行政沟通的方式 108

(三)行政沟通的形态 109

三、行政沟通的关系与过程 110

(一)行政沟通的关系 110

(二)行政沟通过程 112

四、行政沟通的障碍及克服 113

(一)行政沟通的障碍 113

(二)克服行政沟通的障碍 114

第五章 行政监督 116

一、行政监督系统的构成 116

(一)一般行政监督系统 117

(二)专门行政监督系统 118

二、行政监督的内容 120

(一)行政指派监督 120

(二)行政指导监督 121

(三)行政评价监督 122

第三篇 公共政策 127

第一章 公共政策概述 127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 127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 127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 128

(三)公共政策的价值和功能 129

二、公共政策的分析模型 130

(一)公共政策学 130

(二)公共政策分析 131

(三)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32

第二章 公共政策体系与结构 134

一、公共政策体系 134

(一)公共政策体系的含义 134

(二)公共政策体系的特征 134

(三)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 136

(四)公共政策体系的功能 138

二、公共政策的运作规律 139

(一)公共政策运作规律的含义 139

(二)公共政策效力作用规律 140

(三)公共政策利益调控规律 140

(四)公共政策生命周期规律 141

第三章 公共政策过程 142

一、公共政策制定 142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含义 142

(二)公共政策制定者 143

(三)公共政策制定程序 145

(四)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模型 147

(五)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 150

二、公共政策执行 152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 152

(二)公共政策的执行者 153

(三)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和手段 155

(四)公共政策执行过程 157

(五)影响执行的因素与政策执行的困难性 159

三、公共政策评价 161

(一)政策评价的含义与意义 161

(二)公共政策评价主体 162

(三)公共政策评价标准 163

(四)公共政策评价程序 164

(五)公共政策评价方法 165

(六)影响公共政策评价的因素 166

四、政策调整与终结 167

(一)政策调整的特点和作用 167

(二)政策调整的依据和原因 168

(三)政策调整的内容和类型 168

(四)政策终结的含义和作用 169

(五)政策终结的对象和方式 170

(六)政策终结的障碍 171

第四章 公共政策环境 172

一、公共政策与环境 172

(一)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 172

(二)公共政策的宏观环境:一般环境因素 173

(三)公共政策的微观环境:工作环境因素 176

二、公共政策与民主 177

(一)民主制定公共政策 177

(二)民主实施公共政策 179

(三)民主监督和评价公共政策 180

第四篇 国家公务员制度 185

第一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185

一、国家公务员的涵义 185

(一)国家公务员的概念 185

(二)中国的国家公务员 185

二、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变革 186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86

(二)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190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90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190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 192

第二章 国家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194

一、国家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94

(一)国家公务员的权利 194

(二)国家公务员的义务 195

二、权利与义务体现的准则 195

(一)一致性的准则 196

(二)法制性准则 196

(三)自我约束准则 196

(四)学习型准则 197

三、西方国家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197

(一)各国公务员的主要权利 197

(二)各国公务员的主要义务 198

四、我国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200

(一)我国国家公务员的权利 201

(二)我国国家公务员的义务 202

五、我国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204

(一)法律保障 205

(二)组织保障 205

(三)经济保障 206

第三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管理与完善 207

一、职位分类管理 207

(一)职位分类的概念与内容 207

(二)职位分类的功能 208

(三)职位分类的局限性 209

(四)我国的职位分类管理 209

二、考试录用管理 212

(一)考试录用制度的概念 212

(二)考试录用管理的机构 212

(三)考试录用的组织实施 213

(四)录用考试 213

三、激励管理 214

(一)考核管理 214

(二)奖惩管理 217

(三)职务升降管理 219

(四)工资、福利、保险管理 222

四、培训管理 224

(一)培训的概念与意义 224

(二)培训的原则 226

五、调控管理 227

(一)交流制度 227

(二)回避制度 229

(三)辞职、辞退与退休制度 231

六、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的管理 233

(一)我国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经验 233

(二)完善我国国家公务员管理的对策 235

第五篇 行政伦理学 241

第一章 行政组织伦理 241

一、行政组织伦理的内涵 241

(一)个体合作与公共理性 242

(二)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 244

二、政府治理与行政伦理 246

(一)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 246

(二)政府类型的伦理含义 247

三、中西传统行政理念的差异 249

(一)西方行政传统——为公民权利限定政府权力 249

(二)中国行政传统——伦理政治 250

第二章 制度与公共政策的伦理向度 252

一、制度设计与公共政策的伦理向度 252

二、制度设计与公共政策的伦理原则 253

(一)制度设计与公共政策的伦理原则 253

(二)我国制度设计与公共政策的伦理原则 255

三、制度与公共政策目标的原则 256

(一)功利/效率原则 256

(二)公正原则 258

(三)人本原则 264

(四)关爱原则 267

四、行政权力与制衡的伦理思考 270

(一)立法不能规避责任 270

(二)伦理立法与反腐策略 271

第三章 行政人员伦理 273

一、角色与责任 273

(一)职业分工 273

(二)职业内涵 273

(三)职责 274

二、行政人员伦理分析 274

(一)意图伦理与责任伦理 274

(二)责任冲突——行政伦理学的困境 276

(三)领导风格 277

三、行政道德 277

第四章 西方行政伦理概述 283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行政伦理建设 283

二、日本行政伦理 285

三、美国行政伦理 286

第六篇 行政法学 293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293

一、行政法的含义 293

(一)行政法的含义 293

(二)行政法的分类 294

二、行政法的渊源 295

(一)成文法的渊源 295

(二)不成文法的渊源 297

三、行政法治原则 297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297

(二)行政合法原则 298

(三)行政适当原则 300

(四)行政公开原则 301

四、行政主体 302

(一)行政主体的特征 302

(二)行政主体的资格界定 304

(三)行政主体的类型 305

(四)行政主体的权力与责任 307

五、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 310

(一)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法律地位 310

(二)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法定要件 310

第二章 行政行为规范 312

一、行政行为 312

(一)行政行为的特征 312

(二)行政行为的法律功能和形式 313

(三)行政行为的要件 314

(四)行政行为的效力和生效规则 316

二、行政立法 318

(一)行政立法的特征 318

(二)行政立法的原则 320

(三)行政立法主体 321

(四)行政立法的类型 322

四、行政许可 324

(一)行政许可的特征 324

(二)行政许可的原则 325

(三)行政许可的类型 326

(四)行政许可程序 328

五、行政处罚 330

(一)行政处罚的特征 330

(二)行政处罚的原则 331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333

(四)行政处罚的程序 333

六、行政征收 337

(一)行政征收的特征 337

(二)行政征税 337

(三)行政收费 341

七、行政程序 341

(一)行政程序的特征 341

(二)行政程序的分类 342

(三)行政程序法 343

(四)行政程序法的原则 345

第三章 行政救济规范 348

一、行政复议 348

(一)行政复议的原则 348

(二)行政复议法律关系 350

(三)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350

(四)行政复议的程序 352

二、行政诉讼 354

(一)行政诉讼的原则 354

(二)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357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358

(四)行政诉讼程序 360

三、行政赔偿 362

(一)行政赔偿的要件 362

(二)行政赔偿的范围 363

(三)行政赔偿程序 365

第七篇 组织行为学 369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369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 369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369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 370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371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371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372

三、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372

(一)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373

(二)管理学理论的应用 373

(三)文化人类学理论的应用 374

第二章 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与激励 376

一、个体心理与行为 376

(一)个性及其特征 376

(二)个体行为的共同特征 378

(三)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379

二、群体心理与行为 382

(一)群体的概念与特征 382

(二)影响群体行为绩效的主要因素 385

(三)群体的合作、竞争与冲突 387

三、激励理论 391

(一)激励理论的概念 391

(二)激励理论的模式 393

(三)激励理论的类型 393

第三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402

一、组织设计 402

(一)组织设计过程 402

(二)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405

二、组织文化 407

(一)组织文化的特征 407

(二)组织文化的类型划分 408

(三)组织文化理论 411

三、组织发展 417

(一)组织变革 417

(二)组织变革的模式 418

第八篇 公共经济学 429

第一章 公共经济学概论 429

一、公共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体系概要 429

(一)公共经济学的概念 429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30

(三)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431

二、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432

(一)资源最优配置的概念 432

(二)竞争机制与市场失灵 434

(三)行政干预与政府失灵 436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 439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439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439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 440

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441

(一)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 442

(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442

(三)林达尔均衡与免费搭车现象 443

三、外部性及其纠正 445

(一)外部性的概念 445

(二)外部性的分类 445

(三)外部性的实质 445

(四)外部性的纠正 446

四、公共选择的概念 447

(一)公共选择的概念 447

(二)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意义 447

五、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448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经济人假设 448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切入点: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划分 448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概念:交易 450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不在于做出价值观和道德上的判断 450

六、投票机制与中位选民 451

(一)投票与社会偏好 451

(二)多数决策与投票悖论 452

(三)阿罗不可能定理与中位选民定理 455

七、影响公共选择的各种因素 456

(一)中位选民 456

(二)利益集团 457

(三)官僚集团 458

(四)政治经济周期 459

(五)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460

八、公共产品、公共选择与地方政府 460

(一)地方性公共产品 461

(二)蒂博特“用脚投票”理论 461

(三)西方学术界的地方分权理论 462

第三章 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 463

一、公共支出的概念和分类 463

(一)公共支出的概念 463

(二)公共支出的分类 463

二、有关公共支出的主要理论观点 464

(一)公共支出扩张论(瓦格纳法则) 464

(二)增长引致论 465

(三)发展阶段论 466

(四)劳动生产率论 466

三、公共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 467

(一)公共消耗性支出 467

(二)公共转移性支出 469

四、公共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470

(一)公共收入的概念 470

(二)公共收入的分类 470

五、税收的特点、要素和基本原则 471

(一)税收的特点 471

(二)税收的要素 471

(三)税收的原则 472

六、税收的分类 473

(一)税收分类的沿革 473

(二)发达国家的税收分类 473

七、主要税种介绍 474

(一)所得税 474

(二)财产税 476

(三)商品劳务税 477

八、税收的宏观效应分析 477

(一)税收与生产者行为的关系 477

(二)税收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478

(三)税收与劳动的关系 478

(四)税收与私人储蓄的关系 478

(五)税收与私人投资的关系 479

九、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479

(一)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479

(二)税收转嫁的形式 480

(三)税收转嫁的影响因素 481

十、最优税制设计 481

(一)税制设计的思路 481

(二)税制设计的要素 481

第四章 国家预算、宏观经济调控和收入再分配 484

一、国家预算 484

(一)国家预算的基本概念 484

(二)预算的效益分析 486

(三)有关预算的主要理论观点 488

二、公共经济与宏观经济调控 490

(一)公共经济与国民收入决定 490

(二)政府经济行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493

(三)公共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 495

三、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 496

(一)收入与分配的概念 496

(二)收入再分配的主要理论观点 497

(三)收入再分配的制度和手段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