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2
第二节临床药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2
一、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3
二、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3
三、临床药动学研究 4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5
五、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6
六、教学与培训 6
七、咨询服务 7
第二章临床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 8
第一节药物的作用及其原理 9
一、药物的作用 9
二、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10
第二节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 11
一、概述 11
二、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11
三、受体的调节 12
四、受体学说的临床意义 12
第三节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及时间-效应关系 13
一、量反应剂量-效应关系 13
一、毒性反应 3 14
二、质反应剂量-效应关系 15
三、药物时间-效应关系 16
第四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6
一、药物方面因素 17
二、机体方面因素 17
三、时间药理学因素 19
第三章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21
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及其定量规律 22
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22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定量规律 23
第二节临床药动学基础 29
一、房室模型 29
二、药动学-药效学联合模型 38
第三节药动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41
一、单剂量给药 41
二、重复给药 41
第四章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与评价 45
第一节新药临床研究的基本条件 46
一、新药临床研究的申报与批准 46
二、药物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 46
三、药物临床研究分期与要求 46
第二节 Ⅰ期临床试验 47
一、Ⅰ期临床试验的目的与内容 47
二、Ⅰ期临床试验设计与方法 47
第三节 Ⅱ期临床试验 50
一、临床试验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51
二、试验方案主要项目及其设计要求 52
【附】 药品临床试验报告格式(自GCP) 55
第四节人体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试验 56
一、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在药品临床研究中的意义 56
二、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设计基本要求 56
三、试验结果的数据 58
四、统计分析及生物等效性评价 58
第五章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 60
第一节TDM的药理学基础 61
一、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 61
二、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62
第二节TDM的临床应用 64
一、TDM的范围 65
二、分析监测结果 66
三、TDM的注意事项 67
四、TDM的前途与局限性 67
第三节给药方案个体化 68
第四节TDM的临床应用实例 70
一、苯妥英钠 70
二、地高辛 71
三、茶碱类药物 72
五、甲氨蝶呤 73
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73
六、环孢素 74
第六章小儿临床用药 75
第一节小儿的药动学特点 76
一、吸收 76
二、分布 76
三、代谢 78
四、排泄 78
第二节小儿的药效学特点 79
一、中枢神经系统 80
二、水盐代谢 80
三、遗传性疾病 80
六、其他方面 81
四、内分泌及营养 81
五、免疫反应 81
三、新生儿黄疸与用药 82
第三节影响小儿用药的因素 82
二、用药依从性 82
一、母亲用药与新生儿 82
第四节小儿合理用药 83
一、小儿给药剂量的计算 84
二、给药途径及方法 86
第七章老年人临床用药 88
第一节概述 88
一、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的特点 89
二、老年人的用药特点 90
一、吸收 91
第二节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91
二、分布 92
三、代谢 93
四、排泄 93
第三节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 95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96
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96
五、其他方面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97
四、免疫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97
三、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97
第四节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98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 98
二、恰当选择药物及剂型 98
三、给药方案应个体化 99
四、恰当联合用药 99
五、控制疗程并注意随访 99
六、减少和控制应用补养药 100
第八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临床用药 102
第一节妊娠期妇女的用药 102
一、妊娠期药动学特点 103
二、药物作用与胎儿发育阶段的关系 104
三、药物的孕囊转运 104
四、药物的胎盘转运及代谢 104
五、胎儿与药物 105
二、哺乳期用药 107
第二节哺乳期妇女的用药 107
一、药物经母乳的转运 107
第九章遗传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110
第一节遗传药理学 111
一、遗传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
三、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112
二、遗传药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112
第二节药物代谢酶多态性 113
一、异喹胍羟化代谢多态性 113
二、S-美芬妥英羟化代谢多态性 114
三、乙酰化代谢多态性 115
四、甲基化的多态性 116
五、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117
第三节药物受体的遗传多态性 118
一、华法林耐受性 118
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118
三、恶性高热 119
四、胰岛素耐受 119
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 119
第四节遗传药理学与个体化用药 120
六、琥珀酰胆碱敏感性 120
第十章肝、肾疾病与临床用药 122
第一节肝脏疾病与临床用药 123
一、肝脏疾病类型及药物治疗原则 123
二、肝脏疾病患者的药物代谢 124
三、肝脏疾病时的用药问题 127
第二节肾脏疾病与临床用药 128
一、肾病对药物处置过程的影响 128
二、肾脏疾病时的用药问题 130
三、药物的肾毒性 132
第十一章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134
第一节药物不良反应 134
一、药物不良反应分类 135
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135
三、药物不良反应危害 137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138
第二节药源性疾病 141
一、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与处理 141
二、重要脏器的药源性疾病 141
第十二章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150
第一节概述 150
第二节常见的药物滥用和依赖性特征 151
第十三章药物相互作用 163
第一节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64
一、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相互作用 164
二、影响药物分布的相互作用 167
三、影响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 168
四、影响药物排泄的相互作用 171
第二节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71
第三节与中药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 172
第四节药物相互作用的处理原则 174
第十四章临床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175
第一节临床合理用药的必要性 176
一、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种种表现 176
二、不合理用药将导致的不良后果 177
一、正确选用药物,充分发挥疗效 178
第二节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78
二、掌握患者对药物反应的特殊性,安全用药 180
一、联合用药 182
第三节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182
二、用药方案的选择 184
第十五章药物经济学 186
一、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87
二、药品的费用及影响因素 188
三、药品的效益与风险 189
四、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190
五、药物经济学的应用 194
一、药事管理的含义 197
第十六章药事管理 197
第一节概述 197
二、药品及药品的特殊性 198
三、药事管理有关的重要政策与法规 201
第二节药品监督管理 202
一、药品监督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202
二、药品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 203
三、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203
四、药品质量监督检验 205
五、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206
第三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209
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含义 209
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和药学部门 209
三、处方管理 210
四、调剂业务管理 212
五、医疗机构制剂管理 212
六、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与管理 213
第十七章抗抑郁药 216
第一节概述 216
第二节常用抗抑郁药 217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217
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219
三、其他抗抑郁药物 220
第十八章抗中枢退行性疾病药 226
第一节抗帕金森病药 226
一、拟多巴胺类药物 227
第二节抗阿尔茨海默病药 231
二、中枢性M-胆碱受体阻断药 231
一、中枢胆碱能神经增强药物 232
二、脑细胞代谢和脑血循环促进剂 235
三、钙通道阻滞剂 237
四、神经生长因子 239
五、非甾体抗炎药 239
六、抗氧化剂 239
七、激素替代疗法 240
一、概述 241
第十九章抗炎药 241
第一节非甾体类抗炎药 241
二、作用机制 242
三、临床应用 244
四、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246
五、常用药物 247
第二节甾体类抗炎药 254
一、药理作用 254
二、体内过程 255
三、临床应用 256
四、不良反应及防治 258
五、其他甾体类药物 259
第二十章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260
第一节概述 260
第二节常用抗高血压药 262
一、利尿降压药 262
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264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268
第三节治疗原则 277
第二十一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279
第一节正性肌力药 280
一、强心苷类 280
二、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285
第二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287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心力衰竭 287
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药 288
二、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 288
四、抗醛固酮药 289
第三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 290
一、利尿药 290
二、血管扩张药 290
第四节β受体阻断药 291
第二十二章抗心肌缺血药 293
第一节概述 294
一、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 294
二、抗心肌缺血的常用药物 295
第二节抗心绞痛药 295
一、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295
二、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方式 295
三、常用的抗心绞痛药 296
一、抗菌药物的发展历史 304
第一节概述 304
第二十三章抗菌药物 304
二、未来挑战 305
三、专用名词 306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药动学 306
第三节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性 310
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310
二、细菌耐药性 311
第四节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314
二、变态反应 316
三、二重感染 317
第五节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18
一、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318
二、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19
三、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319
四、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320
五、抗菌药物的联合疗法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