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诸论 1
Ⅰ.混凝土配合理论的发展 2
Ⅱ.学习苏联先进技术 3
第二章 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5
Ⅰ.水泥 5
(一)水泥的品种与用途 5
(二)矽酸盐水泥的化学性质 8
(三)水泥的凝结与硬化 9
(四)水泥的标号(活性) 11
(五)水泥的物理性质与其他的性能 16
(六)技术上的要求 19
Ⅱ.集料 20
甲 砂 20
(一)砂的分类 20
(二)颗粒的粒径与级配 21
(三)单位重量与空隙率 25
(四)有害物质的含量 28
(五)技术上的要求 29
(二)颗粒的形状 30
(一)砾石的分类 30
乙 砾石 30
(三)颗粒的表面 31
(四)颗粒的级配与空隙率 31
(五)砾石的强度与脆弱颗粒 33
(六)有害物质的含量 34
(七)耐冻性 35
(八)技术上的要求 36
丙 碎石 37
(一)碎石的分类 37
(二)碎石颗粒的特性 38
(三)碎石的强度 39
(四)有害物质的含量 39
(五)耐冻性 40
(六)技术上的要求 40
Ⅲ.水 41
第三章 混凝土的性质 42
Ⅰ.混凝土的分类 42
Ⅱ.混凝土混合料 45
Ⅲ.混凝土混合料的流动性 45
Ⅳ.混凝土的强度 48
(一)水泥标号及水灰比与强度的关系 50
(二)养护时间、温度与强度的关系 55
Ⅴ.混凝土其他重要的性质 57
第四章 混凝土的配合设计 61
Ⅰ.实验配合法(绝对体积法) 62
(一)设计前的材料试验 62
(二)配合设计的程序 63
(三)例题 77
例题1 77
例题2 81
例题3 86
Ⅱ.大型工程的配合设计方法 88
(一)水灰比与强度的关系 88
(二)砂率的确定 89
(三)最小水泥用量的确定 90
Ⅲ.林克里夫配合比例图表法 92
(一)水灰比的选择 92
(二)混凝土的成份配合 96
配合比例图表 98
Ⅳ.简易配合法 116
(一)原理与方法 118
Ⅴ.“比用量”配合设计法(新的配合方法) 118
(二)例题 123
Ⅵ.“砾石砂”天然混合集料配合设计法 126
(一)原理与方法 126
(二)例题 127
附录 混凝土材料试验法 129
(一)水泥标号快速试验法 130
(二)集料的筛分析试验 133
(四)砂的单位重量试验(乾松体积) 135
(三)砂的比重试验 135
(五)砾石与碎石的比重试验 136
(六)砾石与碎石的单位重量试验 137
(七)集料的湿度(含水量)试验 138
(八)粗集料空隙率试验 139
(九)混凝土混合料的流动性试验 139
(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 143
(十一)混凝土的挠曲试验 146
参考文献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