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利益相关者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若尘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980246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大企业在发展和其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般规律与发展趋势着手,紧扣我国大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

1.1选题缘由 1

1绪论 1

1.2理论基础和基本界定 6

1.2.1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6

1.2.2企业的本质及大企业的界定 14

1.3本书的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32

1.3.1研究框架 32

1.3.2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33

2大企业内利益相关者关系安排——企业治理结构 37

2.1企业治理结构的概念、治理主体、对象及手段 39

2.2治理对象:剩余索取权、控制权的界定与安排 41

2.2.1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界定 41

2.2.2企业剩余索取权的特征:状态依存性和相机治理 42

2.2.3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安排 48

2.3.1关于治理模式的争论 51

2.3治理结构模式的演进(治理手段) 51

2.3.2治理模式的演进 53

2.3.3两个极端治理模式的比较——利益相关者模式与股东中心模式的比较 56

2.4企业治理模式的展望 61

3大企业的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 63

3.1股东利益与经营者利益的冲突 63

3.1.1股东与经营者冲突的原因 63

3.1.2股东与经营者冲突的解决办法——董事会 65

3.2股东与债权人的关系 72

3.2.1股东、债权人的角色定位及其权益 72

3.2.2股权和债权对企业的治理作用 75

3.2.3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对控制权争夺的影响 81

4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 89

4.1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89

4.1.1目标差异和代理问题 90

4.1.2内部控制问题 93

4.1.3中国大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存在的问题 94

4.2影响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几个因素 95

4.2.1报酬因素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机制 95

4.2.2控制权因素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机制 97

4.2.3声誉(reputation)因素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机制 100

4.2.4市场竞争因素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机制 103

4.3经营者的产生机制 106

4.4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与企业效率 110

4.4.1产权归属决定企业绩效的理论 110

4.4.2超产权理论 111

4.4.3黄群慧的综合企业绩效模式 114

4.4.4企业绩效的三维分析模式 115

5员工的激励与约束 120

5.1员工的效用函数 120

5.2激励性报酬 123

5.3员工业绩评估和“磨洋工”问题的解决 125

5.3.1泰罗的计件工资和工时研究 126

5.3.2相对业绩比较法(棘轮效应和锦标制度) 128

5.3.3主观业绩评估 131

5.4解决“磨洋工”的超监督激励 132

5.4.1报酬递增计划 133

5.4.2晋升 134

5.4.3效率工资 135

6企业间关系的类型、形成机制及选择 141

6.1企业间关系的类型及界定 141

6.1.1企业间关系的维度理论分析 142

6.1.2用交易方式透视企业间关系——准市场组织的研究 144

6.2非市场交易关系形成的原因 150

6.2.1交易成本 150

6.2.2税收与政府干预 152

6.3企业关系的选择 153

6.4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作关系——企业集群研究 155

6.4.1企业集群的概念 155

6.4.2企业集群的类型 157

6.4.3企业集群所创造的优势 163

6.4.4企业集群中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关系的本质 164

7大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 168

7.1大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的趋势 168

7.2决定生产商和供应商力量的因素 170

7.3对供应商的细分及相应的采购战略 175

7.3.1持久正常交易型供应商 175

7.3.2战略伙伴型供应商 176

7.3.3对供应商的采购战略 179

8大企业与经销商的关系 182

8.1大企业与经销商关系的关键——渠道控制权 182

8.1.1渠道控制权 182

8.1.2生产商对分销渠道进行控制的方法 184

8.1.3经销商控制分销渠道的方法 186

8.2产销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 189

8.2.1产销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的特征及意义 189

8.2.2产销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的实现形式 194

8.2.3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的绩效 196

9大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 207

9.1竞争者细分 207

9.2大企业与当前竞争者的关系 210

9.2.1影响大企业与当前竞争者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 211

9.2.2大企业面对当前竞争者的竞争战略 214

9.3大企业与潜在竞争者的关系 217

9.3.1潜在竞争者进入的信号识别 217

9.3.2在位大企业封锁和遏制进入的能力 219

9.3.3在位大企业对潜在进入者的策略 221

9.4.1替代的识别和影响因素 235

9.4大企业与替代竞争者的关系 235

9.4.2大企业如何防止被替代 237

10大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240

10.1政府的界定及政府在大企业发展中的角色 240

10.1.1政府的界定 240

10.1.2政府在大企业发展中的角色 241

10.2大企业的作用 250

10.2.1大企业在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的作用 250

10.2.2大企业在政治活动中的影响行为 256

10.3多国企业无国籍化趋势及政府规制 262

10.3.1多国企业无国籍化的趋势 262

10.3.2多国企业无国籍化产生的影响 264

10.3.3政府对多国企业的规制 267

11大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273

11.1菲利普·科特勒的受让价值及其修订 273

11.1.1网络效应 274

11.1.2转换成本 278

11.2大企业对消费者的价格歧视 279

11.2.1价格歧视及其种类 279

11.2.2价格歧视的必要条件和依据 282

11.2.3网络营销中的价格歧视 286

11.3消费者剩余与顾客让渡价值的关系 289

12大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特征 291

12.1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和利益相关者矩阵图 291

12.2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影响互动”关系 293

12.3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294

12.4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博弈 296

12.5大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特征 298

参考文献 302

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