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1
第1章 明清与日本朝贡贸易的变迁 17
第一节 明代朝贡贸易的历史遗产 18
一、明代朝贡贸易的发展 19
二、明代的朝贡贸易制度 20
(一)朝贡贸易的管理制度 20
(二)朝贡程序 21
(三)厚往薄来的回赐政策 22
(四)对附进物交易的规定 24
三、明代朝贡贸易的客观分析 25
(一)朝贡贸易的政治外交收获——牢固确立了宗主国地位 25
(二)经济上的代价和收益 26
(三)为近代国际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 28
第二节 清代朝贡贸易的发展 29
一、朝贡——承认满清王朝的政治表现形式 29
(一)管理机构 30
(三)回赐政策 31
(二)朝贡程序 31
二、朝贡贸易——附属于政治的通商贸易 32
(一)贡舶入口地点各有所定,原则上不得变更 32
(二)贡舶贸易的交易方式 33
(三)对于附进物交易的禁令 35
第三节 中日两国的朝贡贸易 36
一、明朝与日本的勘合贸易 37
二、江户幕府与清朝的间接贸易 46
(一)明朝断然拒绝德川家康恢复朝贡贸易的要求 47
(二)日本与清朝的朝贡贸易关系发生质变 48
(三)日本间接存在于亚洲朝贡贸易圈内 50
第2章从海禁到四口通商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55
第一节 由海禁向四口通商的转变 56
一、清朝禁海政策分析 57
(一)海禁目的——防范郑氏集团 57
(二)禁海的政策规定 59
(三)违禁处置政策 61
二、海禁期的外商政策 63
(一)对葡萄牙商人的政策 63
(二)对荷兰商人的政策 66
(三)对英国商人的政策 69
第二节 四口通商时期的对外经济政策 72
一、向四口通商政策转变 73
(一)国内形势变化的结果 73
(二)开海贸易政策的反复 78
二、关税制度的建立 82
(一)正税 83
(二)杂税 87
三、允许外商来华设馆贸易 90
第三节 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政策 96
一、海船制造之禁 96
(一)限制国内的造船规模 96
(二)禁止商人在外国造船回国 98
(三)禁止将船卖与外国人 98
二、货物出洋之禁 101
(一)对武器出洋的限制 102
(二)对铁及铁器出洋的限制 102
(三)硝磺进出口之禁 103
(四)粮食出洋之禁 104
(五)丝及丝织品出洋之禁 105
三、对中外商人的限制政策 107
(一)对中国商人出海贸易之禁 107
(二)对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管理 114
第四节 四口通商之外的对俄贸易 121
第3章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对外贸易政策 126
第一节 广州一口通商局面的形成 126
一、国际形势发展的客观原因 127
(一)清初经济发展仍居世界较先进水平 128
二、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 128
(二)傲慢心理是一口通商政策的历史渊源 130
(三)巩固政权的政治需要 131
三、海关弊政的因素 132
(一)“希图避重就轻,收泊宁波” 133
(二)海关陋规引发的紧张关系 135
四、洪任辉事件的诱因 141
第二节 广州一口通商时期的对外经济政策 145
一、限制外商的系列章程 146
(一)《防范外夷规条》——第一个全面管理外商的正式章程 146
(二)《民夷交易章程》等对外商限制的强化 148
(三)《防夷章程八条》 149
(四)限制外商系列政策分析 152
二、对外贸易的组织者—— 十三行 157
(一)十三行的由来 157
(二)十三行的历史作用与评价 160
三、十三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比较 166
(一)带有共性的成立过程 166
(二)二者的区别 168
第4章 江户初期对外贸易政策 176
第一节 平户时代的对外经济政策 178
一、平户商馆的形成 179
(一)华侨对日贸易的传统 179
(二)西方列强商人东进日本的结果 181
(三)大名参与贸易的历史 183
二、平户商馆贸易的特征 186
(一)平户商馆的对华贸易 186
(二)西方列强之间的激烈竞争 188
第二节 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 193
一、朱印船贸易体制 194
二、奉书船制度 201
三、丝割符制度 203
(一)关于丝割符制度的产生 203
(二)丝割符制度的具体内容 204
第三节 向幕府统制贸易的锁国体制过渡 208
一、由自由贸易走向锁国 209
(一)大名与天主教在共同的贸易利益基础上结合起来 209
(二)利用宗教活动组织民众,对政府形成威胁 211
(三)天主教教义与日本封建秩序的矛盾对立 211
二、锁国体制下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特性 215
(一)作为国内措施的锁国政策 216
(二)作为对外措施的锁国政策 220
第5章 长崎一口通商时期对外经济政策 223
第一节 由输入管理向输出管理演变 224
一、以输入商品管理为中心的政策 224
(一)丝割符制度的废止 224
(二)相对商卖法 226
二、以限制输出为中心的政策 228
(一)《市法货物交易法》的内涵 229
(二)丝割符再兴(贞享二年令) 236
(三)长崎贸易改正令(1698) 239
第二节 幕府直接插手对外贸易 242
一、长崎贸易最重要的法规——《正德新令》 242
(一)《正德新令》的出台 242
(二)《正德新令》的主要内容 244
二、享保(1716—1735)以后的政策变化 253
(一)贸易限制加剧 253
(二)贸易结构的变化 254
(三)幕末的“进口替代” 258
(一)华商在江户初期的地位 263
第三节 日本对外商的限制政策 263
一、对华商的限制政策 263
(二)限制华商的措施 265
二、对荷兰商人的限制政策 269
(一)荷兰对日贸易的垄断 269
(二)独占对日贸易的代价——属国荷兰 271
(三)日本接触西方的窗口——兰学 274
第四节 日本与朝鲜、琉球的朝贡贸易 276
(一)对马藩与朝鲜的贸易 277
一、日本式朝贡贸易的形成 277
(二)萨摩藩与琉球的贸易 281
二、日本式朝贡贸易的性质 284
三、日本式华夷秩序的形成 286
第6章 中日对外经济政策之比较 290
第一节 对外经济政策的客观基础与历史效用 290
一、对外贸易与对外经济政策 291
二、商品流通与对外贸易 299
(一)中日两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 307
三、对外贸易与社会发展 307
(二)中日两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差异 311
(三)不同对外经济政策的不同结局 315
第二节 清代朝贡贸易的时代危机 322
一、列强西来使亚洲朝贡贸易体系出现危机 322
二、以不变应万变使朝贡贸易体系陷入危机 325
三、马戛尔尼使华使朝贡贸易体系尽显危机 327
四、甲午战争使亚洲朝贡贸易体系彻底崩溃 330
主要参考书目 333
后记 345